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高铭远传奇 > 第45章 秋收待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分刚过,兰考的田野就换了模样。两亩稻田褪去青绿,裹上沉甸甸的金黄,稻穗垂着饱满的颗粒,风一吹就晃出细碎的“沙沙”声,和远处晒得干燥的麦垛相映,把天地间染得一片暖黄。

高铭远和苏晚刚在田埂上测完稻穗的饱满度,就见赵珩举着片稻叶跑过来,身后跟着几个挎着竹篮的村民:“大人!师母!周叔说稻子明天就能割了,宫里的马车也该到了吧?”苏晚笑着把稻叶从他手里接过,指尖搓开稻壳,露出雪白的米粒:“你父皇和母后要是看见这么好的稻子,定要夸你在兰考没白待。”

正说着,村口传来熟悉的马车声。高铭远抬头望去,三辆装饰素雅的马车正沿着田埂缓缓驶来,最前面那辆的车帘掀开,太子探出头笑着挥手:“铭远!苏姑娘!我带着皇后和公主来讨新稻吃了!”

村民们早得了消息,都站在村口迎候。皇后扶着侍女的手下车,目光落在苏晚手腕的银镯上,笑着走上前:“这镯子戴在你手上,倒比在宫里看着更衬人。”她身边的小公主赵玥攥着个布偶,好奇地盯着田边的稻穗:“母后,这就是师母种的稻子吗?比宫里的花还好看!”

众人往打谷场去,周石头早已领着村民摆好了粗瓷碗和竹凳,桌上放着刚煮好的稻米粥,还摆着腌菜和炒黄豆。皇后舀了一勺米粥,入口满是清甜:“这米比京城的贡米还香,难怪珩儿总在信里念叨。”太子也点头笑道:“朕今日来,可不是只为吃米,还要跟铭远学割稻子,体验体验农家生活。”

第二天清晨,天刚亮,村民们就扛着镰刀往稻田去。太子换上粗布衣裳,跟着高铭远握住稻秆,学着他的样子弯腰割稻。可刚割了没几束,就直起腰揉了揉腰:“看似简单,做起来倒费力气,难怪百姓们常说‘粒粒皆辛苦’。”苏晚和皇后站在田埂上,看着两人的模样,忍不住笑起来。赵玥则跟着赵珩,在田边拾掉落的稻穗,时不时把稻穗递给村民,惹得大家连连称赞。

割完稻子,村民们把稻穗抱到打谷场,用连枷拍打稻穗脱粒。太子也拿起连枷试了试,没一会儿就满头大汗。高铭远递过帕子:“陛下,歇会儿吧,剩下的让村民们来就好。”太子却摇头:“不行,说好要体验农家活,哪能半途而废。”

傍晚时分,新稻终于脱完粒。周石头把新碾的稻米装在布包里,递给太子和皇后:“陛下,娘娘,这是今年的新稻,带回去尝尝鲜。”皇后接过布包,笑着对苏晚说:“等明年春天,我让宫里送些花籽来,咱们在田埂边种上花,让兰考的田野更热闹些。”

临走前,太子拉着高铭远的手,轻声道:“铭远,兰考这两年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有你和苏姑娘在,百姓们的日子定会越来越好。”苏晚站在一旁,望着田边的稻垛,忽然想起春天种下稻苗的模样——如今稻子熟了,不仅收获了粮食,更收获了满田的希望和牵挂。

马车渐渐远去,赵珩还在挥手。高铭远握住苏晚的手,两人望着眼前的稻田,晚风带着新稻的清香,吹得马脖子上的麦秆同心结轻轻晃动。苏晚轻声道:“明年春天,咱们再种些稻子,让兰考的田地,年年都有好收成。”高铭远点头,眼底满是温柔:“好,年年都种,年年都有你我一起。”

远处的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和金黄的稻田、干燥的麦垛融在一起,成了兰考最温暖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