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 > 第95章 事业上升,感情稳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5章 事业上升,感情稳定

闪光灯熄灭后,他抬手扶了下眼镜框,动作不大,但镜头都拍到了。有媒体后来剪了慢放,说这个小动作显得特别沉稳。

车等在侧门出口,窗户贴了深色膜。助理先探头看了看,确认没记者堵着,才拉开后座门。他坐进去时,何晴正低头看手机,听见动静抬头,把手里温着的茶递了过来。

“刚泡的,不烫。”

他接过杯子,盖子拧得紧,得用力才能打开。她看着他费劲的样子笑了:“你发布会讲那么久,嗓子不干?”

“干啊,但台上那瓶水是摆设,喝一口就得补妆。”

她笑出声,顺手把他的领带松了半寸,“现在不用装了。”

车子启动,绕开主路。街边霓虹一晃而过,映在车窗上像流动的光带。外面还在传今天发布会的事,热搜换了好几轮,从“陈宇默谈信任”到“他说演员也会脚疼”,再到“何晴录了一整场”。

“你真把我全记下来了?”他问。

“嗯,挑了几段存进备忘录。万一哪天你忘了自己说过什么,我好提醒你。”

“比如?”

“比如你说‘别人花几百块买鞋不是听漂亮话’,还有‘负担本来就应该重’。”她转头看他,“这些话挺笨的,但听着踏实。”

他吹了口热气,茶面荡开一圈涟漪,“聪明人太多,都说些滴水不漏的话。我说不出来那种,只能讲实话。”

“所以大家信你。”她靠向座椅,“前几天我去超市,收银员小姑娘认出我,问我是不是常和你一起吃饭。我说是,她就说,‘你们看着不像作秀’。”

“她说对了。”他喝了口茶,“我们本来就在一起。”

车子拐进一条安静的小路,两边树影浓密,路灯间隔很远。小区门口没有保安亭,只有一道自动杆缓缓抬起。这是他们住的地方,选这儿就图个清静——不靠商圈,也不挨片场,连快递柜都藏在绿化带后面。

电梯里只有他们俩。他按了八楼,金属壁映出两人的倒影,肩膀挨着肩膀。

“累吗?”她问。

“还好。就是站太久,腿有点僵。”

“回去泡个脚。”

“你又要忙明天的戏,别管我。”

“我不忙。”她轻声说,“今天杀青了。”

“杀青了怎么不说一声?”

“想给你个惊喜。而且……”她顿了顿,“看你今天这么多事,不想添乱。”

他看了她一眼,没说话,只是伸手把她耳边一缕碎发拨到耳后。指尖碰到她脸颊,微凉。

家门打开,玄关灯自动亮起。屋里收拾得很干净,沙发上有件她常穿的米白色针织开衫,搭在扶手上。厨房传来一股淡淡的葱油香。

“你做饭了?”

“煮了点面。知道你回来得晚,怕你饿。”

他放下包,脱掉外套挂在衣架上。皮鞋换成了拖鞋,脚底踩着木地板,暖烘烘的。

厨房不大,两人并排站着也不挤。她系着围裙切葱花,他洗了手过来帮忙剥蒜。动作默契,谁也没提刚才发布会的事。

电视开着,声音调得很低。正好播到发布会回放,主持人说:“陈宇默这次的表现,让商业代言有了温度。”

他走过去,随手把电视关了。

“烦了?”她问。

“不是。就是觉得,他们总把简单的事说得太复杂。”

她盛好两碗面端出来,一碗推给他,“可外界就得用复杂的词解释简单的真心,不然显得不够深刻。”

他夹起一筷子面条吹了吹,“那你觉不觉得,我们现在这样经常一起露面,会被说成‘炒感情’?”

“会啊。”她咬了口面,抬头看他,“网上有人说我们捆绑营销,还有人说我借你热度拉资源。”

“你怎么想?”

“我想——”她笑了笑,“我们又不是为评论活着。你上台说话的时候,也没想着‘这能帮我涨粉’吧?”

