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院的晨光刚爬上窗棂,星禾就攥着一本翻得卷边的绘本,跌跌撞撞扑进苏晚星怀里。“妈妈,看!小麦穗!” 小家伙指着绘本里的麦田插图,吐字不清却格外兴奋 —— 那是苏晚星《全国乡村融合故事集》里的插画,由河北李家庄的张婶剪纸改编而成。苏晚星刚要笑着回应,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 “全国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奖组委会” 的来电提示,让她瞬间屏住了呼吸。
“苏晚星女士,恭喜您的《全国乡村融合故事集》获本届全国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奖一等奖,请于下周六参加颁奖典礼。” 电话那头的声音清晰传来,苏晚星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颤,转头看向刚走进厨房的陆知衍,眼眶瞬间红了:“知衍,我们的故事集…… 获奖了!”
陆知衍手里的牛奶壶差点脱手,快步走过来接过手机确认,随即一把将苏晚星和星禾抱进怀里:“我就知道,这些藏着温度的故事,一定会被看见。” 星禾在两人中间咯咯笑,小胳膊环着苏晚星的脖子,像是在为妈妈庆祝。早餐桌上,陆知衍特意煎了心形的鸡蛋,还在面包上抹了苏晚星爱吃的草莓酱:“颁奖典礼我陪你去,咱们带星禾一起,让她看看妈妈的荣耀时刻。”
接下来的几天,小院里满是喜悦的气息。苏晚星的父母特意从老家赶来,带来了她小时候的奖状,笑着说 “咱们晚星从小就爱写东西,现在终于有了大成就”;陆妈妈则帮苏晚星挑选颁奖典礼的礼服,最终选了一件浅紫色的棉麻长裙,裙摆绣着细小的麦穗图案 —— 既呼应故事集的乡村主题,也藏着对陆知衍农业科技事业的呼应。
推广站的农户们也纷纷发来祝福。河北李家庄的张婶发来一段视频,视频里她和孩子们举着剪纸的 “奖杯”,齐声说 “恭喜晚星老师获奖”;浙江水乡的陈阿婆则寄来一块新染的蓝布,附言说 “这布颜色正,适合做礼服的披肩,沾沾喜气”。苏晚星把这些祝福一一整理进相册,笑着对陆知衍说:“这本书能获奖,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乡村故事里的主人公们,用他们的生活给了我灵感。”
颁奖礼前一天,苏晚星翻着《全国乡村融合故事集》,回忆起创作的日夜 —— 为了记录茶村陈阿婆的蓝染故事,她跟着阿婆学了半个月的染布;为了写河北王大叔的垄沟种植经验,她在麦田里蹲了三天,看大叔如何调整灌溉;而陆知衍,则在她熬夜改稿时,默默煮好热牛奶,还帮她核实每个农业科技细节,比如 “稻鱼共生的水温阈值”“沙质土的保肥周期”,确保故事的真实性。
“其实我最骄傲的,不是获奖本身。” 苏晚星靠在陆知衍肩上,指尖划过书里的插图,“是这些故事能让更多人看到乡村的美好,看到农民的智慧,看到文化和科技结合能带来的改变。” 陆知衍握住她的手,轻声说:“就像咱们的全国数据平台,让科技有温度;你的故事集,让文化有根基。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让这两者紧紧连在一起。”
颁奖典礼当天,苏晚星穿着浅紫色长裙,披着陈阿婆送的蓝布披肩,陆知衍则抱着穿小西装的星禾,一家人站在红毯上,引来不少镜头。星禾好奇地抓着陆知衍的领带,偶尔对着镜头挥挥手,可爱的模样让周围的嘉宾都笑了。入场时,主办方特意安排他们坐在前排,旁边是知名的文学评论家,对方握着苏晚星的手说:“你的书我仔细读了,每个故事都像一颗种子,藏着乡村的生命力,很难得。”
颁奖环节,当主持人念出 “苏晚星《全国乡村融合故事集》” 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苏晚星走上领奖台,接过水晶奖杯,看着台下陆知衍和星禾的身影,声音带着哽咽却格外坚定:“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来自全国 100 个乡村推广站的真实经历。有坚守非遗的老艺人,有尝试科技种植的年轻农民,还有像我先生陆知衍这样,用技术守护土地的人。” 她顿了顿,举起奖杯,“这份荣誉,属于所有热爱乡村、建设乡村的人!”
台下的陆知衍眼眶泛红,悄悄拿出手机录下这一幕。星禾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跟着周围的人拍手,小嘴里念叨着 “妈妈厉害”。颁奖礼结束后,陆知衍抱着星禾走上台,星禾伸手要苏晚星抱,还在她脸上亲了一口,留下一个淡淡的口红印,惹得周围的人纷纷拍照,记录下这温馨的一家三口画面。
可喜悦的氛围没持续多久,返程的车上,顾言泽发来紧急微信:“查到王总监的人在文学论坛和乡村社群里散布谣言,说晚星的书‘获奖靠关系’,还伪造了‘出版社内部消息’,质疑故事的真实性。另外,他们还试图联系平台的技术骨干小林,开出双倍工资挖人。”
陆知衍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把手机递给苏晚星。苏晚星看着截图里的恶意言论,心里却异常平静:“没关系,我们有证据。” 她打开手机里的文件夹,里面是每个故事主人公的采访视频、创作时的手稿、还有推广站的实景照片,“我们可以把这些素材整理成‘故事背后的真相’系列,发在公众号上,让大家看看这些故事是不是真的。”
陆知衍点头,立刻联系技术团队:“一方面加强平台的权限管理,防止小林被挖走后泄露数据;另一方面,整理晚星的创作素材,明天就发布澄清内容。” 他握住苏晚星的手,“别让这些恶意影响了我们的心情,你的书好不好,农民们最清楚,这就够了。”
回到小院时,夜色已经降临。陆妈妈煮了红枣莲子羹,庆祝苏晚星获奖。星禾困得打哈欠,却还攥着苏晚星的奖杯不放,嘴里念叨着 “妈妈的星星”。苏晚星抱着女儿,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翻看手机里农户们的留言 —— 河北的王大叔说 “谁再质疑晚星的书,俺就带他去俺家麦田看看,是不是跟书里写的一样”;浙江的阿妹说 “俺们都知道晚星老师写的是真的,那些谣言都是瞎编的”。
“你看,” 苏晚星笑着对陆知衍说,“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陆知衍走过来,坐在她身边,把星禾抱进怀里:“明天我去平台总部,跟小林好好聊聊,看看他是不是有什么难处。至于谣言,农户们的支持就是最好的反驳。” 他抬头看向天上的星星,“以后还会有更多挑战,但只要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有这些农民朋友在,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可两人都没注意,顾言泽又发来一条消息,附带一张截图:“王总监的农科惠民公司,最近注册了一个‘乡村文化传播子公司’,还申请了和你故事集相似的商标,可能想模仿你的模式,借乡村文化圈钱。” 这条消息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夜色里,为接下来的守护之战,埋下了新的悬念。
星禾在陆知衍怀里渐渐睡着,小手里还攥着那本绘本。苏晚星靠在陆知衍肩上,看着远处农田里传感器的指示灯,像一颗颗小星星。她知道,文学的认可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守护乡村的故事、守护 “文化 + 科技” 的初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暗处的王总监,正用新的伪装,悄然逼近他们用热爱与坚守筑起的乡村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