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 第520章 文熙治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明天朝文熙七年,暮春。紫宸殿外的海棠树已亭亭如盖,枝桠间垂落的花瓣,恰好落在庭院中奔跑嬉戏的四个小小身影上——正是四岁的明世春、明世夏、明世秋与明世冬。四姐妹穿着同款的浅粉襦裙,唯有发间丝带颜色各异,对应着“春夏秋冬”四季,远远望去,如四朵初绽的花蕾,为庄严的皇城添了几分活泼。

此时的明万苎已完全亲政,摄政长公主明万荌则将更多精力放在辅佐朝政与教养四姐妹上。每日清晨,四姐妹都会先到明万荌的书房习字,明万荌手持竹笔,耐心地教她们写“民”字:“这个‘民’字,是江山的根本,你们将来不管身在何处,都要记得,帝王的责任,就是护好每一个‘民’。”明世春性子沉稳,笔下的“民”字端端正正;明世夏好动,却也会认真听姐姐讲解;明世秋心思细腻,常会追问“如何护民”;明世冬最小,却也握着小笔,一笔一划地模仿。

这日朝会,西域藩属使呈上急奏,称边境出现不明部落侵扰,虽未造成大规模冲突,却已惊扰沿途商旅。明万苎看完奏折,望向身侧的明万荌:“姐姐,你怎么看?”明万荌起身,接过奏折细细翻阅,随即道:“西域地形复杂,不明部落或许是迁徙至此的游牧族群,并非蓄意来犯。臣建议先派使者前往探查,若其确有难处,可许其在指定区域定居,教授农耕之法;若其心存歹意,再调边军威慑不迟——既显大明仁厚,又不失威慑力。”

明万苎颔首赞同,当即命兵部尚书选派得力使者,又让明万荌牵头,从户部调拨一批粮种与农具,预备赠予可能遇到的迁徙部落。散朝后,明万苎回到内殿,见四姐妹正围着明万荌,听她讲当年凤启先帝巡域的故事。明世秋拉着明万荌的衣袖问道:“大长公主姑姑,曾祖母当年去西域,是不是也遇到过坏人呀?”明万荌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曾祖母遇到的不是坏人,是需要帮助的人。她用粮种和医书,换来了西域百姓的信任,这才让六大域紧紧连在一起。”

明万苎走上前,接过话头:“就像今日,我们派使者去西域,不是要打仗,是要弄清楚他们为何来侵扰,帮他们解决难题。真正的强大,不是让别人害怕,是让别人愿意相信你、依靠你。”四姐妹似懂非懂地点头,明世春忽然道:“母后,那将来我也要像曾祖母、母后和姑姑一样,去保护百姓!”明万苎与明万荌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这便是大明传承的根基,早已在年幼的公主心中埋下了种子。

数月后,西域传来消息:使者查明,侵扰商旅的部落原是西极雪山下的游牧族群,因雪灾失去家园,才被迫南迁。明万荌调拨的粮种与农具及时送达,部落首领感激涕零,不仅承诺不再侵扰商旅,还主动提出每年向大明进贡雪山特产的药材,以表臣服。明万苎接到消息后,特意带着四姐妹来到南宫,向已年过五旬的凤启先帝明昭禀报。

彼时的明昭虽鬓角染霜,却精神矍铄,正坐在庭院中翻看《凤启政要》。见四姐妹蹦蹦跳跳地跑来,她笑着招手让她们围在身边,听明万苎讲述西域之事。明昭听完,轻抚明世春的头顶:“做得好,没有丢我大明的脸。记住,江山不是靠武力守住的,是靠一颗为百姓着想的心。”她转头看向明万苎与明万荌,“你们姐妹同心,将大明治理得这般好,我也能放心了。”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文熙十二年,四姐妹已长到九岁。这年,明万苎效仿当年凤启先帝的储君考核,为四姐妹安排了一场“识政小考”——让她们分别处理一件模拟的政务:明世春负责拟写安抚流民的文书,明世夏推演边境防御的阵型,明世秋制定灾区的赈灾方案,明世冬则要向“模拟藩属使”解释大明的通商政策。

考核当日,明万荌与明万苎坐在文华殿的御座旁,看着四姐妹认真作答的模样。明世春的文书条理清晰,字里行间满是同理心;明世夏的防御阵型虽略显稚嫩,却能看出她对军务的兴趣;明世秋的赈灾方案考虑到了老弱妇孺的特殊需求,尽显细腻;明世冬面对“藩属使”的提问,不慌不忙,将通商政策讲得通俗易懂。考核结束后,明万苎对四姐妹说:“你们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但只要你们记住,无论将来做什么,都要以百姓为重、以江山为重,便是不负大明。”

这夜,紫宸殿的烛火亮至深夜。明万苎与明万荌并肩站在窗前,望着庭院中已能独立读书的四姐妹,明万荌轻声道:“妹妹,你看她们,多像当年的我们。”明万苎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星空:“是啊,太祖开国,太宗治世,真祖护疆,母后一统六大域,我们姐妹守着这江山,将来,便要靠世春她们继续走下去。”

窗外,海棠花的香气随风飘入殿内,与烛火的暖意交织在一起。文熙年间的大明,在明万苎与明万荌的共治下,域内百姓安乐,属国归心;而四位小公主的成长,更让这份繁荣有了延续的希望。这“女帝王朝”的荣光,如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从太祖女帝明琳开始,历经数代传承,如今正朝着更辽阔的未来,缓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