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巨匠 > 第151章 大阪的黑烟与被折断的算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1章 大阪的黑烟与被折断的算盘

崇祯三年,六月初一。日本,摄津国,大阪。

入夏的大阪湾,本该是海风习习、波光粼粼的时节。这座自丰臣秀吉时代起便被誉为“天下厨房”的商业巨都,曾以其纵横交错的水道、千帆竞发的商船和堆积如山的米仓而闻名于世。这里的豪商巨贾们,手里握着全日本七成的财富,即便是在幕府将军面前,也能挺直了腰杆说话。

但现在,大阪的天空变了颜色。

一股股浓烈刺鼻的黑烟,如同从地狱深处伸出的触手,从城北的新工业区腾空而起,在低空盘旋、交织,最终汇聚成一片厚重的阴霾,遮蔽了夏日的骄阳。那不是炊烟,那是煤炭燃烧后的废气,是工业怪兽呼吸的浊气。

雨水穿过这层黑烟落下,变成了粘稠的墨汁,滴落在淀川的河面上,将这条曾经清澈见底、承载着无数风流韵事的河流,染成了一条散发着化学恶臭的死水。

大明驻大阪提督府(原大阪城天守阁)。

李苏身穿一件轻薄的绸布单衣,站在天守阁最高的露台上。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去视察军队,他手里拿着一只精致的千里镜,正透过层层烟雾,俯瞰着这座正在经历剧痛蜕变的城市。

在他的视野中,原本密集的町屋(木造民居)已经被成片地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用红砖和水泥砌成的巨大厂房。那是大明皇家格物院在此设立的**“大阪兵工厂”和“大阪纺织机械局”**。

“轰隆——轰隆——”

即便隔着几里远,那种巨大的蒸汽锤锻打金属的轰鸣声,依然顺着地面传导上来,震得李苏脚下的地板微微发颤。

“这就是工业化的声音。”

李苏放下千里镜,转过身,看着身后那一群跪在榻榻米上、瑟瑟发抖的大阪豪商。

他们中有鸿池家的家主、住友家的掌柜、三井家的老太爷。这些人,就在半年前,还是能在日本呼风唤雨的人物。他们用高利贷控制着大名,用米价操纵着民生。

但此刻,他们就像是一群待宰的肥羊,蜷缩在李苏的脚下,连头都不敢抬。

因为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一把断裂的算盘,和一把还在滴血的短刀。

“各位当家的。”

李苏坐回主位,声音平淡得像是在拉家常,但每一个字都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我听说,最近市面上有些流言。说我大明的龙洋成色不足?说我们的‘大明宝钞’是废纸?甚至还有人暗中囤积生丝和铜料,拒绝卖给咱们的工厂?”

“冤枉!天大的冤枉啊!”

鸿池善右卫门(鸿池家当代家主)吓得魂飞魄散,额头在木地板上磕得砰砰作响,鲜血直流:

“王爷明鉴!那都是市井刁民的胡说八道!鸿池家对大明忠心耿耿,怎么敢做这种自掘坟墓的事?”

“忠心?”

李苏冷笑一声,从袖子里掏出一本账册,随手扔在鸿池善右卫门的脸上:

“那这本账怎么算?”

“上个月,你们鸿池屋名下的三座铜矿,产铜十万斤,却只向总督府申报了三万斤。剩下的七万斤,去哪了?”

“还有住友家。”李苏的目光转向另一个老者,“你们控制的别子铜山,号称塌方停产,可我的夜不收却看到,深夜里有船队偷偷把铜运往深山藏匿。”

“怎么?你们是觉得大明的刀不够快,还是觉得这大阪城里,我李苏不敢杀人?”

“王爷饶命!王爷饶命啊!”

几名豪商吓得瘫软在地,涕泪横流。他们确实在搞鬼。作为几百年的商业家族,他们本能地抗拒这种被掠夺式的控制,试图通过囤积居奇、做假账来保留一点家底。

但他们忘了,站在他们面前的,不是那个讲究“仁义礼信”的传统征服者,而是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工业殖民者。

“杀人,太低级了。”

李苏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厌恶:

“杀了你们,谁来帮我管理这庞大的商业网络?谁来帮我从那些穷鬼百姓手里把最后一个铜板榨出来?”

