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 > 第80章 首台“应龙2号”下线与实战测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0章 首台“应龙2号”下线与实战测试

2020年7月12日

江城基地的盛夏总带着黏腻的热意,可7月12日的靶场却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清凉——不是来自晚风,而是首台“应龙-2号”机甲周身散发出的灵能寒气。淡银色的机甲静静伫立在靶场中央,高约8米的机身由南极灵钛合金锻造,表面刻着细密的淡金色灵能纹路,像被冻结的闪电;左臂挂载着1.2米长的灵能步枪,枪口嵌着玄玉璧碎片,泛着冷冽的绿光;右臂外侧是半弧形的灵能护盾发生器,启动时能展开直径5米的淡蓝色光罩,连空气都似被这层光罩冻住般凝滞。

上午9点,下线仪式正式开始。靶场周围站满了人,江城基地的技术人员、秦陵赶来的特遣队员、俄罗斯的灵能协作代表,甚至还有美国驻华武官——按之前的国际协作协议,美国有权观摩测试,但无权接触机甲核心部件。张杰站在高台上,手里拿着机甲的参数报告,声音通过灵能扩音器传遍靶场:“‘应龙-2号’,灵钛合金占比92%,灵能步枪有效射程1000米,可击穿仙族轻型护盾;灵能护盾防御强度相当于120mm均质钢甲,能抵御12.7mm穿甲弹连续射击;搭载玄玉璧共振模块,灵能传输效率达98%,续航时间8小时——这是人类对抗仙族的第一道真正的钢铁防线!”

台下掌声雷动,俄罗斯代表伊万诺夫忍不住上前一步,目光紧紧盯着机甲的灵能纹路:“这灵钛合金的锻造工艺,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西伯利亚生产线要是能达到这个水平,三个月内就能形成集群战力。”他身边的美国武官戴维则掏出平板电脑,悄悄对着机甲拍照,镜头重点对准灵能步枪的枪口——那里藏着玄玉璧碎片,是机甲的核心技术之一。

“戴维武官,”林岚突然走过来,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按协议,观摩期间禁止拍摄核心部件。灵能步枪的共振模块涉及人类灵能防御的核心机密,还请收起设备。”戴维脸色微变,却只能悻悻地关掉平板,心里却记下了纹路的大致形状——美国总部早就交代,要尽可能获取“应龙-2号”的技术细节。

下线仪式结束后,实战测试随即开始。马宏穿着特制的操控服,走进机甲的驾驶舱——驾驶舱内部嵌着灵能感应片,能通过驾驶员的灵能波动实现“意念操控”,比传统的机械操控反应快3倍。“各单位注意,测试第一环节:灵能步枪破盾。”马宏的声音从机甲的扬声器传出,随后启动步枪保险,枪口对准1000米外的模拟靶——那是按仙族轻型护盾参数制作的灵能屏障,淡紫色的光罩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嗡——”灵能步枪启动,淡绿色的灵能顺着枪管的纹路蔓延,在枪口汇聚成一颗拳头大的能量弹。马宏扣下扳机,能量弹如离弦之箭般射出,瞬间穿透淡紫色的护盾,击中后面的钢靶,发出“轰隆”一声巨响,钢靶上出现一个直径半米的深坑。“破盾成功!灵能损耗7%,符合设计标准!”靶场一侧的监测员兴奋地喊道,屏幕上的数据显示,能量弹的动能完全达到预期。

“第二环节:护盾防御测试。”马宏操控机甲转身,将右臂的护盾发生器对准测试区。很快,几挺12.7mm重机枪同时开火,子弹如雨点般射向机甲的护盾。“叮叮当当”的声响密集响起,子弹撞在淡蓝色的光罩上,瞬间被弹开,连一丝裂痕都没留下。“护盾承受120发子弹冲击,灵能损耗12%,防御强度稳定!”监测员再次汇报,台下的欢呼声比之前更响亮。

陈阳站在监测台旁,手里拿着灵能检测仪,眉头却微微皱起——他发现机甲移动时,灵能传输有轻微的卡顿,尤其是在转向时,护盾的灵能浓度会短暂下降0.5%。“李工,机甲的灵能管线在转向时存在微小的压力差,”陈阳立刻对身边的李哲说,“虽然现在影响不大,但长时间作战可能会导致管线磨损,得调整管线的排布角度。”

李哲立刻调出机甲的三维模型,手指在屏幕上快速调整:“你说得对,之前只考虑了静态传输,没算到动态压力。现在把管线的弯曲度增加5度,应该能解决卡顿问题。”他一边调整,一边对马宏喊道,“马队,接下来测试移动作战,注意感受灵能传输的流畅度!”

