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博弈 > 第178章 铁匣叩阙,御书房惊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8章 铁匣叩阙,御书房惊雷

赵四带着那口装着扬州惊天秘密的铁匣,以及那枚沉甸甸的“御”字铁牌,选了四名最精悍、家世清白、且家人皆在京畿便于掌控的弟兄,五人不眠不休,换马不换人,沿着官道一路向北狂奔。他们避开沿途所有州县的迎送,如同五支沉默的箭矢,直指京城。

抵达京城时,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城门未开,赵四毫不犹豫,高举那枚“御”字铁牌,对城头守军厉声喝道:“钦差密使,八百里加急,叩阙面圣!速开城门!”

黝黑的铁牌在火把映照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御”字仿佛带着无形的威压。守城将领验看无误,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下令开启一道门缝。赵五一夹马腹,五骑旋风般冲入尚在沉睡的京城,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急促而孤寂的回响,直扑皇城。

至宫门外,赵四滚鞍下马,不顾浑身尘土,再次高举铁牌,对值守的锦衣卫力士嘶声道:“扬州钦差沈涵,有十万火急密奏,需即刻面呈陛下!”

消息一层层急速通传进去。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乾清宫当值的大太监亲自出来,将赵四一人引了进去,其余四人则被安排在宫门外严密“保护”起来。

御书房内,朱元璋早已起身,正披着一件外袍坐在灯下,脸色在跳跃的烛光中明暗不定。他并没有看赵四呈上的铁匣,而是先盯着他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和几乎被汗水与尘土糊住的脸,沉声问:“沈涵在扬州,如何?”

赵四跪在地上,以头触地,声音因疲惫和紧张而沙哑:“回陛下,沈大人已掌握扬州盐运司勾结勋贵、内官,贪墨国帑、贩卖私盐之铁证!盐运使卢文康已招供,指认江夏侯周德兴及司礼监王公公为主谋!然……然关键人证在押解途中被灭口,沈大人推断我方内部亦有奸细,特命卑职星夜兼程,将此铁证面呈陛下!”他说着,将铁匣高高举起。

朱元璋眼中寒光一闪,没有立刻去接那铁匣,而是对旁边的大太监使了个眼色。大太监会意,上前小心翼翼打开铁匣,取出里面的供词和暗账副本,恭敬地放在御案之上。

朱元璋这才拿起那份由卢文康画押的供词,快速浏览起来。他的脸色随着阅读的深入,越来越沉,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当看到“江夏侯周德兴”、“司礼监随堂太监王瑾”等字眼时,他捏着纸张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手背上青筋隐现。

御书房内静得可怕,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以及朱元璋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好……好得很!”朱元璋猛地将供词拍在御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震得笔架上的御笔都跳了一跳。他胸膛起伏,眼中是毫不掩饰的、几乎要焚毁一切的暴怒!“咱的兄弟!咱的身边人!竟然联手挖大明的墙角!贪墨的银子,比咱的国库岁入还多!他们是想掏空咱的江山吗?!”

天威震怒,如同实质般的压力笼罩了整个御书房。赵四伏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喘,只觉得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那大太监更是吓得浑身发抖,几乎要瘫软在地。

暴怒之后,是死一般的沉寂。朱元璋死死盯着那份供词和旁边的暗账副本,眼神变幻不定,有痛心,有失望,更有一种被至亲之人背叛的冰冷杀意。他缓缓坐回龙椅,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光滑的桌面,发出“笃、笃、笃”的声响,每一声都敲在人心尖上。

良久,他抬起头,眼中的怒火似乎平息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幽寒。

“你下去吧。”朱元璋对赵四挥了挥手,声音恢复了平静,却比之前的暴怒更令人心悸,“告诉沈涵,咱知道了。让他稳住扬州,给咱盯紧了!没有咱的旨意,不许妄动周德兴。至于宫里……”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弧度,“咱自会清理门户。”

“卑职遵旨!”赵四重重叩首,起身,倒退着离开了御书房,直到退出宫门,被夜风一吹,才发觉自己里外的衣服都已被冷汗湿透。

御书房内,朱元璋独自坐在灯下,看着那口铁匣和摊开的供词,久久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