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巨匠 > 第83章 宣府的过路费与左轮的道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3章 宣府的过路费与左轮的道理

天启四年,五月二十二。宣府镇(今张家口宣化)。

作为“九边重镇”之首,宣府素有“京师锁钥”之称。城墙高大,驻军众多。 但此刻,宣府城外的官道上,却被设下了一道沉重的关卡。 几百辆满载着京西无烟煤、修路炸药和水泥的大车,被堵在关卡外,排成了几里长的长龙。

关卡前。

一名身穿山文甲的参将,正坐在一张太师椅上,手里拿着把紫砂壶,优哉游哉地喝着茶。 他身后站着几百名宣府边军,一个个歪戴着头盔,虽然看着兵强马壮,但眼神里透着一股兵痞的赖气。

“官爷,行行好吧。” 负责押车的格物院管事满头大汗地哀求,手里举着文书: “这是李尚书修铁路急用的煤和炸药,是皇家的工程!耽误了工期,咱们都吃罪不起啊。这是工部的勘合(通行证),您看……”

“啪!” 参将一巴掌打掉了管事手里的文书。

“少拿尚书来压我!” 参将冷笑一声,用脚尖点了点脚下的地界: “看清楚了!这儿是宣府!是杨总兵的地盘!” “别说是工部,就是兵部的调令到了这儿,也得看杨大帅的心情!”

他伸出三根手指,在管事面前搓了搓: “规矩懂不懂?过路费,三万两。少一个子儿,这煤就当是孝敬弟兄们的取暖费了。”

“三万两?!”管事急了,“你们这是明抢!这是给皇上修路的物资!”

“抢你怎么了?” 参将拔出半截腰刀,狞笑道: “老子手里的刀答应,你敢不答应?”

话音未落。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 参将手里的紫砂壶瞬间炸得粉碎,滚烫的茶水溅了他一脸。

“啊!” 他惨叫一声,捂着脸跳了起来:“谁?!谁敢在宣府地界开枪?!”

“我敢。”

尘土飞扬中,一支队伍缓缓逼近。 不是普通的车队,而是一支杀气腾腾的武装游行队伍。

最前面的是两千名身穿灰色工装、却背着击发枪、腰间挂着手榴弹的汉子。他们虽然没穿盔甲,但那种昂首挺胸、目不斜视的精气神,和对面那些懒散的边军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是李自成带领的**“铁路突击队”**(武装工人)。

而在队伍正中,李苏骑在马上,手里握着那把还在冒烟的六管短铳。 孙得胜带着一百名全副武装的夜不收护卫在侧,每个人的手都按在刀柄上。

“李……李苏?!” 参将认出了那身标志性的海军大衣,脸色一变。人的名,树的影,这位爷可是杀神。 但随即他又硬气起来。这里可是宣府!杨总兵手握重兵八万,难道还怕一个工部尚书?

“李大人!” 参将厉声喝道,试图用声量掩盖心虚: “您这是什么意思?带兵闯关?宣府是边防重地,没有兵部勘合,带兵入内可是造反的罪名!”

“造反?” 李苏策马走到关卡前,居高临下地看着那个参将。 他没有废话,直接把那把六管短铳的枪口,顶在了参将的脑门上。

“我的铁路要过,你也敢拦?” 李苏的声音很轻,却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寒意。

“你……你不敢杀我!” 参将色厉内荏,冷汗顺着额头流下: “我是朝廷命官!杨总兵就在城里!你敢动我,八万边军……”

“咔哒。” 李苏面无表情地扳开了击锤,转动了一下枪管。

“杨国柱在城里是吧?” 李苏笑了笑: “正好,我也想找他聊聊。不过在聊之前,我得先教教你,什么是工业的规矩。”

“李自成!” “在!” “把这关卡给我炸了!”

“是!” 李自成大吼一声,一挥手。 几个工兵抱着黑乎乎的炸药包冲了上去。 宣府的边军刚想阻拦,只见两千把刺刀齐刷刷平举,那个光头大汉(李自成)狞笑着喊道: “谁敢动一下,老子捅死他!”

那种整齐划一的金属撞击声,直接把这群欺软怕硬的兵痞震慑住了。他们平时欺负老百姓行,真遇到这种令行禁止的硬茬子,立马怂了。

“轰隆——!!!”

一声巨响。 那道拦路虎般的木制关卡,在烈性黑火药的爆炸声中化为了漫天木屑。 气浪掀翻了周围的边军,那参将更是吓得瘫软在地,裤裆湿了一片。

李苏收起枪,看都不看那个吓瘫的参将,一挥马鞭: “进城!” “去总兵府!找杨国柱要那三万两……精神损失费!”

