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国二十年(1931年)初春,晋西北的冻土尚未完全消融,但楚云飞的根据地内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军工生产、部队训练、基础建设、教育扫盲……各项事业如同上紧的发条,高速运转。然而,维持这台庞大机器运转的燃料——资金和物资,却日益捉襟见肘。阎锡山的拨付时断时续且杯水车薪,“西北垦业公司”的贸易利润虽能缓解部分压力,但面对巨大的开支,仍是入不敷出。楚云飞深知,欲实现长久发展,必须开辟稳定可靠的财源,同时铲除阻碍社会发展的毒瘤。他的目光,投向了那片在旧中国军阀割据土壤中盛开的罪恶之花——鸦片。

在当时的中国,鸦片贸易是许多地方军阀赖以生存的重要财源。晋西北地区虽非主要产区,但由于地处边陲,管理疏松,加之土地贫瘠,种植罂粟获利远高于粮食,因此私种、私贩鸦片的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土豪劣绅、溃兵土匪乃至与阎锡山系统内某些人物有牵连的势力,暗中操纵着这条黑色的产业链,通过走私获取暴利,毒害百姓身心,败坏社会风气,更侵蚀着根据地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稳定。

楚云飞对鸦片深恶痛绝,这不仅源于他超越时代的认知,更源于其切肤之痛——他曾亲眼目睹部下有士兵因沾染烟瘾而骨瘦如柴、战力尽失,也曾看到乡村因鸦片而家破人亡、田地荒芜。铲除鸦片毒害,于公于私,都势在必行。然而,他面临的局面极其复杂:明令禁烟,势必触犯依靠此道牟利的豪强和背后可能的保护伞,引发强烈反弹;但若放任不管,则根据地将永无宁日,建设成果也可能被毒雾侵蚀。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凶险的经济与社会战争。

楚云飞没有采取简单的武力铲除,而是制定了一套剿抚结合、疏堵并举的精细策略,旨在从根本上瓦解鸦片经济。

他以“晋西北防区司令兼理民政”的名义,颁布《禁烟禁毒条例》,明文规定防区内严禁种植、贩运、吸食鸦片,违者重罚(罚没财产、劳役、直至枪决)。同时,发动宣传机器,通过学校、夜校、集市宣讲、张贴布告、编演活报剧等形式,大肆宣传鸦片之害,揭露烟贩罪恶,营造“吸烟可耻、贩烟有罪”的社会氛围,争取普通民众的支持。

楚云飞深知,单纯禁止种植罂粟,若不能让农民找到替代生计,禁烟令终将是一纸空文。他下令:

推广经济作物: 农业部门引进并推广种植棉花、花生、药材(如黄芪、甘草)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由政府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并承诺由“西北垦业公司”统一保底收购,确保农民收益不低于甚至高于种罂粟。

以工代赈: 加大筑路、水利等工程的招工力度,吸收农村闲置劳力,使其通过正当劳动获得收入。

提供低息农贷: 向转型种植粮食或经济作物的农户提供低息贷款,帮助其度过转型期。

成立由情报队、执法队和政工干部组成的“禁烟纠察队”,明察暗访。

一旦发现罂粟田,立即强制铲除,并对种植者视情节轻重予以罚没、劳役等处罚,对屡教不改、规模巨大的首要分子坚决镇压。

加强边境关卡和交通要道的巡查,严密盘查过往商队,严厉打击鸦片走私。查获的鸦片一律当众销毁,对烟贩依法严惩,重者枪决。

勒令所有地下烟馆关闭,收缴烟具,对经营者课以重罚。

设立“戒烟所”,强制收容烟民进行戒毒,配备医护人员,辅以思想教育和劳动锻炼,帮助其摆脱毒瘾,回归社会。对成功戒烟者给予鼓励和就业帮助。

禁烟令一出,立刻在防区内掀起轩然大波。普通百姓大多拍手称快,但触及利益的势力则疯狂反扑。

一些拥有武装的土豪劣绅暗中串联,扬言“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甚至煽动不明真相的农民抵制铲烟,与禁烟队发生冲突。

一些与鸦片贸易有牵连的阎锡山系统内的中下层军官、税吏,暗中使绊子,散布谣言,诋毁楚云飞“沽名钓誉”、“与民争利”,甚至向太原打小报告。

鸦片贩子变得更加隐秘,贿赂关卡人员,开辟新的走私路线,甚至雇佣亡命之徒武装押运。

楚云飞面对阻力,态度坚决,手段灵活。对煽动闹事的土豪,他派出精锐小分队,实施精准打击,抓捕首恶,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将其土地分给佃户,迅速平息事端。对内部被腐蚀的人员,一经查实,无论职务高低,一律严惩不贷,清洗了一批害群之马。对于武装走私,则加强情报侦察,一旦发现,立即调动部队予以歼灭性打击,数次干净利落的伏击,沉重打击了烟贩的嚣张气焰。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斗争,晋西北的禁烟运动取得了显着成效:公开的罂粟种植基本绝迹,烟馆关门,走私活动大为收敛,社会风气为之一新。许多农民在政府的引导下转向种植棉药,收入稳定,生活改善;一批烟民成功戒除毒瘾,重获新生。根据地的财政收入虽然短期内因失去“黑金”而受到影响,但“西北垦业公司”通过正当贸易的利润逐步增长,健康的农业和手工业开始成为经济支柱,财源变得更加稳定和可持续。

更重要的是,楚云飞通过这场经济战,进一步巩固了政权,赢得了广大百姓的衷心拥护,打击了地方豪强和旧势力,净化了内部队伍,强化了对根据地的实际控制。他成功地将一种破坏性的经济模式,扭转为了建设性的发展模式。

深夜,楚云飞在办公室审阅禁烟工作报告。方立功进来汇报:“团长,最近一批查获的烟土已在河滩公开销毁。几个大烟贩子要么被抓,要么逃往外省了。老百姓都说,咱们这儿的天,比以前清亮了!”

楚云飞放下报告,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容:“清亮的不仅是天,更是人心。鸦片之害,甚于刀兵。我们断了这条黑路,固然得罪了些人,短期少了些进项,但赢得了民心,稳固了根基,这才是真正的财富。”

他走到窗前,望着宁静的夜空,缓缓道:“经济战,也是生死战。打赢了这一仗,我们才算真正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接下来,该想想怎么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