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 > 第122章 朱元璋的终极测试——布衣天子的商业尽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2章 朱元璋的终极测试——布衣天子的商业尽调

旗舰店后院深处,“观澜阁”雅间独占高处,推窗便能俯瞰小半个北平城鳞次栉比的屋瓦和远处隐约的城墙轮廓。此刻,门窗紧闭,厚重的帘幔低垂,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室内光线幽微,唯有一尊紫铜狻猊香炉口鼻中逸出袅袅青烟,沉水香清冽悠长的气息在空气中缓缓流淌,营造出一种近乎凝滞的静谧。

主位上,朱元璋一身再寻常不过的藏青色粗棉布直裰,洗得有些发白,袖口甚至带着点磨损的毛边,与他执掌天下的身份形成刺目的反差。他手中捧着一个素雅的青花盖碗,碗盖边缘磕碰出几处细小的旧痕,正慢条斯理地用碗盖轻轻拨弄着浮起的几片翠绿茶芽,动作随意得如同田间地头歇晌的老农。马皇后(马大脚)坐在他身侧稍后一点的位置,正饶有兴致地捏着一块刚出炉、还带着温热和清甜桂花香气的驿站特制小饼,小口品尝着,眉眼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足。

李拾垂手侍立在下首,姿态恭谨,后背的肌肉却微微绷紧。角落里,韩千乘如同一道融入阴影的墨线,抱着他那柄从不离身的绣春刀,气息收敛到近乎虚无。方才户部御史查账掀起的惊涛骇浪,仿佛被这厚重的门板和沉水香彻底隔绝,留不下半点涟漪。然而,这过分的平静,反而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账目,咱看过了。”朱元璋终于放下盖碗,碗底与紫檀桌面接触,发出一声极轻微的“咔哒”。他的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丝毫喜怒,仿佛在谈论天气,“林如海那老古板,在算盘珠子堆里刨了三天三夜,没刨出什么大毛病来。”他抬起眼皮,那双阅尽沧桑、仿佛能洞穿人心鬼蜮的眼睛,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没有任何情绪地投向李拾,“你这驿站,生财有道,运转得法,不错。”

“陛下谬赞。”李拾心头一凛,立刻躬身,声音沉稳中带着十二分的谨慎,“此皆赖陛下洪福庇佑,燕王殿下鼎力支持,前线将士浴血,后方百姓用命,驿站上下不过恪尽职守,微末之功,不敢居功。”

“行了。”朱元璋摆摆手,轻易拂开这些滴水不漏的官样套话,如同拂去桌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他那双古井般的眼睛骤然锐利起来,如同两道实质的探照光柱,牢牢锁定李拾:“咱今天,不问虚的,就问个实在话。”

他身体微微前倾,那身粗布直裰带来的寻常感瞬间被一种无形的、足以压垮山岳的帝王威势取代,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重量,砸在雅间凝滞的空气里:

“倘若…咱是说倘若,”他刻意加重了这两个字,“有一天,朝廷的国库空了!砸锅卖铁也掏不出一个铜子儿来填这九边军粮转运的窟窿了!”

他的目光如同淬火的钢针,直刺李拾灵魂深处:

“你这驿站网络,离了朝廷的饷银,离了朝廷给你的那些便宜行事的便利,还能不能自个儿活?!”

“还能不能…继续给咱的兵,把救命的粮,一粒不落地送到嘴边?!”

轰隆——!

这问题哪里是惊雷?分明是九霄神罚!瞬间劈开了雅间内虚伪的平静!

马皇后捏着半块桂花饼的手停在了唇边,那双温婉的眼睛瞬间变得无比专注,带着审视与凝重。角落阴影里,韩千乘按在绣春刀柄上的拇指指节骤然绷紧,发出轻微的骨节摩擦声,冰封的目光如同出鞘的利刃,瞬间刺向李拾的背影!

这看似简单的一问,直指整个“大明便民驿站”存在的根基与核心价值!剥开那些花团锦簇的营收数字和物流效率,朱元璋要问的是:你这耗费巨资、遍及九边的庞大网络,其生命力是否真正独立?它的运转,是依靠自身强大的造血能力,还是仅仅像个寄生藤蔓,紧紧缠绕在朝廷这棵大树上吸血?当大树自身难保时,这藤蔓,是会一同枯萎,还是能独自撑起一片天空?!

李拾只觉得一股冰寒之气瞬间从尾椎骨窜上天灵盖,后背的冷汗“唰”地一下浸透了内衫!巨大的压力如同无形的手扼住了他的喉咙,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

他强迫自己深深地、无声地吸了一口气。冰冷的空气灌入肺腑,强行压下翻腾的气血和瞬间的眩晕。大脑在这一刻超频运转,无数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碰撞、筛选、组合!

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后。

李拾猛地抬起头!眼中最初的惊悸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破釜沉舟般的清澈与锐利!他的目光,不再回避,而是如同出鞘的利剑,直直迎向朱元璋那深不可测的审视!

声音清晰、沉稳,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笃定,在寂静的雅间里掷地有声:

“回陛下,能活!”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每一个字都像钉子般砸进空气:

“非但能活!此驿站网络,更能反哺朝廷,为军饷开源,为陛下分忧解难!”

