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451章 秋燥酿喉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露还挂在葆仁堂的窗棂上,林薇正踮脚够药柜顶层的胖大海,竹梯晃了晃,陈砚之伸手扶了把梯子腿,语气里带着点不放心:“慢点,够不着就等我来。”

“知道啦,”林薇回头冲他笑,手里已经抓着个胖大海,“张老师昨天打电话说嗓子哑得快说不出话了,这不赶紧配药嘛。”

话音刚落,门帘被掀开,张老师捂着脖子走进来,脸憋得通红,每说一个字都像砂纸磨过木头:“陈大夫……林姑娘……我这嗓子……”

陈砚之示意他坐下,指尖搭在他手腕上,片刻后皱眉:“脉浮数,舌尖红得发亮,这是秋燥伤了肺津,火气全堵在喉咙里了。”他转头对林薇说:“拿知母、贝母、瓜蒌皮,各三钱。”

“还要加玄参不?”林薇边称药边问,戥子秤的秤砣晃了晃,“他这嗓子都快冒烟了,玄参滋阴降火不是更对症?”

“加,玄参四钱,”陈砚之看着张老师张开的嘴,喉咙口红肿得厉害,“再放两枚青果,泡水当茶喝,比单纯吃药强。对了,你是不是前天带学生去爬山了?风抽得厉害吧?”

张老师点头,嗓子里发出“嗬嗬”的声响,急得比划手势。

“别着急,”陈砚之递过一杯温水,“秋燥本就伤阴,你又对着风喊了大半天,津液早被抽干了。这药得用冰糖水送服,记得熬药时加两滴蜂蜜,润润喉。”

林薇把药包好,又抓了把胖大海塞进纸包:“这是送您的,每天泡一颗,比含喉片管用。”

正说着,门口冲进个戴红领巾的小姑娘,背着书包,手里攥着张纸条:“陈大夫!我妈让我来拿药,她说咽口水都疼!”

陈砚之接过纸条,上面是林薇写的临时药方,他扫了眼问:“你妈是不是总爱吃瓜子?”

小姑娘点头:“嗯!昨天嗑了大半袋瓜子,夜里就疼醒了!”

“果然,”陈砚之笑着摇了摇头,对林薇说,“原方加牛蒡子三钱,炒过的。瓜子上火,牛蒡子能疏风利咽,刚好治这嗑出来的火气。”他又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再嗑瓜子我就不给她配药了啊。”

小姑娘吐了吐舌头,接过药包跑了。林薇正擦着柜台,忽然指着门口:“那不是李奶奶吗?怎么捂着嘴进来了?”

李奶奶进门就吐了口痰,黄稠得像脓,她自己都吓了一跳:“这……这咋回事啊?我这咳嗽本来快好了,今早起来咳出这东西,吓死我了!”

陈砚之让她坐下,仔细看了看痰盂里的痰,又按了按她胸口:“疼不疼?”李奶奶摇头。“发烧吗?”也摇头。

“没事,”陈砚之松了口气,对林薇说,“拿鱼腥草、桔梗、生甘草,鱼腥草要新鲜的,五钱。桔梗三钱,甘草一钱。”他解释道,“这是肺里的痰浊没排干净,鱼腥草能清热解毒,桔梗能引药上行,把痰往外带。”

林薇蹲在药柜底下翻找新鲜鱼腥草,嘴里嘟囔:“前天才进的货,应该还新鲜……找到了!”她举着一把带着泥土的鱼腥草,叶子上还挂着水珠。

“洗干净切段,跟桔梗、甘草一起煮,”陈砚之叮嘱李奶奶,“煮出来的水可能有点腥,忍忍,比打针舒服吧?”

李奶奶笑着点头:“只要能好,腥点怕啥。”

这时陈砚之的手机响了,他接起电话,听了两句说:“知道了妈,我们这就过去。”挂了电话对林薇说:“我妈说王大爷又咳血了,咱俩得去看看。”

林薇赶紧把药包好递给李奶奶,抓起医疗箱跟上陈砚之的脚步:“王大爷不是昨天才好点吗?”

“秋燥最是反复,”陈砚之快步走着,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那老慢支,就怕这忽冷忽热的天。”

两人赶到王大爷家,老太太正抹眼泪:“刚才咳得厉害,痰里带血呢!”王大爷躺在床上,嘴唇干得起皮,看见他们进来,虚弱地抬了抬手。

陈砚之摸了摸他的额头,又听了听胸口,眉头紧锁:“燥邪入了肺络了,得加凉血的药。”他对林薇说:“记一下,白茅根五钱,藕节四钱,这俩能止血还不凝血,再加上之前的润肺药。”

林薇在小本本上记着,抬头问:“要不要加三七粉?”

“不用,”陈砚之摇头,“他这是虚火带的血,三七太燥,用白茅根更稳妥。”他给王大爷喂了口温水,“大爷您别紧张,这血是燥气伤了毛细血管,不是大问题。”

老太太递过熬好的药,陈砚之试了试温度,一勺勺喂给王大爷,又说:“药里加了梨汁,不难喝的。”

王大爷喝完药,呼吸渐渐平稳,陈砚之这才对老太太说:“明天我再过来换方子,今天让他多喝梨水,别让他多说话。”

走出门时,林薇看着天边的晚霞:“这秋燥可真折腾人。”

陈砚之嗯了一声,手里还攥着王大爷家的药渣,边走边说:“明天得进点麦冬,今天用得差不多了。对了,记得提醒张老师,别吃炒货,不然嗓子好不了。”

林薇笑着点头,踢了踢路边的小石子:“知道啦陈大管家!”晚风带着桂花香吹过来,把她的笑声送出去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