……

宣府,总兵衙门。

宣府总兵杨国柱正在后堂听戏。 他是个典型的旧式军阀,拥兵自重,把宣府经营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京城的政令到了他这儿,基本就是废纸。 他扣押李苏的煤车,不仅是为了钱,更是受了某些晋商余孽(虽然八大家被杀了,但残余势力还在)的挑唆,想给这个“断人财路”的李尚书一点颜色看看。

“报——!” 亲兵惊慌失措地跑进来:“大帅!不好了!那个李苏……他炸了关卡,带着两千人闯进城了!”

“什么?!” 杨国柱把茶杯一摔,“他疯了?带两千人就敢闯我的宣府?老子手里有八万边军!”

“传令!点兵!把总兵府给我围起来!老子倒要看看,他李苏有几个脑袋!”

杨国柱抓起挂在墙上的宝剑,大步走出大堂。 然而,当他走到仪门时,脚步却顿住了。

因为李苏已经来了。 不但来了,而且已经“接管”了他的院子。

两千名神机新军(铁路突击队)动作极快,利用刺刀和手榴弹,迅速控制了总兵府的各个制高点。 墙头上、屋顶上,到处都是黑洞洞的枪口,指着院子里的杨国柱亲兵。

李苏骑着马,直接冲进了仪门,直到大堂台阶下才勒住缰绳。 他居高临下地看着杨国柱。

“杨总兵,别来无恙啊。” 李苏手里把玩着那把六管短铳,枪口有意无意地晃过杨国柱的胸口。

“李苏!你……你这是兵变!” 杨国柱看着周围那些面色冷峻、甚至带着杀气的工人兵,心里有点发毛,但嘴上还很硬: “擅杀边将,形同谋反!你信不信我一声令下,宣府八万大军能把你剁成肉泥!”

“八万?” 李苏笑了笑,指了指天空: “杨总兵,你往上看。”

杨国柱下意识地抬头。 只见总兵府的上空,不知何时升起了一个巨大的热气球。 吊篮里,一名观测手正举着令旗,而在他旁边,似乎挂着几个黑乎乎的坛子(毒气弹\/燃烧弹)。

“只要那个旗子一挥,或者我的枪一响。” 李苏的声音平静得像是在拉家常: “那个坛子就会掉在你头上。里面装的不是酒,是猛火油。” “至于你那八万大军……”

李苏回头看了一眼身后: “我的两千人,装备的是能连发的燧发枪和手榴弹。你的兵还在营房里穿裤子呢,等他们赶到,你早就熟了。”

杨国柱的冷汗瞬间就下来了。 他是个聪明人,也是个怕死的人。他看得出来,李苏不是在吓唬他。这个疯子连成国公都敢踩,连晋商都敢灭族,杀他一个总兵,真的不用眨眼。

“李……李大人。” 杨国柱的气势瞬间泄了,换上了一副谄媚的笑脸,把宝剑扔在地上: “误会!都是误会!末将是跟您开个玩笑,想试试新军的成色……哈哈哈……”

“玩笑?” 李苏收起枪,跳下马,走到杨国柱面前。 “我也喜欢开玩笑。”

“我的车队被你扣了半天,误了工期。这笔账怎么算?” 李苏伸出三根手指: “听说杨总兵刚才要收三万两过路费?”

“不不不!那是下面人不懂事!”杨国柱连连摆手。

“既然是误会,那就得赔偿。” 李苏冷冷说道: “三万两。那是给我的工人们压惊的。” “还有,从今天起,宣府的煤矿、铁矿,全部由格物院接管。你的兵,负责给我看矿,我给他们发饷。”

“这……”杨国柱肉疼不已,这是割他的肉啊。

“不愿意?” 李苏看了一眼天上的热气球。

“愿意!愿意!” 杨国柱差点跪下,“全听大人的!只要大人不生气,怎么都行!”

李苏拍了拍杨国柱的脸,像是拍一条听话的狗: “杨总兵,记住了。” “时代变了。” “以后这宣府,不是谁兵多谁说了算。是谁枪快,谁说了算。”

……

当晚。宣府。

三万两银子送到了李苏的营房。 李自成带着工人们,吃着杨国柱送来的烤全羊,喝着宣府的烈酒,快活似神仙。 “大人真神了!”李自成满嘴流油,“那个杨总兵平时多威风,在大人面前跟孙子似的!”

李苏站在窗前,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却没有笑。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搞定宣府,打通了向西的通道,接下来,铁路就能修到大同,修到山西。 那里的煤海,将彻底引爆大明的工业革命。

“孙得胜。” “在!” “把这三万两银子,分给弟兄们。” “明天一早,继续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