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斗战万界 > 第447章 危机暗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及至大业十年,大隋境内政通人和,实现大治。

对内,改革官员架构,完善三省六部,丈量土地,清查人口,重用世家集团、令其相互争斗,开凿大运河,迁都洛阳,上至世家集团,下至寒门百姓,尽数为其所用。

对外,东平海寇,兵出辽东,灭高句丽,又收复西域,北退突厥,南威诸国,实现前所未有的霸业。

隋帝杨广自诩功劳盖过始皇,武功超越武帝,文治不逊其父杨坚,大运河治水之功直追大禹。

于是志得意满,坚信大隋必定千秋万世,下令效仿始皇帝巡游天下。

计划路线是先西归大兴都城,再转道向北,巡视长城沿线军事重镇,一路东巡至幽州北平府,转道涿郡,乘船经运河至扬州,最后逆长江而上,至襄阳转陆路回洛阳。

有大臣提出此举耗时不短,且劳民伤财。被杨广以危言耸听为由,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这还是杨广自信功业有成,自居明君圣主而不愿妄兴杀戮。

上有大令,自有大臣负责督造大船,作为水上宫殿,运载随行人员下运河之用。

二月,安排好洛阳朝廷中枢处置政务,若遇重大事项快马飞报皇帝。隋帝杨广带领后宫佳丽五百,宫女太监各三千,护卫队三万,出发巡游。

三月,大队人马抵达大兴城。五月,方才北上太原,巡视雁门关。随行人员中已有聪慧之辈借旅途遥远,称病留在大兴城。

志得意满的隋帝杨广也未曾在意。他只觉一路上的好山好水、美酒美食、佳人风情,享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大兴城,“桃李子,主天下”的谶语已经开始发酵。隋帝自然不会不知,北上太原就是为了敲打李姓世家中实力最强的李渊。

当年隋文帝杨坚以此谶语,灭掉成国公李浑一家,陇西李氏转为低调。李渊惊惧辞官回乡,却暗中接收了陇西李氏的力量,日渐壮大。

这些年李渊始终担任太原留守,不是隋帝不想撤掉他,实在是抽不出力量应对突厥,也没有合适的重量级人物压制太原李氏。

将裴仁基放在雁门关守将的位置上,就是存着监视李渊的心思。

可隋帝杨广还是失算了。

巡游路线毫不遮掩,且行进缓慢,被突厥抓住机会布置。大军竟瞒过斥候耳目,趁隋帝领军进入雁门关后,悄然出现围困雁门关,将隋帝杨广困于此地,欲报前次西域大战之仇。

围城三日,大军无力破城。众高手伪装士兵,杀入城内,武尊毕玄和弈剑大师傅采林联手围攻,宇文成都无力他顾。裴仁基被魔帅赵德言重伤,幸得幼子裴元庆出手,方才击退赵德言。

危难时刻,李家二公子李世民与幼弟李元霸星夜兼程、单骑救主,杀退突厥高手,突厥大军攻城不利,又刺杀失败,无奈退去。

李家兄弟以救驾之功,声名远扬。

经此一劫,隋帝杨广突然放弃了东巡幽州的想法,径直在雁门关住下,明面上以整顿军队、报复突厥为由,实则亲自调查此番突厥大军避开隋军斥候围困雁门关一事,同时勒令李渊限期三月修建行宫。

此举本是一桩美谈,天子守国门,为边军休养生息争取时间。传扬天下的过程中,却被有心人以为隋帝杨广受此挫折,心志大损,耽于享乐。

七月,晋阳行宫建造完成。

平地而起一座行宫,自然颇耗人力物力。可骁果军亲自探查,太原周边各州竟未起民乱,依旧安定。

心生忌惮之余,隋帝杨广摆下宴席,在晋阳宫演武。

裴仁基幼子裴元庆年方十六,两柄八棱梅花亮银锤大显神威,与宇文成都鏖战一百回合,大振军心。隋帝杨广君心大悦,钦赐神驹万里烟云照。

李元霸见猎心喜,上场挑战。一对一千斤重的擂鼓瓮金锤锤翻全场,同样在宇文成都手下坚持上百回合,被李世民紧急叫停。

在这个世界,李元霸的大锤更重,但身体的问题反而更加严重,肉身天赋太强,反而压制了在炼气武学一道的进益。

少年时受到的惊吓,依旧会让他在打雷天气狂躁不安。

此世的李元霸,面对巅峰状态的宇文成都,竟是无法取胜。

当然,能与宇文成都过招,已是震惊天下的成就。

而裴元庆正好相反,肉身天赋或许逊于宇文成都,但在炼气一道上的天赋有过之而无不及。假以时日,又是大隋的一尊镇国神将。

发掘出裴元庆和李元霸两块宝玉,杨广已经没心思和李渊扯皮。就算现在拿下李渊,反而会引起太原李氏叛乱。

倒不如拖一段时间,只要大隋依旧强盛,待宇文成都和裴元庆武艺臻至巅峰,谅他太原李氏也不敢造次。

隋帝杨广迅速下令,调裴仁基父子入洛阳为官,倾力培养裴元庆。

至于雁门关,既然已经失控,隋帝杨广一发狠,将二十万边军抽调各方,任命李世民为雁门关守将,自主招兵。

此举,摆明了要李氏出力,独自应对突厥。

入秋后,五十艘大船建造完成。

巡游队伍在邺城上船,一路南下,护送大军增至五万。

主舰全长四十五丈,宽十八丈,高十五丈,气势雄浑,形似巨龙卧伏水域,隋帝大喜,赐名——“龙舟”。

沿途,某官员突发奇想,自发要求百姓上供,彰显大隋盛世。此举深得朕心,隋帝杨广重赏,连升两级。

上有所好,下必有行。

各级官员争相竞争,攀比之风盛行,肆意压榨治下所剩不多的民力,死伤者不计其数。

龙舟行进时,两岸数十里尽皆划为军事警戒区,宇文成都亲领一万骁果军和一万禁军随船护卫,岸上还有三万大军随行。

所过之处,农田毁折,土地荒芜,地方官员趁机兼并土地,民不聊生,天下大乱。

杨广依旧沉浸在大隋盛世的辉煌之下,没有发觉大隋已经脱离控制。

或许他也不是毫无察觉,此番南下,正是要肃清江南,整合力量,携大军北上扫清一切牛鬼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