他站起身,走到那把断裂的算盘前,一脚将其踩得粉碎:

“以前,你们靠这把算盘,算计大名,算计百姓,赚得盆满钵满。”

“但从今天起,这大阪的规矩变了。”

“以后,你们的算盘,只能用来算一件事——那就是怎么给大明打工。”

李苏挥了挥手,一直站在阴影里的苏婉走了出来。

她今天穿着一身黑色的对襟窄袖长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捧着一叠厚厚的文件。那是她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为这些日本豪商量身定做的**“公私合营契约”**。

“各位老板。”

苏婉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冷得像冰:

“这是新的章程。”

“第一,鸿池、住友、三井等十大商号,即日起并入**‘大明东瀛实业株式会社’**(这是李苏恶趣味起的名字)。大明以技术和‘保护’入股,占七成;你们以资产和渠道入股,占三成。”

“第二,所有铜矿、银矿、生丝产地,收归会社统一管理。产出由大明统购统销,价格由我们定。”

“第三……”

苏婉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面如土色的豪商:

“为了支持大阪的工业建设,各位当家的需要认购一笔**‘工业建设债券’**。总额……一千万两白银。”

“一千万两?!”

住友家的掌柜两眼一翻,直接晕了过去。这是要抄家啊!这就是变相的抄家!

“怎么?嫌多?”

李苏把玩着那把带血的短刀,淡淡说道:

“如果不愿意出钱,那就出力吧。”

“听说各位家里都有不少护院武士和年轻力壮的家丁。刚好,石见银山的矿坑塌了,正缺人去填。如果不买债券,那就把全族的男丁都送去挖矿,女眷送去纺织厂做工,这笔账,也就勾销了。”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是要钱还是要命,甚至是要钱还是要全族人的命。

鸿池善右卫门看着那把刀,又看着苏婉手里那份足以让他们倾家荡产的契约,心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崩塌了。

他明白,那个属于日本豪商呼风唤雨的时代,结束了。

在这个钢铁与火药统治的新时代里,他们要么成为依附于大明这棵大树上的藤蔓,要么成为炉火中的灰烬。

“我……我签。”

鸿池善右卫门颤抖着拿起笔,在契约上按下了手印。那一刻,他仿佛听到了自己家族脊梁骨断裂的声音。

……

一个时辰后。

豪商们如丧考妣地退了下去。大广间里只剩下李苏和苏婉。

“夫君,这一千万两若是收上来,咱们去美洲的船队,物资就彻底齐备了。”

苏婉整理着那些契约,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但也有一丝隐忧:

“只是……这么压榨下去,大阪的经济会不会崩?那些底层的百姓现在已经过得很苦了,米价虽然被咱们压住了,但他们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

“崩?”

李苏走到窗前,看着远处那座冒着黑烟的兵工厂。

此时,正值换班时间。成千上万名身穿灰色号衣的日本工人,正排着长队,像蚂蚁一样涌入工厂。他们面黄肌瘦,眼神麻木,但步伐却异常整齐。

因为在工厂门口,大明军队架着机枪,还在发放着作为工资的饭团。

“婉儿,你看他们。”

李苏指着那些工人:

“他们苦吗?苦。每天工作六个时辰(12小时),没有休息,随时可能被机器绞断手指。”

“但他们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还要争先恐后地进厂?”

“因为外面更苦。”

李苏的声音冷酷而深刻:

“在外面,是饿死。在厂里,是累死。饿死是绝望的,累死至少还能吃口饱饭。”

“我给了他们活路,虽然这条路很窄,很陡,满是荆棘。”

“至于经济会不会崩……”

李苏转过身,眼神中透着一种超越时代的冷血算计:

“只要兵工厂还在转,只要咱们的枪炮还能卖出去,只要源源不断的白银还能从石见运出来,这个虚假的繁荣就能维持下去。”

“我们是在吸血,没错。”

“但被吸血的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会感谢那个给他输液的人。”

“这就是殖民的本质。”

李苏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了一个新的位置——广岛。

“大阪的钱袋子已经抓住了。”

“下一步,该动动刀把子了。”

“听说毛利家(长州藩)最近买了不少荷兰人的火枪,还偷偷在关门海峡修炮台?”

“他们大概是觉得,帮我们打赢了幕府,就能跟我们平起平坐了。”

李苏眼中杀机毕露:

“传令郑芝龙。”

“舰队西进。”

“我要去广岛,找毛利秀元好好‘聊聊’关于**‘裁军’**的事。”

窗外,黑烟滚滚,遮天蔽日。

大明帝国的工业机器,在吞噬了大阪的财富之后,变得更加庞大,更加贪婪。它转动着钢铁的齿轮,向着下一个目标,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