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莲花楼之天下局 > 第123章 夜谒瑾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机括洞内,空气凝重得仿佛要滴出水来。石水带来的消息,如同最后一块巨石,压垮了本就紧绷的局势。三日后子时,内卫司与金鸳盟里应外合,强攻天机山庄!时间,只剩下不到两天两夜!

“莲花,怎么办?跟他们拼了!”方多病双目赤红,握紧了刀柄,血气上涌。

“不可!”李莲花断然否决,眼神锐利如刀,“敌众我寡,硬拼无异以卵击石。山庄内有内应,外有强敌,固守只有死路一条。”

他看向石水,沉声道:“石姑娘,慈航静斋在何处?瑾仙姑姑……可信否?”

“慈航静斋位于城东三十里外的落霞山,是皇家敕建的女冠清修之地,戒备森严。瑾仙姑姑……”石水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敬意,“她是已故太后的心腹,为人刚正,不涉党争,在宫中威望甚高。先帝驾崩后,她便自请出家,隐居静斋。若说如今还有谁能不惧冯坤,且可能接触到深居简出的赵太妃,查明令牌真相,非她莫属。但……她是否愿意见你,是否愿意插手此事,我并无把握。”

这是一步险棋,将希望寄托于一位素未谋面、立场不明的宫中旧人身上。但眼下,这是唯一可能撕破困局的机会!

李莲花略一沉吟,眼中已有了决断:“必须一试!多病,你立刻将此事禀报方尚书,让他加强戒备,暗中清查内奸,但切勿打草惊蛇。石姑娘,劳烦你绘制静斋地图与岗哨分布。今夜子时,我独往慈航静斋,拜会瑾仙!”

“我跟你一起去!”方多病急道。

“不行!”李莲花语气不容置疑,“山庄需要你坐镇,保护阿箬和婉娩。我一人行动,目标小,进退自如。”他又看向石水,“石姑娘,你身份敏感,不宜同往,还请在庄外策应,留意冯坤动向。”

石水深深看了李莲花一眼,点头道:“好!我会在静斋外接应。李门主,一切小心!”她迅速取出纸笔,勾勒出静斋地图,标注明暗岗哨,又详细描述了瑾仙姑姑的容貌特征与可能居所。

计议已定,三人分头行动。

方多病匆匆去找父亲商议。石水悄然离去。李莲花则回到静室,打坐调息,将状态调整至巅峰。他换上一身深灰色夜行衣,将“吻颈”软剑缠于腰间,百川院的“监察令”和那枚南胤令牌贴身藏好。

子时将至,月隐星稀,正是夜行良机。

李莲花避开庄内巡逻,凭借超卓轻功,如一片落叶般悄无声息地翻出山庄后墙,融入沉沉夜色。按照石水所给地图,他施展“流云步”,身形化作一道淡影,在崎岖山路上疾驰,直奔城东落霞山。

三十里路程,对于如今的李莲花而言,不过半个时辰。落霞山轮廓渐显,山势平缓,林木葱郁,山腰处隐约可见一片灯火阑珊的殿宇轮廓,正是慈航静斋。

李莲花在山脚密林中停下,运足目力望去。但见静斋围墙高耸,隐约可见巡逻女官的身影,戒备果然森严。他并未急于潜入,而是绕到静斋后山,寻了一处僻静悬崖,悬崖下方云雾缭绕,正是石水地图标注的一处防守相对薄弱的区域——因崖壁陡峭,常人难及。

李莲花深吸一口气,体内星辉内力流转,足尖在崖壁上轻轻一点,身形如灵猿般腾空而起,竟不借外力,仅凭精妙绝伦的轻功和深厚内力,在近乎垂直的崖壁上借力飞纵,几个起落,便已悄无声息地翻过高墙,落入静斋后院。

院内古木参天,清幽寂静,只有远处隐约传来诵经声。李莲花收敛气息,按照记忆中的地图,避开几处明哨,如同鬼魅般向地图上标注的瑾仙姑姑清修之所——“听竹小苑”潜去。

小苑位于静斋深处,竹林掩映,更为幽静。苑外有两名中年女冠值守,气息沉稳,目含精光,竟是高手。

李莲花屏息凝神,观察片刻,选中一株靠近院墙的高大古松,身形一纵,如羽毛般落在树冠枝叶茂密处,借以窥探院内情形。

小苑内只有三间精舍,中间一间亮着昏黄的灯火。窗纸上,映出一道正在伏案书写的清瘦身影。

就在李莲花思索如何不惊动守卫与之相见时,屋内忽然传来一个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女子声音:“窗外风大,贵客既已至,何不入内一叙?”

李莲花心中一震!他自信敛息之术已臻化境,竟被对方轻易察觉!这位瑾仙姑姑,果然深不可测!

