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雨荷带领一家人来到工地上,离老远就能看到,偌大的东子湖上人头攒动,穿梭不息。

苏雨荷边走边给公公婆婆介绍:“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条大道,左面是西子湖,右面是东子湖。现在东子湖已经干枯了,没有水,水源都聚集在西子湖里。西子湖装不下了,就开始往四周漫,这样淹没了很多农田和村庄。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把东子湖里积压的淤泥、沙石和石头都清理出来,然后把西子湖的水再匀到这里来。”

“娘亲,那需要怎么匀呢?是用水桶打水往这里倒吗?”秦承熙问道。

“哈哈哈哈,哥哥问的太可笑了,那要什么时候才能把水打完呀。”秦清宁笑着说。

“我们的宁宁小公主说得太对了。爹爹和娘亲现在要做的事,就是把西子湖的水引到东子湖来。那怎么引呢?”苏雨荷故意问道。

“我看到娘亲画的图了,把这条大道扒一个口子,在口子上面搭一座桥,这样西子湖的水就流到东子湖里来了。”秦清宁回答道。

“看看,我们的宁宁小公主怎么这么聪明!成天在你娘亲身旁转悠,看来真学了不少东西。”秦老王爷夸赞道。

这几个大人小孩的对话,引得旁边的刘耀祖和秦子墨哈哈大笑,“这可真是耳濡目染啊。”

刘耀祖说,现在工地上又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在东子湖的左下角,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目前用十多匹马也拉不动,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这块石头暂时先放着,不用管它,继续清淤。等所有的淤泥都拉上岸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处理它。有人提出用火烧,或者用炸药炸,”苏雨荷说道,“但现在这些方法都不能用,说不定它就是东子湖干涸的秘密所在。”

“您是说,它堵住了地下泉眼的入口?”刘耀祖问道。

“嗯,很有可能。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瓶盖,现在把底下的水盖住了,水出不来,所有的压力都挤到了西子湖。所以我们现在绝对不能动它,趁水位还没涨过来,赶紧清淤,等清淤工作完成了,咱们再商量怎么处理它。”

“看来公主又给我们解决了一个难题。下面我还有个小问题,就是我们被一些小要饭的给缠住了。”刘耀祖又说。

原来,刘耀祖心善,看几个要饭的可怜,就收留他们在工地上吃饭,结果一下子来了十多个,弄得做饭的大叔直犯愁:给吧,人少还行,这一下子来了十多个;不给吧,瞅着他们又挺可怜的。

“这个好办,让他们物尽其用就行。”苏雨荷说。

“有什么用啊?他们最大的九岁,最小的才六岁,一个个瘦得皮包骨,什么也干不了。”刘耀祖无奈地说。

“你只要给他们吃饱饭,有个活他们就能干。”

“什么活?”秦子墨和刘耀祖异口同声地问道。

“做信差啊。留在你身边,帮着通风报信,也可以把那边的消息给你带过来。有他们在工地上穿梭,远近的消息你就能都知道了。”

“哎呀,有这么大用处,你不早说!我有时候想下达命令,还苦于身边没人呢。”刘耀祖恍然大悟。

“等我回去,让家里的老嬷嬷做几个红袖标给他们带上,上面写上‘信差’,让他们在大坝上来回送信。你要是看到他们辛苦了一天,就给他们发个十文八文的,作为辛苦费。”

很快,工地的大坝上就出现了一群来回穿梭的小邮差,他们成了工地上指挥者的“腿”。除了传递信息,还能到各个区域端茶倒水。刘耀祖身边就留了一个六岁的小男孩,每天给他端茶倒水、传个口信。两年后工地完全竣工时,刘耀祖还带走了一部分孩子,作为他的家奴培养。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刘耀祖又提出,最近工地又来了一部分难民,想加入到工地干活。苏雨荷让他留下,说湖岸北坡有很多石块需要人搬上来,可以把这部分难民安置在那里搬石块。

“公主您有所不知,这些人骨瘦如柴,没什么力气,恐怕搬不动石块啊。”刘耀祖担忧地说。

“你可以这样:先收留他们,管饭,每天让他们搬几趟石头,报酬就是供饭吃。等他们吃几天饱饭,有力气了,多干活了,就可以给他们工钱。这叫按劳取酬——头几天干的活只够换饭吃,等有力气了,多干活就能开工资。如果有人想偷懒,那也只能混个饱饭,挣不到钱。”

“这个方法挺好,正好那边清理石头的活,谁都不爱去,因为清理石头费时费力,还干不出多少活,自然挣得也少。”刘耀祖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以后要是陆续还有讨饭的过来,都给他们安排这样的活。因为这些人想混口饭吃,可我们要是白给他们饭吃,那些付出劳动的人就会心理不平衡,所以只能用这个办法。”苏雨荷解释道。

就这样,本来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的清淤工作,只用了三个月就初见成效,也就是第一个一百天。现在大桥也要合拢了,这两天秦子墨吃住在工地,苏雨荷也天天到工地上检查,因为他们想抢在下雨之前把桥梁修好。

这天,大桥终于开始合拢。由于计算合理,再加上石匠们打磨的石砖分毫不差,在熙熙攘攘的人群注视下,两面的桥体顺利合拢了。

这引来很多百姓围观,人们没见过这样的桥梁,更没见过这么雄伟壮观的三孔桥。苏雨荷还在桥的一旁钉了个大木牌子,把她画的效果图贴在上面,很多人都很惊讶:原来大桥建成后是这个样子啊。

这一天,皇帝也来视察,他在画前流连忘返,心想如果真能建成这样,那必将青史留名……

秦子墨着重向皇帝介绍了刘耀祖,苏雨荷也把刘耀祖的才华讲给皇帝听。最后怕皇帝不能完全理解,苏雨荷又补充说,刘耀祖是难得的人才,现在的人都在攻读八股文、钻研文章,而刘耀祖攻克的是术数,这是当今朝代最缺少的人才,希望皇帝能珍惜。可不管苏雨荷他们怎么夸奖刘耀祖,皇帝始终没太上心。

最后实在没办法,苏雨荷就提起了刘耀祖与三公主的事,希望皇帝能慧眼识人,也给自己找个乘龙快婿。

这回皇帝才开始留意刘耀祖。苏雨荷还给皇上讲:“我们朝中不能净留一些满嘴之乎者也的人,你让他们修个路不行,修个水库更不行,带兵打仗就更谈不上了。朝中大臣也需要全面发展,不能清一色都是文人墨客,要提拔几个能做实事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