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螺丝人生梦 > 第178章 老车间漫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雾尚未散尽,强子的车已经停在了老车间门外。今天是他践行诺言的日子——带领新入职的管理培训生来这里上第一课。

十二个年轻人穿着笔挺的西装,与斑驳的红砖厂房格格不入。他们好奇地张望着,有人小声议论:这就是我们起家的地方?

强子没有立即带他们进去,而是先绕着厂房走了一圈。在墙角,他停下脚步,指着一处模糊的字迹:看这里。

年轻人围拢过来,勉强辨认出质量是生命几个褪色的红字。

这是建厂第一天,我用红漆写下的。强子的手轻抚过墙面,那时候厂房是租的,设备是二手的,但我们对质量的追求是一手的。

车间里,老张头早已准备好。他特意换上了洗得发白的工作服,胸前还别着当年的厂牌。

欢迎回家。老张头的声音有些哽咽。

强子带着学员们走在熟悉的生产线上,每一步都能唤起一段记忆。

在铣床前,他停下:我在这里站了整整三个月,每天重复同一个动作。有人觉得枯燥,但我学会了专注。

在质检台旁,他拿起一个老旧的光学比较仪:就用这个简单的工具,我们发现了第一批出口产品0.01毫米的误差,避免了巨额索赔。

走到车间尽头,强子掀开防尘布,那台二手冲压机静静伫立。

来,每个人都来摸摸它。强子示意。

年轻人们犹豫着上前,手指小心翼翼地触碰冰冷的机身。

感受到什么?强子问。

很凉......

有油污......

好像......有点震动?

强子笑了:那是历史的震动。

他启动机器,熟悉的轰鸣声中,开始讲述那个讲了无数遍的故事。但这一次,他加了些新内容:

当年我们用它生产第一个零件时,从没想过有一天会上市。我们想的只是——怎么把下一个零件做得更好。

中午,强子让老张头搬来一箱盒饭,和学员们坐在车间地上吃饭。

强总,您真的在这里吃过三年盒饭?一个女孩问。

不止三年。强子扒了一口饭,直到新厂房建成。知道为什么盒饭特别香吗?

大家摇头。

因为那是用汗水换来的。

饭后,强子给学员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找出车间里最珍贵的物件。

年轻人们四散开去,仔细搜寻。有人看中了第一台数控设备,有人觉得是满墙的奖状,还有人认为是创始团队的照片。

最后,一个沉默的男孩举起手里的东西——把锈迹斑斑的游标卡尺。

为什么选这个?强子眼睛一亮。

它身上有岁月的痕迹,男孩说,而且,它还在发挥作用。

强子接过卡尺,眼中闪过赞许:你说得对。上个月,我们还用它解决了一个精密测量的难题。最珍贵的不是最先进的,而是最有生命的。

夕阳西下,强子带着学员们来到车间外的小广场。这里立着一块石碑,刻着所有在建厂第一年入职的员工名字。

看看这些名字。强子说,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还在强胜的不同岗位上。有的成了技术骨干,有的当了车间主任,还有的——他顿了顿,像老张头这样,守护着我们的根。

老张头不好意思地搓着手:我就看好这个家。

临别时,强子给每个学员发了一枚特制的徽章——上面是那台二手冲压机的简笔画。

希望你们记住今天。无论将来走到什么位置,都不要忘记:一切从这里开始。

回程的车上,学员们异常安静。强子从后视镜里看到,那个选卡尺的男孩一直握着徽章,望着窗外倒退的老厂区。

当晚,强子收到了一封邮件,是那个男孩写的:

强总,今天我才真正理解什么是制造业。它不是报表上的数字,不是生产线上的效率,而是一种精神——就像那把卡尺,历经岁月,依然精准。

强子回复得很简单:这就是我想让你们带走的。

放下手机,强子走到书桌前。桌上放着白天的合影,年轻的面孔与老车间形成奇妙的呼应。

他知道,这些年轻人中,将来会有人成为强胜的栋梁。而今天在老车间的漫步,或许已经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种子。

就像很多年前,老赵带他认识第一台设备时,在他心里种下的那样。

有些东西,需要传承。而老车间,就是最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