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黑魂之灰烬之瞳 > 第335章 奇怪踪迹·神秘助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5章 奇怪踪迹·神秘助力

铁片在掌心震得发烫,紫光自刻痕中渗出,映在北方山脊的岩壁上。那道静立的剪影已然消失,唯余三道断裂的螺旋刻痕,深嵌于石面,边缘参差如被利刃硬生生截断。我俯身触碰,指尖传来细微的刺痛,仿佛那纹路仍在搏动。

诺顿的剑仍横于高台边缘,防线火光摇曳,敌军战鼓未歇。我回头,他未动,只将左手按在断矛上,目光扫过我手中的铁片。我不再迟疑,抽出腰间短令,交予副将:“持此令,代我督阵。若我未归,主隘不得后退半步。”

二十名精锐随我离隘,沿山脊北行。铁片指向之处,风势渐弱,直至完全停滞。火把在行至谷口时无故熄灭,火焰如被无形之物掐灭,连烟也未曾升起。士兵们呼吸渐重,有人低声报称耳中似有低语,却无法分辨词句。我下令以布裹耳,闭目前行,仅凭铁片温度判别方向。

第二处符文出现在断崖侧壁,刻于一块倾斜的灰岩之上。铁片靠近时,紫光骤盛,边缘竟浮现出极淡的金纹,形制古拙,与神国现行火纹略有不同,却依稀可辨其源。我取出贴身携带的初火残像,轻抵符文起点。石面微颤,一道裂隙自符文末端延伸而出,指向谷底。

一名士兵踩上裂隙边缘,地面忽然下陷半寸。他踉跄后退,从石缝中拔出半截残骨。骨质灰白,表面蚀刻微型符文,与铁片刻痕同源。我接过,以残像轻触骨端。幽蓝火光自骨隙中燃起,不热,无烟,却照亮前方十余步外一道被藤蔓遮蔽的洞口。藤蔓粗如人臂,缠绕交错,其下压着数具尸骸,皆着叛军服饰,头颅扭曲,眼眶空洞,似死前目睹不可名状之物。

火光熄灭后,骨粉散尽。我抬手,示意众人戒备,率先拨开藤蔓。

洞内无风,却有微弱气流自深处涌出,带着陈年尘土与金属锈蚀的气息。地面铺满碎石,踩踏无声,仿佛每一步都落于虚空。七步之后,两侧岩壁开始浮现刻痕——非单一道纹,而是层层叠叠的螺旋与断线,密如蛛网,又似某种失传的军令密文。铁片在此处几乎灼手,紫光稳定如脉搏。

第三处符文位于洞中岔口,刻于一块孤立石柱之上。我正欲靠近,前方一名士兵突然跪倒,双手抱头,喉间发出短促的咯声。另一人欲扶,却被他猛然推开,眼中泛起灰白。我立即将铁片压于其额,紫光扫过,那人抽搐数息,恢复清明,只言方才见“无数影子列阵,持矛向天”。

我命人将其留在原地,余者继续深入。

洞窟渐宽,顶部垂下钟乳石,表面覆着暗绿色苔藓,却无滴水之声。尽头是一处天然石厅,地面平整,中央凹陷成圆形浅池,池底刻有巨大螺旋,与铁片、符文、骨纹完全一致。我踏足池边,铁片嗡鸣刺耳,紫光投于池心,竟映出一道虚影——非人形,而是一面盾牌轮廓,其上纹路与我披风内衬的暗纹吻合。

就在此时,南方骤然传来轰响。

并非战鼓,亦非火弩。是山体崩裂的巨震,自高台侧翼传来,连此地岩壁亦为之轻颤。碎石自顶部落下,砸入浅池,激起尘雾。我疾步冲出洞口,望向南隘方向——叛军火阵已乱,原本列于侧翼的火弩方阵被滚石覆压,战车倾覆,士兵四散奔逃。高台守军趁机反扑,诺顿的身影在火光中挥剑斩敌。

我未动。

身后,洞内传出脚步声。七道灰袍身影自幽暗中走出,面容隐于兜帽之下,仅露出下颌与紧抿的唇线。为首者立于洞口,抬手,掌心向下,轻按空气。刹那间,远处山崖再度震动,又一截岩壁崩塌,砸入叛军预备队阵列。

他收回手,转向我。

其余六人未动,如石像列阵。为首者缓缓抬起右臂,袖口滑落半寸,露出一段护腕——其上蚀刻残纹,三道弧线环绕中心裂痕,正是古龙战争时期“守夜军团”的徽记残形。我未言,只将铁片举至胸前。

他注视铁片片刻,缓缓点头。

一名士兵低语:“这火……不是阳世之焰。”他指的是池中残光,幽蓝未熄,映在灰袍下摆,竟无影。

我望向南隘,火势渐弱,叛军退却迹象已现。诺顿率残部推进至火油沟前,正组织清剿残敌。信号箭已尽,无法传讯王城,但此刻已无需再发。

我转向灰袍首领:“你们是谁?”

他未答,只将左手覆于右肩,做出一个极古老的军礼姿势——拇指抵心,三指斜指地面,小指微曲。那是守夜军团在古龙战争末期才启用的暗礼,仅用于确认身份,从不用于公开场合。

我回以同礼。

他微微颔首,随即转身,六名灰袍人随其步入洞中。藤蔓在他们身后缓缓闭合,仿佛从未被拨开。石壁上的刻痕逐渐黯淡,幽蓝火光熄灭于池底。

我立于洞外,铁片余温未散。

一名士兵低声问:“他们还会回来吗?”

我未答。风仍未起,火把依旧熄灭,唯有地面残留的符文裂隙中,渗出一丝极淡的紫光,如血脉搏动。

剑柄上的血已干,滑腻感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