马宏操控机甲开始移动,时而快速冲刺,时而横向规避,灵能步枪还时不时对着移动靶射击。这次,陈阳通过检测仪看到,灵能传输的卡顿消失了,子弹的命中率反而比之前提高了3%——调整后的管线让灵能更顺畅,武器的精准度也随之提升。“完美!移动状态下,灵能步枪命中率92%,护盾无异常损耗!”监测员的声音带着激动。

就在测试即将结束时,靶场西侧的灵能预警突然响了起来!红色的警示灯在监测台上闪烁,雷达屏幕显示,一个不明目标正从西北方向快速靠近,速度约150公里\/小时,距离靶场还有5公里。“是无人机!”马宏立刻操控机甲转向,灵能护盾瞬间展开,护住靶场的核心区域,“陈阳,能不能感应到无人机的灵能波动?”

陈阳闭上眼睛,淡绿色的灵能顺着地面蔓延,很快就锁定了目标——那是一架黑色的微型无人机,机身携带一个小盒子,里面有微弱的吞噬菌波动,和76章秦陵基地遇到的变异寄生虫卵同源。“是watcher的无人机,携带微型吞噬菌弹,目标应该是机甲!”陈阳睁开眼,立刻调动灵能,对着无人机的方向释放出一道灵能冲击波。

“砰——”无人机在空中突然爆炸,吞噬菌弹还没落地就被灵能引爆,黑色的液体洒在空地上,瞬间被阳光蒸发。马宏立刻带领特遣队员赶往爆炸地点,在残骸中发现了一块加密芯片——和77章南极盗矿团伙的芯片型号一致,显然是watcher的手笔。

“看来watcher一直在盯着我们的机甲测试,”张杰走过来,看着芯片的残骸,脸色凝重,“他们怕我们量产机甲,想趁测试时破坏,幸好陈阳反应快。马宏,加强靶场周边的安保,尤其是灵能运输路线,不能给他们可乘之机。”

林岚这时也拿着新的测试数据走过来,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根据刚才的实战数据,我优化了机甲的能源系统,把灵能消耗降低了15%,续航时间能从8小时延长到9.5小时。另外,灵能步枪的冷却系统也做了调整,连续射击30发都不会过热。”

“太好了!”李哲兴奋地说,“现在机甲的性能完全达标,下个月就能开始批量生产。第一台机甲先送到秦陵基地,那里离watcher的活动区域近,刚好能用来防范影卫的袭击。”

张杰点头同意,目光再次落在“应龙-2号”上——淡银色的机甲在阳光下泛着光,灵能纹路缓缓流动,像有生命般。他知道,这台机甲不仅是一台武器,更是人类对抗仙族的希望象征。2020年7月的江城靶场,首台“应龙-2号”的成功测试,意味着人类终于有了能与仙族正面抗衡的力量,而这场关乎文明存续的战争,也将从防御转向反击。

傍晚时分,首台“应龙-2号”被装上运输车,准备送往秦陵基地。看着运输车渐渐远去的背影,陈阳突然说:“等生产线全面量产,我们就能组建全球机甲集群,到时候不管是watcher的干扰,还是仙族的月球基地,我们都能应对。”

张杰拍了拍他的肩膀,眼里满是坚定:“会的,很快就会的。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快量产,守住每一个灵能节点,为2023年的月球决战,做好万全准备。”

靶场的灯光渐渐亮起,照亮了空旷的测试区,也照亮了人类在灵能时代里,向着未来迈出的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