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慢着,杀鸡焉用宰牛刀。你给我查找一个人就行,我现在在家里制定计划和施工流程。把这个人找到了,我考察考察,看他可不可以重用。如果可以重用,今后你我每天去查看几遍就可以了。”

“说说吧,这是个什么人?能受到我夫人的重视。”秦子墨笑道。

“这个人可能是个人才,兴许用好了,他就成为你的妹夫,你信不信。”苏雨荷望着他说道。

“你说的应该是刘耀祖?我说的对不对”

“哈!哈哈!”

“英雄所见略同。如果他要真是个人才,我们把他的业绩报上去,皇上很快就会重用他。这样,他和三公主的事也许就成了,我们不就扫清了一个敌人吗?”

“不见得,如果公主还不同意呢?”秦子墨反问到。

“那就由不得她了,难道说还要当老姑娘不成,让皇帝赐婚。”苏雨荷肯定的回答。

“行,真有你的,就你点子多,我算是服了。”秦子墨又摇头又点头

就这样,苏雨荷制定了清理河道大纲,列出了几个重点和清理程序。秦子墨很快把刘耀祖找到了,向他说明了来意。刘耀祖大喜,马上跟着来见苏雨荷。通过交谈发现,这个人在数学上很有才华,甚至他还会解高级方程,对土木建设很有研究。他能算出东子湖、西子湖各容纳多少立方的水,对东湖建设也提出了不少自己的想法。他的一些设想跟苏雨荷完全契合,所以二人一拍即合,决定留下他,让他带领、指挥民工开挖施工。制定好计划,工程很快就开工了。而秦子墨和夫人每天去查看进度,提一下合理化建议,剩下的都推给刘耀祖。

通过几天的接触,秦子墨发现这个人一身正气,对工程款运用得当,账目清晰,不但把工地管理得井井有条,现在连民工们的饭食都要亲自过问。因为他相信“民以食为天”,要让老百姓吃好吃饱,工期进度才能加快。这一做法招来了不少民工,由原先的强制参加,到开工以后民工的大量涌入,看来他真做到了为民工所着想。他甚至把原先的一个月一结工资,改在十天一结。因为他体验到民工们的辛苦,也深知他们家里的窘迫,这些钱早日发放下去,最起码可维持一家老小眼下的生计,能解决一时之苦。他跟秦子墨说:“我们小人物,能做到的只有这些。有一天我们有权利了,一定要改善百姓的生活。”看来这个小子心里是有大志向的。

这个工期,皇上限定三年完成。要知道,湖中沉积大量的泥沙,要想全部清理出来,按照原先的摊派民工方式,需要清理两年。现在民工待遇提高了,涌入大量的民工,看样子不到一年就应该清理完成。

刘耀祖把民工分成了若干个小队,从中心画起,像切西瓜一样分成若干块。每一块安排多少人,让他们从里面往出清理,然后把土倒在上面,再派人把土运到岸上。看上去凌乱,其实每一步都是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样,每一个人分工分段,都能发挥作用。

他又在东子湖的周围、地势低洼地段围起了防洪大坝。大坝的两端用从湖里搬上来的石头砌成,中间是一层碎石一层泥土,让大坝两头的碎石把中间的泥土固定得住。

苏雨荷让他在民间找了一些石匠,把石头凿成长条形状,准备在两个湖中间架起一座拱形石桥。苏雨荷在家里开始设计桥梁,她设计了一个三孔桥,最大一个孔可以同时容纳两只船通过。这个时代没有水泥,她就让石匠师傅把凿下来的碎石沫、石灰收集起来,然后和中沙掺在一起,再用糯米稀粥混合代替石灰砌桥。又利用石砖的承重能力,互相之间错落搭建,最后合拢。

设计好后,让秦子墨拿去给刘耀祖研究。看到图纸的一瞬间,刘耀祖愣住了:“这!这简直不可思议。我苦苦钻研几年,都没有设计出来这样的桥梁建筑,没想到让你们俩抢先我一步设计出来了。它的设计严谨细致,简直无懈可击,太完美了,是前所未有的桥梁设计方案。”

“佩服,佩服!你们两口子简直就是天造一对,地设一双。”他与秦子墨研究,“这个方案可以用在各大河流上建立、架设桥梁,这样缩短了两岸之间的距离,方便了人们的交往和出行,这可是利国利民的一大创举。”

“我这几年在家里反复研究这个设计,不但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反招来了一些非言非语,说我不务实际,专研究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说论我的学问可以做先生,教书育人。他们哪里知道我的志向。”

秦子墨回来后跟夫人讲,苏雨荷不由得说道:“正所谓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秦子墨也不由地点点头。

刘耀祖的口号是“大战一百天,争取在雨季到来之前把清淤工作做完”。他们现在是三管齐下:这面大战一百天清淤,两边在修筑堤坝,现在桥梁地基也在施工中。趁着西子湖水位还没有开始上涨之前,把两湖中间的桥梁架起来。这样,两个湖里的水可以互相流通,缓解了西子湖水泛滥的问题。

苏雨荷想,她要让两潭湖水形成一个水上花园。她又规划了沿湖四周的风景建设:什么地方栽什么树、造什么景,在依赖原先的风景上稍加点缀,多种一些可供观赏的树木和花草;在湖岸的一面砌上台阶,请来木匠师傅打造几艘观赏船,让人们坐船泛舟,观赏两岸的风景。

苏雨荷按照自己的设计想象,画了一张建成后的湖畔风景画。秦老王爷夫妇看后大加赞赏,随即问秦子墨:“这就是你们要修筑的东子湖?”秦子墨点点头。

“好,明天我们俩去看看。”

一听说爷爷和奶奶要去看什么湖,四个小不点可坐不住了,都吵着要去看。苏雨荷一想也好,让他们去看看劳动人民的辛苦,亲自查看东子湖现在是什么样,将来修好了又是什么样,让他们做个对比。想到这里,她把东子湖没开始修筑的原貌按照记忆中的画下来,今天去看看,再把建设中的东子湖画下来。于是决定每一个工程段画一张,等到建成了再做个对比,让孩子们从小知道,美好的东西需要艰苦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