既已被点破,再隐藏已是无益。李莲花深吸一口气,身形飘然落下,正落在精舍门前。两名值守女官闻声而动,剑已半出鞘,目光凌厉地锁定李莲花。

“退下。”屋内声音再次响起,平淡无波。

两名女官闻言,立刻收剑入鞘,躬身退开,但目光依旧警惕。

李莲花整理了一下衣袍,推开虚掩的房门,迈步而入。

屋内陈设简朴,一桌一椅一榻,书架上摆满经卷。一位身着灰色道袍、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的老妪正端坐案前,手提毛笔,在一卷黄帛上书写。她并未抬头,仿佛全神贯注,但一股无形的压力已笼罩整个房间。

李莲花拱手,不卑不亢道:“晚辈李莲花,冒昧打扰仙姑清修,还望恕罪。”

瑾仙姑姑笔下未停,声音平淡:“百川院的监察令,可带在身上?”

李莲花心中再凛,对方不仅察觉他的到来,连他身怀何物都一清二楚?他取出监察令,双手奉上:“令牌在此。”

瑾仙姑姑这才放下笔,缓缓抬头。她的目光并不锐利,却深邃如古井,仿佛能洞悉人心。她扫了一眼令牌,并未去接,淡淡道:“石水那丫头,到底还是走了这一步。她让你来找老身,所为何事?”

李莲花心知在此等人物面前,任何虚言都是徒劳,便直言道:“为求一线生机,也为解一桩可能关乎社稷安危的谜团。”他取出那枚南胤令牌,置于案上,“晚辈想请仙姑援手,查明此物来历,以及……它为何会指向深宫中的赵太妃。”

当南胤令牌出现的刹那,瑾仙姑姑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她目光落在令牌的九蛇莲图案上,久久未语,房间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良久,她才缓缓伸出手,拿起令牌,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与复杂难明的神色。

“九蛇令……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再见到此物。”她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沧桑,“你可知,持有此物,便是滔天大祸?”

“晚辈知晓。”李莲花坦然道,“但祸已临头,避无可避。唯有查明真相,或可觅得一线生机。仙姑久居宫闱,德高望重,想必不愿见奸佞当道,忠良蒙冤,天下动荡。”

瑾仙姑姑抬眼,深深地看着李莲花:“你便是那个搅动风云的李相夷?果然非常人。冯坤调动兵马围困天机山庄,便是为你?”

“是。”

“你找赵太妃,意欲何为?”

“送还此令,并请教一二。”李莲花道,“护卫临终所言‘交给’,此令必有渊源。或许……太妃能解其意。”

瑾仙姑姑沉默片刻,忽然道:“你体内气息磅礴却隐有滞涩,星辉之力与青莲本源尚未完全交融,可是近期有奇遇,却遭反噬?”

李莲花心中骇然,对方一眼竟看穿他体内虚实!他点头承认:“仙姑法眼如炬。”

“机缘巧合,福祸相依。”瑾仙姑姑放下令牌,重新提笔,在黄帛上写下几行字,吹干墨迹,折叠好,递给李莲花,“持此手书,明日辰时,至西山皇陵‘思贤门’,自有人接引你见赵太妃。能否成事,看你造化。”

李莲花接过手书,入手微沉,墨迹犹新,是一份通关文书。他心中惊喜,没想到瑾仙姑姑如此干脆!连忙躬身一礼:“多谢仙姑成全!”

“不必谢我。”瑾仙姑姑语气依旧平淡,“老身此举,非为你,亦非为石水,而是为了却一桩旧日因果,看一看这天意究竟如何。”她挥了挥手,“去吧。西山皇陵非比寻常,守卫森严,高手如云,能否见到太妃,看你本事。记住,你只有一次机会,莫要辜负了石丫头的一片苦心,也……莫要牵连了静斋清净。”

“晚辈明白!定当谨慎!”李莲花郑重收起手书,再施一礼,转身退出精舍。

两名女官依旧守在门外,见他出来,让开道路。

李莲花不再停留,依原路悄然离开慈航静斋,心中却波澜起伏。瑾仙姑姑的态度耐人寻味,她似乎知晓许多内情,却不愿深谈,只给了一个机会。西山皇陵,那是皇家禁地,此去定然凶险万分。但无论如何,总算有了一线希望!

他必须赶在天亮前返回山庄,安排下一步行动。

就在李莲花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后,精舍内,瑾仙姑姑走到窗边,望着西山方向,幽幽一叹,低不可闻地自语:“师姐,一甲子过去了,这‘九蛇令’终究还是现世了。你当年的选择……是对是错?这天意,又要将我等引向何方……”

夜色更深,山雨欲来风满楼。李莲花拿到了通往宫廷秘辛的钥匙,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明日西山皇陵之行,是破局的关键,还是另一个更深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