“哦?”朱元璋的眉梢极其轻微地向上挑动了一下,如同古井微澜。他那张布满风霜刻痕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可以被称之为“感兴趣”的神色,“说来听听。” 简简单单四个字,却如同打开了泄洪的闸门。

李拾精神大振!思路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奔涌而出,再无阻滞:

“陛下明鉴!驿站网络,历经烽火锤炼,筋骨已成!其根本价值,早已超越单纯的粮道运输,在于两大无可替代之根基!”

他竖起一根手指,眼中闪烁着洞悉本质的光芒:“其一,是遍布九边、深入市井、高效运转的物流节点与通道!此乃血肉筋骨!”

紧接着竖起第二根:“其二,是依托驿站实体、深入人心的‘熊猫银票’信用体系!此乃流通血脉!二者合一,方为活物!”

“若朝廷一时困窘,”李拾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开拓者的激昂,“驿站当立即开放‘民用快递’!”

“民用…快递?”朱元璋缓缓重复着这个闻所未闻的新词,眼中精光闪烁。

“正是!”李拾斩钉截铁,“商贾行旅,货物南来北往;游子思亲,书信千里传情;士子应试,书籍行囊转运……此乃天下苍生之刚需!驿站可利用现有节点、成熟路线、富余运力(共享驴车、漕船、乃至未来更多),面向天下百姓、商号行会,承接各类货物、信函、包裹的寄送服务!按路程远近、货物轻重、时效缓急,收取合理运费!此乃开源之第一利!”

他语速加快,思路越发清晰流畅:“其二,驿站银票信用已立,深入北境人心!当此之时,可顺势扩大其流通范围与功能!允许商贾百姓在驿站存银、异地汇兑!驿站收取微量手续费,安全、便捷、可靠!此乃钱庄之能,却依托遍布的实体驿站网络,根基更稳,触角更深!此为开源之第二利!”

“其三!”李拾眼中自信的光芒几乎要溢出来,“驿站自有商品,如‘顶饿神器’压缩饼干、‘边军救星’自热锅、洁净去污的肥皂、提神解馋的辣条……本就深受欢迎,利润可观!一旦彻底开放民用,销路必将十倍、百倍增长!此为开源之第三利!”

他双手虚按,如同在描绘一幅宏伟蓝图:“开源所得之利,一部分用于维持驿站自身高效运转、升级设备、延展网络;另一部分,则可源源不断、反哺贴补军用转运之耗!以商贾民用之利,滋养驿站运转之身;再以驿站强健之躯,哺育九边军用粮道!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李拾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未来的力量,在沉水香的氤氲中回荡:

“陛下!驿站非但不会成为朝廷负担,反能化身一只会下金蛋的神禽!一只既能运送军粮、更能为朝廷生财解忧的‘神禽’!以商养驿,以驿哺军!此乃长治久安之策!”

一番话,条理清晰如庖丁解牛,格局宏阔似鲲鹏展翅!硬生生将一条纯粹的军用后勤生命线,点石成金,升格为一个具有自我造血、自我成长、甚至能反哺国家财政的庞大商业帝国雏形!

雅间内,落针可闻。

马皇后早已放下了那块桂花饼,看着李拾,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惊叹与激赏,仿佛在看一块被尘土掩埋许久、终于绽放出绝世光芒的璞玉。角落里的韩千乘,按在刀柄上的手不知何时已悄然松开,那万年冰封的眼底深处,一丝极其细微的认同感,如同冰层下悄然涌动的暖流,一闪而逝。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直到李拾的最后一个字音落下,在寂静中消散,他才缓缓地、极其缓慢地,重新端起了手边那盏青花盖碗。他揭开碗盖,轻轻吹了吹并不存在的浮沫,然后,送到嘴边,极其斯文地呷了一小口。

放下茶碗的瞬间。

他那张如同被岁月和权谋深刻雕琢过的、布满沟壑的脸上,嘴角极其轻微地、极其难以察觉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那弧度细微得如同水墨画上最淡的一笔,转瞬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光影的错觉。

但李拾看见了!韩千乘看见了!马皇后更是看得真切!

那不是赞许的微笑,也不是开怀的大笑。那是一种…洞悉了某种巨大可能性、某种远超预期的惊喜后,属于开国之君的、深藏不露的、带着一丝玩味和更多认可的——帝王之笑!

“嗯。”朱元璋从鼻腔里发出一声短促的轻哼,目光从李拾身上移开,投向了窗外。窗外,北平城的万家灯火在暮色中次第点亮,如同散落人间的星河。他的声音平淡依旧,却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这想法…有点意思。”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凝视着那片属于他朱家天下的、正在复苏的灯火。

“看来这驿站,倒真是块…好材料。”

“行了,咱知道了。”

一句“有点意思”,一句“知道了”。

没有铺天盖地的褒奖,没有掷地有声的承诺。

然而,李拾心中那块悬了不知多久、几乎要将他压垮的巨石,却在这平淡的话语中轰然碎裂,坠入万丈深渊!后背那冰冷的汗意瞬间被一股汹涌的热流取代,那是劫后余生的狂喜,更是得到某种终极认可的激动!

他知道!

赌赢了!

朱元璋这关,这布衣天子亲手设下的、关乎驿站存亡乃至未来格局的终极测试,他李拾,惊险万分却又踏踏实实地——

迈过去了!

那抹转瞬即逝的帝王之笑,便是这大明天下,对他和他的驿站,最重、最无声的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