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高铭远传奇 > 第46章 冬雪暖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立冬过后,兰考落下第一场雪。清晨推开窗,田埂、麦垛、屋顶都裹上了白霜,远处的水渠结着薄冰,唯有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村民正围着炭火盆说话,笑声混着雪粒落地的声响,格外热闹。

高铭远刚把院角的柴垛堆好,就见苏晚端着铜盆出来,盆里温着麦秆茶:“快进来暖暖手,刚煮的茶还热着。”进屋坐下,苏晚掀开茶盖,麦香混着野菊的清苦飘出来——这茶是秋天采的野菊和晒干的麦秆炒的,喝着暖身,还能祛寒。

“周石头早上来送了新磨的玉米面,说要给咱们做玉米饼子。”高铭远喝了口茶,指了指门边的布口袋,“今年麦子和稻子都收得好,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囤了粮,连往年要去县城借粮的农户,今年都有余粮了。”

苏晚笑着点头,从抽屉里取出个布包,里面是给赵珩和赵玥做的棉鞋:“眼看要到年关了,这两双棉鞋得赶紧寄去京城,不然等雪下大了,路就难走了。”正说着,院外传来赵珩的喊声:“大人!师母!你们看我带谁来了!”

两人出门一看,赵珩正牵着个穿厚棉袄的小男孩,身后跟着周石头。“这是邻村李大叔的儿子虎子,他说要跟我学认字呢!”赵珩拍着虎子的肩膀,骄傲地说。虎子怯生生地看着高铭远和苏晚,手里攥着个冻红的苹果:“俺、俺娘说,让俺谢谢大人和苏姑娘,今年俺家收了稻子,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苏晚蹲下身,接过苹果,用袖口擦了擦上面的雪:“快进屋暖和暖和,师母给你们煮玉米粥。”进屋后,高铭远找出识字课本,教赵珩和虎子认字,苏晚则在灶房忙活。没一会儿,玉米粥的香气就飘满了屋子,赵珩和虎子捧着粗瓷碗,吃得满脸是粥,惹得两人笑个不停。

午后雪停了,高铭远带着赵珩和虎子去村西的水渠看冰。水渠上的薄冰晶莹剔透,能看见水下的石子。“等再过些日子,冰结厚了,就能在上面滑冰车了。”高铭远指着远处的田埂,“明年春天,咱们再把水渠修宽些,就能种更多的稻子了。”

赵珩兴奋地拍手:“好!到时候我还要跟大人一起种稻子!”虎子也跟着点头:“俺也帮着种!俺娘说,俺要好好认字,将来也像大人一样,帮村里人种田!”

傍晚回家时,远远就看见村口聚着不少村民。走近一看,是周石头领着大家在磨镰刀——原来村民们想着明年春天要种更多的庄稼,提前把农具磨好。“高大人,苏姑娘,”周石头笑着说,“今年俺们日子好过了,都是托你们的福。明年咱们一起加油,让兰考的田地,年年都有好收成!”

村民们纷纷点头,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明年的打算,有的说要种稻子,有的说要种麦子,还有的说要跟着苏晚学种江南的蔬菜。高铭远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又看了看身边的苏晚,两人相视一笑——他们知道,兰考的好光景,不仅在金黄的麦浪和稻浪里,更在村民们充满希望的笑容里。

回到家,苏晚把给赵玥的棉鞋包好,高铭远则在灯下写书信,告诉太子兰考的近况。窗外的月光洒在雪地上,格外明亮,屋里的炭火盆烧得正旺,暖融融的。苏晚靠在高铭远身边,轻声道:“明年春天,咱们再种些花籽,就像皇后说的,让田埂边开满花。”

高铭远握住她的手,指尖触到她手腕上的银镯,温声道:“好,到时候咱们一起种,让兰考的春天,既有花香,又有麦香和稻香。”他低头看着桌上的书信,又看了看窗外的雪景,心里满是暖意——这份在兰考扎根的心意,早已和这片土地融为一体,成为了彼此最温暖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