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巨匠 > 第84章 铁龙锁边关与户部的死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4章 铁龙锁边关与户部的死穴

天启四年,九月初九。山西,大同镇。

秋风萧瑟,塞外的草木已然枯黄。 作为九边重镇之一,大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大明防御蒙古的铁壁。但今日,这座古老的边城,迎来了一个它从未见过的“客人”。

“呜——!!!”

一声凄厉而悠长的汽笛声,穿透了厚重的城墙,惊起一片寒鸦。 大同总兵满桂(此时已调任大同),站在城楼上,目瞪口呆地看着城外那条刚刚铺设完毕的铁轨。

只见一头喷吐着黑烟的钢铁巨兽,拖着二十节沉重的车厢,像是一条黑色的巨龙,沿着蜿蜒的山谷,轰隆隆地爬了过来。 车厢里装的不是煤,而是粮食、棉衣、新式火枪,以及整整五车皮的白银(军饷)。

“这就……到了?” 满桂揉了揉眼睛,不敢置信。 以前从京城运粮到大同,靠车拉马驮,走那条险峻的“京西古道”,少说也要走半个月。路上的损耗、漂没(贪污),能让十石粮食变成五石。 可现在,这铁车早上从京城出发,晚上就到了?

车停,气泄。 白色的蒸汽笼罩了站台。 李苏身穿黑色海军呢大衣,踩着厚重的军靴,从首节车厢走了下来。在他身后,跟着同样全副武装的李自成和一队神机新军。

“满帅,别来无恙。” 李苏摘下护目镜,对着城楼上的满桂拱了拱手。

“李大人!”满桂连滚带爬地跑下城楼,看着那一车车卸下来的物资,激动得胡子都在抖,“这……这些都是给俺们的?”

“都是。” 李苏拍了拍身边的一个大木箱,上面印着**“格物院制”**的钢印: “这里面是两千支燧发枪,还有五万发定装弹。那边车上是五千套广宁羊毛大衣。最后那几车,是补发给大同边军去年的欠饷。”

满桂看着那些真金白银和新式武器,眼圈红了。 他是粗人,不懂什么工业革命。他只知道,大明的边军苦啊!吃不饱,穿不暖,拿着烧火棍去跟蒙古骑兵拼命。朝廷拖欠军饷是常态,兵部那些文官老爷们还要层层盘剥。

“李大人,您这是……活菩萨啊!”满桂就要下跪。

“别跪。” 李苏扶住他,声音低沉: “满帅,这东西不是白给的。” 他指着身后那条延伸向远方的铁轨: “从今天起,大同的煤、铁,还有皮毛,要优先供应京师机器局。这条铁路的安全,你得给我护好了。” “还有……” 李苏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以后大同镇所有的军需补给,不再走兵部和户部的账。直接由**‘铁路物流局’**调拨。除了我签字的条子,谁来要煤、要铁,一律不给。”

满桂愣了一下,随即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没问题!谁给奶吃谁是娘!以后这大同镇,只听李大人的!”

……

三日后。京师,户部衙门。

“啪!” 户部尚书毕自严(虽然是盟友,但此时也感到了恐惧)看着手里的账册,手都在抖。

“尚书大人,出事了。” 侍郎脸色惨白地汇报道: “大同、宣府两镇的总兵发来公文,说是今后的军需粮草,皆由李苏的铁路直接运送,不再经过户部转运司。他们还说……还说咱们户部以前运的粮食掺了沙子,以后不收了!”

毕自严瘫坐在椅子上。 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大明朝廷控制边军,靠的就是**“钱粮”**二字。户部卡着脖子,武将才不敢造反。 现在李苏修了铁路,直接把这根“输血管”接到了他自己的工业体系上。 效率是高了,损耗是没了。 但户部和兵部的权力,也被架空了!

“这……这是要变天啊。” 毕自严喃喃自语。 李苏不仅仅是在修路,他是在重塑大明的**“中央集权”。只不过,这个“中央”,不再是文官集团控制的六部,而是李苏控制的工业复合体**。

“大人,咱们要不要弹劾他?”侍郎试探着问,“就说他私结边将,意图不轨?”

“弹劾?” 毕自严苦笑一声,指了指窗外: “你看看现在的京城。煤价跌了七成,百姓都在念李苏的好。你再看看皇宫,内帑里堆满了铁路分红的银子,皇上正高兴着呢。” “这时候去弹劾李苏?你是嫌脖子上的脑袋太沉了吗?”

毕自严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远处那冒着黑烟的火车站方向。 他知道,文官集团统治大明的时代,正在随着那火车的轰鸣声,一点点崩塌。

“传令下去。” 毕自严叹了口气: “以后凡是涉及铁路沿线的钱粮调拨……都先去问问李大人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