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 > 第184章 是一个局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华佗并未因众人的劝说和昭阳的悲声而立刻答应。

他神色沉静,缓步上前,伸手扶起长揖不起、几乎要跪下的昭阳;

花白的眉毛微微蹙起,形成一道深刻的沟壑,目光如古井深潭,却又锐利如炬;

仿佛要穿透皮相,直视对方灵魂深处,他沉声问道,每个字都清晰而有力:

“昭家主,你方才言道,令郎‘呕泻不止,旬日之间形销骨立’。

老朽行医数十载,遍识诸症,若果真如你所言,症候凶险至此;

呕泻交加,津液枯竭,元气随之大泄,按医理而言,此乃危殆至极之象!

莫说旬日,便是体格强健者,能撑过三五日已是极限。

令郎……当真能支撑到今日?

此中细节,还望昭家主坦言相告,病情之事,关乎诊断用药;

乃至生死一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万万虚言不得,隐瞒不得!”

陆渊此时也迈步上前,与师父并肩而立,他年轻的面庞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洞察。

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与审慎,补充道:

“昭家主,一片舐犊情深,爱子之心,我等感同身受,亦为之动容。

然,正如家师所言,医病如同刑官断案,需得知其根由,明其始末,方能对症下药,力挽狂澜。

若病情缘由不实,症候叙述有偏,则如同盲人试图描绘大象全貌,非但于事无补;

恐反而会误导判断,错过了那稍纵即逝的真正救治良机,届时悔之晚矣。

个中利害,关乎令郎性命,还请昭家主慎思,明示。”

师徒二人这番冷静乃至显得有些严苛的追问,如同在熊熊燃烧的悲情之火上泼下了一盆冷水;

瞬间将氛围从单纯的同情拉回到了充满悬疑的现实层面。

昭阳被师徒二人精准点破关窍,脸色瞬间变了几变;

从先前的悲戚转为青白交错,额角渗出细密汗珠,在晨曦微光中清晰可见。

他见无法再作隐瞒,重重叹了口气,那叹息中饱含着羞愧与一种更深的、近乎绝望的焦急,连忙躬身补充道:

“神医明察秋毫!陆小先生恕罪!

非是阳有意欺瞒二位,实在是……实在是此事太过离奇诡谲;

恐直言相告,二位不肯相信,反以为我失心疯,将我拒之门外啊!”

他慌乱地用袖子擦了擦不断渗出的冷汗,声音压得更低;

几乎成了气音,仿佛生怕被周围竖起耳朵的闲杂人等听去只言片语:

“不敢再隐瞒二位,犬子的病……确如先前所言,凶险异常,本地医者皆已束手,断言无救。

就在四日前,小儿已气息奄奄,浑身冰冷,眼看就要……就要咽下最后一口气了!

我连棺木寿衣都已备下……”

他声音哽咽,带着后怕,“正当我全家悲痛欲绝,准备后事之际;

庄外忽然来了一位鹤发童颜、手持藜杖的游方老道,自称姓于名吉……”

当提到“于吉”二字时,昭阳的声音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与不可思议,眼神都变得有些飘忽:

“那位于……于仙人,他未曾通报,便如知晓一切般径直来到小儿病榻前。

他只低头查看片刻,便连连摇头叹息,说小儿此乃‘前世业障缠身;

引动阴邪入体,非是寻常风寒暑湿,亦非普通药石针灸可医’。”

他仿佛再次看到了那神奇的一幕,语气激动起来:

“但他说慈悲为怀,不忍见少年夭折,便从怀中取出一枚龙眼大小、异香扑鼻、色泽朱红的丹丸;

用无根水化开,撬开小儿的牙关,缓缓喂服下去。

说也神奇!服下那丹药后,不过半个时辰,小儿虽未苏醒,但那骇人的呕泻竟真的完全止住了!

原本微弱混乱的气息也渐渐变得平稳绵长,脸上甚至恢复了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色!当真是仙家手段!”

但他随即脸色又垮了下来,带着更深的忧虑:

“于仙人临走前严正告诫于我,言道此丹名为‘七日续命丸’,仅能凭借药力;

强行吊住小儿一口先天元气,暂保他七日之内肉身不腐,生机不绝。

但七日一过,若无真正的续命之法,药力消散,便是大罗金仙也难救!

而他说,这普天之下,能化解此劫,寻得那一线生机的,唯有医术通神、仁心济世的华佗神医,与其这位智计超群、福缘深厚的陆小先生!

他嘱我在此耐心等待,言道二位必会在这几日途经此地……

故而,方才阳情急之下所言‘油尽灯枯’,乃是服药前之实情;

如今小儿能勉强撑到今日,全赖于仙人所赐的仙丹奇效啊!”

“于吉!”

听到这个早已在预料之中,却又始终蒙着一层迷雾的名字;

华佗与陆渊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再无半分怀疑——

之前那股在民间为他们师徒极力扬名、甚至对他们南下路线与时间了若指掌的神秘力量;

其源头,果然就是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于吉老道!他如此处心积虑,究竟意欲何为?

而昭家公子这突如其来、群医束手、偏偏又能被于吉丹药暂时镇住的“怪病”,是真的巧合;

还是……根本就是于吉精心设下的一个局,一个将他们师徒二人卷入其中的巧妙借口?

甚至,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这病本身,就可能与那枚所谓的“仙丹”有关?

是毒药,也是解药的关键?

一旁的徐庶与崔林,显然也瞬间想到了这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

两人目光一碰,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警惕与一丝洞察阴谋的玩味。

他们没有作声,却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陆渊,想看看这位总是能出人意表、屡破困局的少年;

面对这明显是“仙人”落下的第一步棋,这将了他们一军的局面,将会如何应对、如何在这看似被动的棋局中,落下自己的第一子。

陆渊感受到徐庶和崔林投来的、混合着担忧与期待的目光,心念如电光石火般急转。

于吉此举,无论其最终目的是成全自己师徒对昭家施恩以收揽人心的阳谋,还是布下“请君入瓮”的险恶阴谋,眼下这昭家坞堡,都非去不可了。

不去,便是见死不救,刚刚在荆北积累起来的仁德名声必然受损,民心易失难收;

去了,则正中于吉下怀,主动踏入了他的棋局,前途未卜,吉凶难料。

这已不仅仅是一次行医救人,更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是与那位神秘“仙人”的隔空对弈。

片刻沉吟,实则心念电转,诸多考量已在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流转分明。

陆渊再抬头时,脸上已不见丝毫犹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心安的从容与决断。

他先是转向面露忧色的师娘苏云卿和两位关切的老夫人,语气刻意放得轻松而温煦,仿佛只是要去处理一件寻常小事:

“师娘,两位位老夫人,不必挂心。

昭家主家中确有急症,人命关天,我与师父需得即刻前往一看。

这白亭集市难得一来,热闹非凡,不可因我等而辜负。

便由李七哥陪着你们,慢慢逛,细细看,好好领略这丹水畔的风土人情。

若有合眼缘的衣料、稀罕的吃食或是精巧的玩意儿,尽管买下,不必计较花费。”

他目光转向一旁的朱富,微微点头,“待老朱将所需物资采买齐全,你们便一同回转丹溪里,安心等我们回来便是。”

这番安排,既安抚了女眷,也保全了游览的兴致,更隐晦地传递出他们必定返回丹溪里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