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越系列之楚云飞 > 第171章 “客人”来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国十八年(1929年)秋,晋西北的天空湛蓝高远,塬上的高粱地泛起一片沉甸甸的红霞。楚云飞的根据地经过一年多的苦心经营,已初具规模:境内匪患基本肃清,新修的土路连接起主要村镇,田野里庄稼长势喜人,学堂里传出朗朗书声,连五原县城也显得比往日整洁热闹了几分。然而,这片勃勃生机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楚云飞的“异军突起”和一系列“标新立异”的举措,早已引起了太原那位“山西王”阎锡山的深深疑虑和不安。

这一日,一队风尘仆仆的人马,打着太原绥靖公署的旗号,簇拥着一位身着将校呢制服、面色矜持的中年官员,抵达了五原县城外的剿匪司令部驻地。来者正是阎锡山的心腹幕僚、绥靖公署参谋处副处长李望云,奉阎之命,以“视察防务,宣达嘉勉”为名,行实地探查、暗中监视之实。

消息提前一天由秘密渠道传来,司令部内气氛顿时为之一紧。方立功、赵铁柱等核心军官面露忧色,齐聚楚云飞书房。

“团长,阎老西终于坐不住了!这李望云是出了名的眼毒心细,怕是来者不善啊!”赵铁柱压低声音,语气焦灼。

方立功沉吟道:“他来,无非是想看看咱们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兵力如何,有没有‘逾矩’之处。咱们是热情接待,让他看个够?还是有所保留,遮掩一二?”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楚云飞身上。

楚云飞负手立于窗前,望着远处扬起的尘土,神色平静如水,嘴角甚至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沉稳开口:“慌什么?阎主任派人来看,这是好事。正好让他看看,我们替他守的这片北疆,治理得如何,将士们是否可用。”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决断:“传令下去:各部按日常操练,不得刻意准备,更不得故作遮掩!该练兵练兵,该修路修路,学堂照常上课,工厂正常开工。司令部安排接待,礼仪周到,不卑不亢。他要看什么,就大大方方让他看!我们要做的,不是隐藏,而是展示!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让他看明白,也让他带话回去给阎主任:我楚云飞,是在替他经营一片稳固的边疆,练就一支能打的精兵!”

李望云一行被迎入司令部,楚云飞亲自出面接待,礼节周到,态度恭敬而坦荡。寒暄过后,李望云提出要“看看弟兄们”,楚云飞当即亲自陪同。

视察的第一站,便是城外的步兵操练场。时值午后,一个满编步兵营正在进行连进攻战术合练。只见士兵们军容严整,动作迅猛,战术配合娴熟,冲击、掩护、火力转移有条不紊,喊杀声震天,士气高昂。使用的虽是晋造步枪为主,但保养得极好,士兵们对手中武器操作熟练至极。李望云是懂军事的,一眼就看出这支部队训练有素,绝非寻常地方保安部队可比,其战术素养甚至超过了阎锡山的部分嫡系主力。他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暗自吃惊。

随后,楚云飞又带他参观了刚刚扩建的野战医院。虽然条件简陋,但病房整洁,消毒措施严格,伤员得到妥善照料,甚至还有几名穿着白大褂的年轻护士(是从流亡学生中招募培训的)在忙碌。李望云看到药房里竟然有磺胺等稀缺西药,更是暗自咋舌。

接着,他们乘车(用的是缴获修复的卡车)沿新修的公路前往河曲县方向。沿途,李望云看到农田里庄稼长势良好,农舍虽旧却整洁,路上时有驮着货物的商队往来,百姓见到军车虽避让,但脸上并无太多惧色。在一处筑路工地,他看到大量民工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秩序井然,并无军官强行驱赶的迹象。楚云飞介绍道:“这是以工代赈,既修了路,又让百姓冬闲时有了口饭吃。” 李望云默默点头。

傍晚回到五原,楚云飞又邀请李望云参观了刚刚下课的小学校。孩子们穿着虽旧但干净的衣裳,唱着新学的歌谣走出校门,见到楚云飞,纷纷敬礼,口称“教育长”(楚云飞兼着军校教官的虚衔)。李望云甚至拿起一本油印的国语课本翻了翻,内容多是爱国、勤勉、科学常识,并无什么“过激”内容。

晚间,楚云飞设宴款待。席间,李望云言语间多有试探:

“楚司令治军有方,地方治理也井井有条,真是难得!只是……这开支恐怕不小吧?听闻司令还办了工厂,搞了贸易公司,真是能者多劳啊!”

楚云飞从容应对:“李处长明鉴。云飞来此,唯知尽忠职守。一切开销,皆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办厂贸易,实为以战养战,贴补军用,抚恤地方,不敢烦劳主任过多拨付。所有账目,清晰可查,处长随时可调阅。”

“司令部队训练如此刻苦,装备似乎也有所改善,不知……”

“装备多是缴获匪资,以及维修旧械。士兵们深知保家卫国之责,故士气可用。若主任能多拨些新式装备,我部定为主任守好北大门,拒冯玉祥、张作霖于省门之外!” 楚云飞巧妙地将话题引向外部威胁和索要装备,避开了敏感来源。

宴后,李望云回到下榻处,屏退左右,在灯下久久沉思。他此行所见所闻,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他原以为会看到一个穷兵黩武、民怨沸腾或是暗中积蓄力量、图谋不轨的楚云飞。然而,他看到的是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一个治理有序、民生初步改善的地区,一个看似坦荡无私、一心为公的将领。楚云飞展示出的军事才能、治理能力和那份沉稳自信,让他深感震撼,也让他原有的“此人或有异心”的猜疑,动摇了。

他连夜起草密报,遣心腹快马送回太原。在信中,他详细描述了所见所闻,最后写道:“……楚部军容鼎盛,战力恐在寻常晋军旅团之上。地方治理,井井有条,民心初附。楚云飞其人,深沉有大略,治军理民皆有过人之处,且言行恭顺,账目清晰,暂无逾矩实证。然其才具非凡,羽翼渐丰,久居边陲,恐非池中之物。卑职观之,此人眼下只宜笼络,赐以钱粮械弹,令其专事边防,羁縻为上。若贸然削其权柄,激则生变,恐逼其铤而走险,则晋北门户洞开,悔之晚矣……”

数日后,李望云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五原。楚云飞亲自送至城外,礼仪周全。

望着远去的烟尘,方立功低声道:“团长,这关算是过了?”

楚云飞目光深邃,淡淡道:“过?只是暂时稳住了他,稳住了太原。阎老西的猜忌,不会因此消失,只会更深。他现在不动我们,是因为我们还有用,而且看起来不好动。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一直觉得,用我们比动我们,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