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 第521章 文熙治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文熙十年秋,漠北的寒风比往年早了半月抵达雁门关,随之而来的,还有六大域边境急递——“圣火教”聚众十万,以“诛女帝、复旧制”为号,连破西域三城,更暗中联络北境蛮族,意图借附属国为跳板,直逼大明腹地。

消息传至紫宸殿时,明万苎正与明万荌检视秋收奏报,案上摊开的粮册还带着稻穗的清香,急递上的朱红“危”字却瞬间压沉了殿内气氛。明万荌指尖划过奏报中“圣火教焚毁书院、胁迫牧民”的字句,眉峰紧蹙:“此教五年前便在西域名声渐起,专挑苛政之地煽动民心,如今竟敢勾结蛮族,显然早有预谋。”

明万苎起身走到舆图前,玉指落在西域与北境交界的“流沙关”:“六大域归附已近三十年,百姓久享太平,圣火教能聚众十万,必是借了‘男权复归’的旧俗做幌子。若只派军镇压,反倒落了‘女帝暴政’的口实。”她转头看向明万荌,目光清明,“姐姐,你还记得母皇当年平定南蛮的法子吗?”

明万荌眸色一亮,随即会意:“以‘民心’破‘邪说’。先派安抚使去受胁附属国,解其粮荒、申其冤屈;再让边军扼守流沙关与黑云寨,断圣火教与蛮族的联络;最后……”她顿了顿,看向殿外正在习射的四姐妹,“或许,该让孩子们也看看,何为‘守江山’。”

三日后,明万苎下旨:命户部尚书携三百万石粮草赶赴西域附属国,凡愿脱离圣火教者,皆可领粮种、分田亩;令镇西将军率五万边军驻守流沙关,不得主动出击,只许拦截邪教粮道;明万荌则以“摄政长公主”之名,亲赴北境,与蛮族首领谈判。而临行前,她特意将四姐妹带至文华殿,殿内悬挂着凤启太上皇当年安抚西域的画卷。

“你们看,”明万荌指着画卷中先帝向牧民递粮种的场景,“圣火教说母皇‘轻男重女’,可你们外祖父当年是工部尚书,掌全国营造;说‘女帝误国’,可西域百姓如今的粮仓,比归附前满了三倍。”她拿起一份来自西域的密报,念给四姐妹听:“昨日有个老牧民,带着孙子逃出圣火教营地,说‘女帝给我们饭吃,邪教只给我们刀子’。”

明世秋攥紧了衣角,忽然问:“姨姨,蛮族会不会不听劝?”明万苎恰好走进殿,闻言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蛮族首领的女儿,三年前在长安太学读书,去年还来信说,想把北境的羊毛卖到江南。人心都是一样的,谁愿意放着安稳日子不过,跟着邪教打仗?”

不出一月,北境传来捷报:明万荌在蛮族王帐中,当场拿出江南织户的订单——若蛮族不与圣火教勾结,大明愿每年收购北境十万匹羊毛,还派织工去传授织布技艺。蛮族首领权衡利弊,当即斩杀圣火教使者,与大明签下“互不侵犯盟约”。而西域那边,户部尚书的粮草刚到,便有近三万教众主动投诚,圣火教元气大伤,只能龟缩在流沙关以西的孤城之中。

这日傍晚,四姐妹在庭院中练习骑射,明世春忽然停下马,望向西方:“母皇说,等邪教被平定,要带我们去西域看葡萄架。”明世夏拉着马绳,语气坚定:“我要学姨母谈判,以后不让人欺负大明的附属国。”明世冬年纪最小,却也认真道:“我要把蛮族的羊毛织成毯子,送给西域的小朋友。”

明万苎与明万荌站在殿门口,听着孩子们的对话,相视而笑。此时夕阳正斜照在紫宸殿的琉璃瓦上,将“女帝王朝”的匾额染得金红。远处传来驿马的嘶鸣,那是西域送来的最新奏报——镇西将军已包围圣火教孤城,教众正在陆续投降。

夜风渐起,吹得庭院中的海棠叶沙沙作响,明万苎轻声道:“姐姐,你看,这江山的根,不仅在我们手里,更在她们心里。”明万荌点头,目光落在四姐妹奔跑的身影上,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与妹妹,也看到了凤启太上皇年轻时的模样。这“女帝王朝”的荣光,从来不是靠一人一姓撑起,而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用“护民之心”,稳稳接下传承的火炬。

流沙关的捷报传来时,已是文熙十年年末。圣火教首领被擒,六大域重归太平,附属国纷纷派使者来长安朝贺,献上的礼物中,有西域的葡萄酒,有北境的羊毛毯,还有蛮族首领特意让女儿送来的、绣着“汉蛮一家”的手帕。

那日朝会结束后,明万苎带着四姐妹来到太庙,在太祖女帝明琳的牌位前,明世春亲手献上了一份文书——那是她模仿母皇的笔迹,写的《西域安抚疏》,字里行间满是“护民如护己”的初心。烛火摇曳中,仿佛历代女帝的目光都落在这四个小小的身影上,而这“文熙治世”的故事,也将随着她们的成长,继续书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