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年节刚过,空气中还弥漫着爆竹的硝烟味和节日的余韵。

这日,两位林氏宗族中辈分较高的族老,借着商议族中春季祭祖事宜的名头,来到了谢林府。

花厅里,茶香袅袅。两位族老先是客套地恭维了谢霄一番,称赞他位高权重,为国为民,是林氏一族的荣耀。

话锋一转,其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捋着胡须,语气变得有些语重心长。

“谢尚书年轻有为,与我家族中晏哥儿琴瑟和鸣,实在是佳偶天成,老夫等亦深感欣慰。”

老者慢悠悠地说着,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安静坐在谢霄身旁的林晏,“只是……这自古承祧继嗣,乃是人伦大事,关乎宗族血脉延续。谢尚书与晏哥儿皆是男子,这子嗣一事……不知二位,可有何打算?”

另一位族老也附和道:

“是啊,谢尚书位高,若无子嗣承袭,终究是憾事。我族中倒有几个伶俐懂事的孩子,若是过继到二位名下,既能承欢膝下,日后也好继承家业,光耀门楣……”

他们说得含蓄,但意思很明显——你们不会有自己的孩子,该考虑从族里过继一个了。

林晏原本还在低头玩着自己的衣带,听到这话,手指顿住了,下意识地抬眼看向谢霄,嘴唇微微抿起。

谢霄面色不变,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并未立刻饮用。

他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看向两位族老,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威严和冷意:

“二位族老有心了。”

他开口,语气疏离而客气,“本官与内子,情投意合,彼此相守,心意相通,此生足矣。子嗣,并非必需之物,更非维系我二人之情份的纽带。”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位族老瞬间有些僵硬的脸色,继续道:

“至于宗族承祧之事,林氏一族自有族长与规矩,如何延续血脉,如何选定承嗣之人,按族规办理即可。本官与内子之事,不劳外人费心置喙。”

他最后“外人”二字,咬得略重,清晰地划清了界限。

那股久居上位、不容冒犯的气势瞬间弥漫开来,让两位原本还想再劝几句的族老心头一凛,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脸上青白交错,讪讪地不敢再多言。

又勉强坐了片刻,两位族老便借口族中还有事,匆匆告辞了。

送走族老,厅内只剩下他们两人。林晏立刻蹭到谢霄身边,扯了扯他的袖子,小声问:

“呜呜,你生气了?”

谢霄身上的冷意瞬间消散,他握住林晏的手,轻轻捏了捏:

“没有。”

他看向林晏,眼神恢复了一贯的温柔,“只是不喜欢有人来指点我们该如何生活。”

林晏靠在他身上,仰起脸,脸上露出一个全不在意的、甚至带着点轻松的笑容:

“我才不在乎有没有小孩呢。”

他伸出手臂抱住谢霄的腰,把脸埋在他胸前,声音闷闷的,却异常坚定,“有你在,我就有家了,就足够了。只要我们两个在一起,怎么样都好。”

他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开始畅想:

“等以后我们老了,不当官了,就找一个特别漂亮、有山有水的地方,盖个小房子住下。我们养一院子的小猫小狗,再养几只画眉鸟,你想看书就看书写字,我想玩就逗猫遛狗,多好啊!”

他描绘的画面简单而美好,充满了对二人世界的满足和向往,没有一丝一毫因为缺乏子嗣而产生的遗憾或焦虑。

谢霄看着他纯粹的笑容,听着他稚气却真挚的憧憬,心中最后一点因外人话语而引起的不快也烟消云散。

他低头,吻了吻林晏的额头:

“好,都听乖乖的。”

过了几日,谢霄需要去视察京郊一处新设立的官办学堂。

这是推广新式教育的一个试点,除了传统的经义,还加入了简单的算学和格物常识。林晏觉得好奇,便跟着一起去了。

学堂设在离官道不远的一个庄子里,几间明亮的瓦房,窗户都换上了玻璃,采光极好。

他们到时,正是孩子们课间休息的时候。

几十个年纪不一的孩童在院子里奔跑嬉戏,看到衣着华贵、气质不凡的谢霄和林晏,都有些怯生生地停下了动作。

学堂的先生连忙上前迎接。

林晏看着那些脸蛋红扑扑、眼睛清澈的孩子,觉得很有趣。

他本身性子就活泼,没什么架子,见孩子们好奇地看着他,便主动蹲下身,笑着跟他们打招呼。

孩子们起初还有些害怕,但见这个漂亮的大哥哥笑容亲切,说话温和,渐渐就围了上来。

有胆大的孩子指着林晏腰间佩戴的一块玲珑玉佩问是什么,还有的问他的衣服为什么这么好看。

林晏耐心地一一回答,语气轻快,偶尔还做个鬼脸,逗得孩子们咯咯直笑。

不知是哪个孩子先喊了一声“小林先生”,其他孩子便都跟着喊了起来。

“小林先生,天为什么是蓝的?”

“小林先生,鸟儿为什么会飞?”

“小林先生,你也会骑那个两个轮子的车吗?”

孩子们的问题天真又杂乱,林晏有的能答上来(比如自行车),有的自己也一知半解(比如天为什么蓝),但他并不敷衍,努力用最简单有趣的语言解释着,或者干脆承认自己也不知道,可以和先生一起学。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院子里,照在林晏和孩子们的身上。

他蹲在那里,被一群孩子围着,脸上带着毫无阴霾的、灿烂的笑容,耐心解答着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那神情姿态,自己倒像个没长大的孩子王。

谢霄站在稍远的地方,与学堂先生交谈着,目光却始终落在林晏身上。

看着他在阳光下那明媚生动的笑脸,听着他与孩子们毫无障碍的交流,心中一片柔软。

他的乖乖,自己还是个需要人呵护的少年心性,却意外地很招孩子们喜欢。

回府后没多久,贵妃林薇召林晏入宫说话。

闲谈间,贵妃提起了宫中设有的慈幼局,那里收容了一些因战乱、灾荒失去亲人的孤儿。

“晏儿,”贵妃语气温和,带着一丝试探,“你与谢霄……如今府中也安定下来了。有没有想过,从慈幼局挑一两个年纪小、懂事知礼的孩子,养在身边?一来是积德行善,给那些孩子一个家;二来……府里也能热闹些,日后也有人承欢膝下,奉养你们。”

林晏正在吃点心的手停了下来,他眨了眨眼,看向姐姐,没有立刻回答。

晚上谢霄回府,林晏便把贵妃的话告诉了他。

谢霄听完,沉吟片刻,将林晏揽到身边坐下,握着他的手,缓声道:

“姐姐是好意。领养之事……也并非不可。”

林晏抬头看他。

谢霄继续道:“只是,此事关乎一个孩子的一生,也关乎我们往后的生活,需得慎重。待府中诸事更稳妥些,你我心境也准备好了,或许可以考虑。”

他顿了顿,看着林晏的眼睛,语气认真,“若要领养,必得寻一个合你我眼缘,性情也与我们相投的。不急在一时。”

林晏听着,觉得谢霄考虑得很周全。他本身对有没有孩子并不执着,但如果是和呜呜一起,选择一个彼此都喜欢的,好像也不错。

他点了点头,靠在谢霄肩上:“嗯,听呜呜的。”

子嗣的话题,如同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过些许涟漪,但很快便在两人紧密相连、彼此认定的心意中,平静了下去。

他们的世界,因为拥有彼此,已然完满。未来是否会有新的成员加入,那是缘分,而非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