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此,萧何并未反驳呼邪丐北的看法。有时候,武将之言直截了当,反而将复杂之事说得通透无比,几乎一语道破本质。

听来竟让人觉得句句在理,再无异议。

“你也莫要太当真,不过是我一时感慨罢了。这些念头,我也未曾深究。”

“平日里,陛下有所差遣,我自当竭尽臣节。可天下之事纷繁如麻,岂是个人所能料理?能料理好分内之事,已是幸事。”

虽说是几句粗浅之语,未加修饰,但呼邪丐北所言之中,亦透露出几分独到见解,令萧何心头微动,悄然生出些许新的思量。

不管怎样,对方所说的这些话,在他自己看来,确实都是事实。而他们在面对当前这些问题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也各不相同。

或许,便不如如今呼邪丐北这般看得通透。那人虽思虑简单,却也切中要害,方向是对的。

至于自己,萧何也渐渐意识到,他总是习惯在能力所及范围内尽力而为,可若一味如此,实际上便已跨过了那道君臣之间的界限。

这恐怕是天下间最无奈之事了——能做的事、想到的问题,再加上人与人之间理解上的偏差,以及种种难以割舍的情感牵挂,都会成为前行路上重重阻碍。

萧何终于懂得,“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从来不是虚言,它背后承载着深远的意义。

只是很多时候,时机尚未成熟,旁人还无法体会罢了。

“或许是我想得太深了。我们先赶路吧,看看前方会不会有什么转机,带给我们新的感悟。”

就这样一路前行,暂且不去多想,也好。至少比起独自忧思时那种焦灼之感,此刻交谈反倒显得轻松许多。萧何也将内心的不安稍稍压下,不愿再在这类问题上过多纠缠……

毕竟,继续这样思索下去,终究也不会有结果。

当刘邦收到消息,得知萧何与呼邪丐北即将抵达边境,他早已做好准备,缓缓朝着接迎的方向移动。虽说国都不在边陲之地,但刘邦心中仍坚持亲自前往迎接萧何。

毕竟,对方孤身远行已久。虽有呼邪丐北随行护卫,可萧何本是文臣出身,体质文弱,刘邦心中难免挂念。

更何况,对西汉而言,萧何的地位举足轻重,对自己的辅佐更是功不可没。刘邦深知此人对江山社稷意味着什么。

正因如此,他内心也希望这一次亲迎之举,能为萧何送去些许慰藉与温暖。

而当刘邦表明此意后……

朝中大臣竟无一人反对,这正是萧何长久以来用心经营所赢得的尊重。

即便众人各自怀有私心,却也都明白他的分量;或敬其才能,或服其德行,在纷繁复杂的政见之中,

唯独这一点,成了所有人默然接受的共识——唯有发自内心的认可,才能达成如此一致的沉默。

人皆聪慧,懂得趋利避害,自然知晓谁才是真正有益于己者。在局势错综复杂之时,他们更愿选择那个能让国家安稳之人。

有国方有家,这一点他们心里十分清楚。因此,萧何的存在,已是铁定无疑,必须得以保全。

此外,刘邦心中也明白,当初派呼邪丐北随行保护萧何,不过是看中其武艺高强。

即便与其他国家的将领交锋,他也足够勇猛,纵使实力稍逊,亦可能出奇制胜。

况且呼邪丐北为人顺从,若萧何有所指示,他也愿意听从。反观其他武将,性格刚硬固执,行事常难劝阻,尤其在外统兵时往往自行其是,令君主难以掌控。

然而,刘邦也非常清楚,呼邪丐北到底是一介将军,哪里干过伺候人的差事?

因此,萧何在外期间,必定吃了不少苦头。身为君主,理应前去抚慰自己的重臣。

毕竟,风餐露宿在外,心中积压的委屈与辛酸,又有几人能知?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萧何与呼邪丐北之间的默契配合,也是一种历练。

刘邦也无法预料,未来是否还会出现需要完全信赖某几位大臣的局面。眼下看来,真正让他安心的,或许也就只有这两人了。

他认为他们提前建立联系也是好事。反正自己估摸着时日无多,有些事,身为君主其实能够感知——当体力渐衰、力不从心之时,身体发出的信号,不会说谎。

只是,这件事的内情,自己终究无法向外人言明,更无人能真正理解其中苦楚,唯有暂时隐瞒。但对于萧何,刘邦总是愿意倾吐心中所想。这或许便是信任的体现。

正因怀揣着这样一份情感,他才格外期盼萧何归来,为自己分忧解难。

哪怕只是听对方说几句话,或给予些许建议与宽慰,对如今的刘邦而言,也意义非凡。

因此,他对萧何那份亲近与倚重,并非偶然。倘若朝中所有大臣都能如萧何一般令自己安心托付,那汉室的扩张之路,想必也不会如此艰难重重。

想到此处,刘邦心头略感舒缓。终究是该回来了,等待的日子确实漫长。这段时间里,虽未传来关于汉朝局势的重大利好,

但自己的兵马安然无恙,已是最大的安慰。

此刻的刘邦,心中已顾不得太多纷杂。前朝后宫势力交错盘踞,他虽心知肚明,却因时局所限,难以立即着手清理,仿佛被无形之手束缚住了行动。

萧何与呼邪丐北返程的速度极快。

刚抵达城门,守卫便立刻认出了来者身份。

“放下吊桥,恭迎萧何大人回京!”

一旁的将领低声吩咐身边士兵:“速去禀报陛下。”

众人皆知陛下对萧何的器重,此前更是亲自驻跸于此,静候其归,岂敢有丝毫懈怠?

“看来我呼邪丐北今日也沾了相国的福气,平日可没见过这些人办事这般利落。”

呼邪丐北笑着对萧何打趣,语气中并无半分嫉妒之意。

这一路同行,他对萧何了解愈深。许多事不必明言,彼此心意已然相通——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志不渝,绝无退缩之意。

“你又拿我说笑。”萧何淡然一笑,“这分明是陛下早有旨意,否则怎会有如此阵仗?”

他对这些排场并不在意,只是内心稍觉不安。此次出使关外,并未立下显赫功绩,陛下心中应有数,却仍以如此隆重之礼相待,令他颇感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