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二十九,林羽终于将集团所有年终事务处理完毕,搭乘最早的航班飞回了赤峰。飞机降落时,透过舷窗,他看见熟悉的北方大地已是银装素裹,一种久违的松弛感悄然取代了商场的紧绷。

家门推开,一股混合着炖肉香气、面点蒸腾的热浪和淡淡烟煤味的暖流扑面而来,那是独属于北方的、家的味道。

“回来啦?快进来,外头冷!”母亲系着围裙,手里还拿着擀面杖,脸上笑开了花,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父亲则坐在沙发上,看似淡定地看着电视里的财经新闻,但微微前倾的身体和早已沏好的热茶暴露了他的期待。

“爸,妈。”林羽放下行李,笑着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放松。

第一幕:忙年

接下来的两天,林羽彻底卸下了“林总”的身份,变回了“老林家的大小子”。

他被母亲抓了壮丁,任务包括但不限于:

· 捣年糕:跟着父亲在院子里用传统的石臼木槌捶打蒸熟的黄米,热气腾腾中,父子俩竟也配合默契,汗珠滴落在地上瞬间结成小冰晶。母亲在一旁笑着指挥:“使劲儿!对!这样打出来的年糕才筋道!”

· 写春联:父亲取出珍藏的墨宝和红纸,非让林羽这个“文化人”动笔。林羽拗不过,凝神静气,写下“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父亲端详半晌,点点头:“字有进步,就是这内容…忒俗气!”说完,自己却先笑了,小心地将春联拿到一边晾干。

· 备年菜:厨房是母亲的绝对领地。林羽只能打下手,剥蒜、洗菜、看着巨大的炖锅。看着母亲麻利地将整只鸡、大块羊肉、干菇、粉条投入咕嘟冒泡的大铁锅里,他忍不住提醒:“妈,少做点,吃不了。” “瞎说!”母亲头也不回,“过年就得有余!再说,明天你小舅、二姨他们都来,这点儿还不够塞牙缝呢!”厨房的窗户上凝结着厚厚的水雾,外面是零下二十度的严寒,里面却温暖如春。

第二幕:守岁

除夕夜,一大家子人果然热热闹闹地挤满了并不算太大的房子。茶几上堆满了瓜子、花生、糖果和北方特色的冻梨、冻柿子。

年夜饭自然是以豪横的东北菜为主:酸菜猪肉炖粉条、红烧鲤鱼、酱骨架、皮冻、炸茄盒……当然少不了下午刚打好的、蘸着白糖吃的年糕。林羽开了瓶好酒,给长辈们一一斟满。

席间,话题自然绕不开他。 “小羽现在可是咱们赤峰的大名人了!”小舅竖起大拇指,“你那商场,真好!你舅妈现在买东西都不去别家了!” 二姨则更关心个人问题:“公司那么大,个人问题也得解决啊?有没有合适的姑娘?” 母亲一面嗔怪二姨多嘴,一面却也竖起了耳朵。

林羽只好笑着打岔,把话题引到表弟表妹的工作学习上。这种被家常琐事和亲情“包围”的感觉,让他感到无比踏实。

饭后,大家一起包饺子,看春晚。当零点的钟声敲响,窗外瞬间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绚烂的烟花填满。整个城市仿佛都沸腾了。林羽和父亲也到楼下,点燃了一挂长长的红鞭,爆竹声声中,寓意着辞旧迎新。

第三幕:年味里的静思

初一的早晨格外宁静,昨夜的热闹沉淀下来。林羽醒来时,父母早已起床。他吃着昨天剩的饺子(北方习俗,寓意“年年有余”),听着父母在客厅低声闲聊,内容无非是家长里短、谁家孩子结婚了、谁家老人身体不好。

他坐在窗边,捧着母亲泡的浓茶,看着窗外雪后初霁的阳光洒在洁白的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几个穿着鲜艳棉袄的孩子在院子里堆雪人、放小鞭炮,笑声清脆。

这一刻,他远离了商场的厮杀、会议的博弈、管理的繁杂。那些报表、战略、规划仿佛都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他享受着这难得的闲适,思绪却也不由自主地飘远。

他想起了公司里那些同样在外打拼、如今正在家中与亲人团聚的员工;想起了坚守岗位、保障春节运营的商场和物流同事;想起了四大运营中心来年的规划…

成功的意义是什么?或许不仅仅是市值的增长和版图的扩大,更是有能力守护这份身边和远方无数个家庭的团圆与温暖,是能让每一个为之付出的人,都能过上一个踏实、丰盛、充满希望的好年。

母亲走过来,又给他添了点热水:“发什么呆呢?一会儿跟你爸下盘棋去,他念叨好几天了。”

“好。”林羽笑着点头。

这个年,没有商业决策,没有战略布局,只有热腾腾的饭菜、家人的唠叨、窗外的飞雪和内心的宁静。这一切,恰恰是他所有奋斗最好的注脚和最温暖的归宿。新年,就在这北国浓郁的年味和淡淡的茶香中,静静地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