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帝国总参谋部作战厅,巨大的电子沙盘仿佛一个吞噬光线的黑洞,南北两线的压力并未因决策的调整而立刻缓解,反而如同不断上涨的潮水,持续考验着帝国的神经。

总参谋长蒋百里站在沙盘前,他的教鞭首先指向了波涛汹涌的南线。

“陛下,诸位,”蒋百里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日本登陆舰队主力已抵达渤海海峡外海,其先遣驱逐舰分队与我北海舰队前哨舰只爆发了数次短暂而激烈的炮战。我方‘扬威号’护卫舰轻伤,击伤敌驱逐舰一艘。日军并未急于突入海峡,而是在外围展开,进行扫雷和火力试探,其航空母舰舰载机频繁起飞,对我沿海雷达站和观察所进行骚扰性攻击。”

他的教鞭在海峡入口处划了一个圈:“聂宪藩将军判断,日军仍在进行最后的登陆准备和战场环境熟悉,总攻随时可能发起。好消息是,李宗仁将军第4集团军之第10军先头部队一个师,已乘特快军列抵达济南,正在向烟台、威海方向紧急开进!卫立煌将军第9集团军之第26军先锋也已抵达沧州,加强了天津方向的防御。”

内地精锐的驰援,如同给略显单薄的海防线注入了钢筋水泥,让作战厅内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然而,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考验尚未开始。

“北疆方面,”蒋百里的教鞭移向那片依旧被阴影笼罩的乌尔卡河峡谷,“吴佩孚、傅作义将军回报,战术调整已初步见效。‘特种炮兵集群’依托‘夜枭’小组提供的坐标,成功拔除了敌军七个已暴露的坚固火力点和一处疑似前沿指挥所,敌军表面火力明显减弱。但敌军利用洞穴体系的防御依旧稳固,我小股部队的佯攻和骚扰效果有限,难以真正撼动其防线。”

僵局,依旧是在僵局。北疆的战事仿佛陷入了一场比拼耐力和资源的消耗战。

“孙立人将军的‘特别突击队’呢?”溥仪皇帝沉声问道,这是他打破僵局的关键一手。

“孙将军已亲自挑选了五百名最精锐的山地战专家和侦察兵,由他手下头号悍将,第82侦察团团长高魁元上校指挥,正在进行极限强化训练,并多方搜集峡谷区域的地理和水文资料,寻找可能的渗透路径。但……乌尔卡河峡谷周边地形极其复杂,气候恶劣,寻找一条能供成建制部队秘密通行的道路,难度极大,需要时间。”蒋百里如实汇报。

时间,恰恰是帝国目前最紧缺的东西。北疆每多拖延一天,南线的风险就增大一分,帝国的国力就多消耗一分。

就在这时,内政总理孙文拿着一份刚收到的外交密电,脸色极其难看地走了过来。

“陛下,坏消息。”孙文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我们驻柏林武官冒死发回密报,德国国防军内部少数激进派将领,与日本军部勾结程度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深!他们不仅派出了‘观察员’,还可能……默许甚至协助了部分‘违禁’的军事技术和装备流入日本!其中包括……可能包括新型炸药配方和初级火箭技术!”

“火箭技术?!”作战厅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这已经超出了常规武器支持的范畴,触及了未来战争的边缘!

“另外,”孙文继续道,“英国大使刚刚递交了一份措辞极其强硬的照会,以‘维护远东航运自由’为名,要求帝国‘立即停止在渤海海峡的军事部署’,‘保证日本商船队的正常通行’!这简直是荒谬!他们这是在为日本舰队的进攻创造借口!”

压力!来自潜在对手的技术泄露和传统列强的外交偏袒,如同无形的绞索,从另一个维度勒紧了帝国的脖颈。

“德意志……英吉利……”溥仪皇帝低声念着这两个国家的名字,眼中寒光闪烁。他体内来自未来的灵魂深知,这两个国家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扮演的角色,如今他们遏制帝国的意图已然昭然若揭。

“陛下,”蒋百里忧心忡忡,“若德国真的提供了火箭技术,哪怕只是初级技术,也意味着日军可能拥有我们未知的远程打击手段,这对南线沿海防线和重要城市是巨大威胁!而英国的态度,很可能助长日本的嚣张气焰!”

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局势正在向最坏的方向发展。

溥仪沉默了片刻,猛地抬起头,目光如同利剑般扫过众人:“他们越是联手施压,越是证明帝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他们害怕一个统一强大的华夏!”

他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声音铿锵有力:“命令!”

“一、南线!告诉聂宪藩、薛岳、李宗仁、卫立煌,以及所有沿海守军,给朕像钉子一样钉死在阵地上!无论日军来自海上还是天空,都给朕打回去!告诉萨镇冰,北海舰队采取更积极的袭扰战术,利用夜色和潜艇,攻击日军后勤舰船!告诉李振声,空军给朕扩大巡逻范围,警惕任何不明空中目标,尤其是可能出现的……火箭!”

“二、北疆!告诉吴佩孚、傅作义,继续执行精准打击和佯动战术,保持压力!告诉孙立人,朕再给他四十八小时!四十八小时内,必须给朕找到渗透路径!否则,朕就亲自去北疆,看着他们用尸体把那条路铺出来!”

“三、外交与技术!孙文,以最严厉的措辞抗议德国对日本的技术输出,警告其后果!同时,启动对英法的反制舆论宣传,揭露他们纵容侵略的虚伪面目!格物院,‘盘古计划’和所有尖端武器研发,给朕再提速!帝国,必须拥有自己的‘雷霆’手段!”

“四、全国动员令即刻下达!所有适龄青年,踊跃参军!所有工厂,全力生产军需!帝国,已进入生死存亡之秋,唯有万众一心,方能杀出一条血路!”

皇帝的意志,如同磐石,在惊涛骇浪中巍然不动。他的命令,再次为帝国这艘巨轮指明了航向——顶住压力,加速突破!

命令迅速传达。南线的将士们握紧了手中的钢枪,北疆的突击队员们开始了最后的冲刺,后方的工厂冒出了更加浓密的烟云。

然而,孙立人能否在四十八小时内找到希望之路?南线的防线能否顶住日军可能拥有的新式武器的打击?德意志的阴影和英吉利的偏袒,又将在国际层面引发怎样的波澜?

帝国的车轮,在遍布荆棘的道路上,碾过暗流,向着未知的黎明,艰难而坚定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