“当然没。”

“那我不也是?我出现在你身边,是因为我在乎你,不是算计曝光量。”

他点点头,低头吃面。汤底是鸡汤熬的,咸淡刚好。

吃完饭他主动去洗碗,她在旁边擦桌子。水声哗哗响,窗外风轻轻摇着树梢。

“其实今天签完合同出来,我脑子里突然闪了个画面。”他说。

“什么?”

“是我三年前试镜被刷下来的那次。导演说我‘气质不合适’,连角色名都没让我看。”

“我记得。那天晚上你请我吃了碗牛肉面,在路边摊。”

“你还记得?”

“当然。你当时说,‘下次再来’。”

他停下手里的活儿,看着窗外,“现在倒是站得高了些,可有时候半夜醒来,总觉得这一切太顺,像做梦。”

她走到他身后,双手环住他的腰,“可走路的样子没变。还是那个会为一句台词琢磨半天的人,还是那个试鞋要跑四十公里才肯签字的人。”

他转身抱住她,下巴搁在她肩上,“要是哪天我不行了,你会不会嫌我落魄?”

“你忘了?”她轻声说,“我喜欢的从来不是你的名气。是你明明可以轻松糊弄,却偏要认真到底。”

夜风从阳台吹进来,带着初夏特有的暖意。桌上两副碗筷还没收,茶杯里剩下半口凉茶。

他拉着她走到阳台,城市灯火铺到天边。远处一栋写字楼还在亮着,像是有人加班到深夜。

“你说,以后还能更好吗?”他问。

“已经很好了。”她靠在他怀里,“事业稳了,人在身边,每天回家能吃上一口热饭。比很多同行强多了。”

“我不是说物质。”他望着远处,“是怕自己配不上现在的位置。以前拼的是努力,现在拼的是影响。一句话能带动销量,一个选择能决定品牌方向。这种力量,我握得住吗?”

她握住他的手,“你知道为什么大家愿意听你说吗?因为你从没把自己当神坛上的人物。你承认会累、会怕、会犹豫。可每次跌了,都是自己爬起来。”

他没再说话,只是把她搂得更紧了些。

楼下花园里有只猫窜过灌木丛,惊起一片叶子。楼上谁家孩子在练琴,断断续续弹着一首老歌。

“你还记得咱俩第一次合作那部剧吗?”她忽然问。

“《归途》。你演护士,我演退伍兵。”

“杀青宴上你说,希望以后还能一起拍戏。那时候没人看好你,制片方差点换人。”

“你替我说了话。”

“因为我看得出来,你是真的想把角色演好,不是来走过场的。”

他笑了,“现在想想,那些坎儿都过去了。代言风波也好,质疑声也罢,最后拼的还是谁更能扛住时间。”

“所以别怕顺。”她仰头看他,“只要心没飘,走得再快也不算虚。”

他低头亲了下她的额头,“有你在,我就知道什么叫踏实。”

她靠着他的胸口,听着他心跳,“明天休息吗?”

“上午有个采访,下午空着。”

“那晚上一起看电影?找部老片子,窝沙发上就行。”

“行。你想看什么?”

“随便。只要你别中途接工作电话。”

“我保证。”他笑着点头,“今晚不聊事业,只陪你。”

她满意地笑了,抬头望天。云层薄了些,露出几颗星星。

“你看,”她指着其中一颗,“它一直都在那儿,不亮也不灭,就这么守着。”

他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没说话。

屋内灯光柔和,厨房水龙头滴答响了一声。地板上两只拖鞋并排放着,一只歪了点,像是匆忙脱下的样子。

他握紧她的手,感觉体温一点点传过来。

远处一辆夜班公交驶过,车灯划破黑暗又迅速消失。

他忽然觉得,所谓的赢家,不是站在聚光灯下被人欢呼的那一刻,而是此刻——

喧嚣退去,灯火未熄,身边的人依然真实存在,呼吸可闻。

他低头看了眼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条新闻推送:“陈宇默三年合约正式生效,品牌信任度创历史新高。”

他没点开,直接锁了屏。

转身走进客厅,顺手打开了沙发边的阅读灯。

灯光洒在地毯上,形成一小圈暖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