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潜蛟”勘探队带回的深海样本,如同在寒川朝廷内部投入了一颗精神上的定心丸。那来自“希望海渊”的锰结核、疑似含钨结壳以及各种奇特的矿物,虽尚需大量分析验证才能确定其经济开采价值,但其象征意义无比巨大——它证明了浩瀚海洋之下确实蕴藏着陆地上稀缺的宝贵资源,证明了“向更深领域进军”的战略方向具有现实可行性。朝堂之上,此前质疑勘探劳民伤财的声音顿时微弱了许多,林牧之顶住压力坚持的战略定力,初现回报。工造总局和格致学院沉浸在对新样本的狂热研究中,整个帝国似乎都因为这一线新的希望而焕发出活力。

然而,就在寒川上下为内部突破而欢欣鼓舞,目光聚焦于深海与地底之时,一股来自遥远西方的、此前从未被寒川主要战略考量所纳入的潜在力量,正以一种意外的方式,悄然将触角伸向了这片东方崛起的热土。这威胁并非源于已知的邻国,而是来自一个更加庞大、拥有迥异文明和未知实力的帝国。

这一日,负责东南沿海贸易与外交事务的“望海港”市舶司,迎来了一支极其特殊的船队。这支船队由三艘船只组成,其形制与寒川、琉渊乃至任何已知周边势力的船只都截然不同。它们体型修长,船首高昂如天鹅颈,船帆呈独特的三角帆布局,木质船壳上雕刻着繁复而陌生的纹章。船上水手肤色较深,鼻梁高挺,眼眸颜色各异,说着一种完全无法听懂的语言。他们自称是来自遥远西方一个名为“奥伦特帝国”的使团,因久闻东方“寒川帝国”物产丰饶、技艺精湛,特不远万里,穿越重洋,前来通商建交。

市舶司的官员不敢怠慢,一方面以礼相待,安排其入住驿馆,另一方面立即以六百里加急将此事上报朝廷。随急报附上的,还有使团进献的“国礼”清单和一些货物的样品。

消息传至寒川主城,立刻引起了林牧之和核心重臣们的高度关注。奥伦特帝国?这个名字对于寒川来说,完全陌生。但其船只能远涉重洋抵达此地,本身就已说明了其航海技术的不凡。

御书房内,林牧之仔细审视着那些礼物样品:有晶莹剔透、切割精美的玻璃器皿(其纯净度远超寒川目前工艺);有色彩鲜艳、质地坚韧的呢绒布料;有散发着奇异香气、标注着陌生文字的药材;甚至还有几柄锻造精良、装饰华丽的短剑,其钢口和韧性引起了陪同觐见的工造总局会办大臣陈烁的极大兴趣。

“诸卿如何看待此事?”林牧之放下手中的一块彩色玻璃,目光扫过王玄策、陈烁和皇甫嵩。

户部尚书王玄策首先从经济角度分析:“陛下,此奥伦特帝国,其物产确有独到之处。这玻璃、呢绒,若能量产输入,必受贵族富商追捧,可获巨利。然,其远道而来,所图定然非小。需警惕其借此探查我虚实,或扰乱我市场。”

陈烁则更关注技术层面,他拿着那柄奥伦特短剑,用手指轻弹剑身,倾听其声:“陛下,此剑锻造之法,与我寒川迥异,似乎更侧重于韧性与装饰,但其冶炼技术亦不可小觑。尤其是这玻璃,其纯净与成形工艺,在我之上。此帝国……恐有其独到之科技传承。”

情报司主官皇甫嵩的脸色最为凝重,他呈上了一份刚由潜伏在望海港的密探发回的补充报告:“陛下,据观察,奥伦特使团人员虽举止有礼,但其船员皆体格健壮,行动间有行伍痕迹。其船只吃水线很深,显然载有重货,但除展示的礼品外,大部分货物密封极严,不许我方人员靠近。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使团中混有数人,对我港口设施、炮台、乃至往来船只形制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多次以绘画或记忆方式记录。臣以为,通商恐为表,探查方为实。”

林牧之沉吟片刻,道:“皇甫爱卿所虑,不无道理。然,远方来客,纵有他心,我亦需以大国气度待之,不可先露怯意,亦不可毫无防备。王爱卿,由你礼部主导,以相应规格接待奥伦特使团,安排其觐见。陈爱卿,你可借探讨技艺之名,与其随行工匠接触,设法了解其技术底细。皇甫爱卿,加派人手,严密监控其一举一动,但要做得隐秘,不可授人以柄。”

“臣等遵旨!”

数日后,奥伦特帝国使团在主使费迪南德伯爵的率领下,抵达寒川主城。觐见仪式在太极殿举行,场面宏大庄重。费迪南德伯爵年约四旬,举止优雅,言辞得体,通晓一种介于琉渊语和西域方言之间的混合语,通过译官,表达了奥伦特帝国皇帝对寒川的问候和通商友好的愿望。

然而,在表面的友好之下,暗流涌动。朝会之后,陈烁以交流技艺为名,邀请使团中的几位随行工匠参观格致学院和工造司的外围展示区。对方工匠在惊叹于寒川的标准化生产、精密仪器和火药应用(展示的是非核心内容)的同时,也时常提出一些看似无意、实则切中要害的技术性问题,显示出其深厚的专业素养。而在一次非正式宴会上,费迪南德伯爵“随口”问及寒川水师的规模和活动范围,被陪同的官员巧妙地岔开话题。

与此同时,皇甫嵩的监控网也捕捉到了更多不寻常的迹象:使团中有人员试图用携带的某种简易仪器测量寒川主城的经纬度;有人暗中记录寒川军队的装备和布防情况;甚至发现其试图用小型信鸽向海上发送信息(被拦截)。

所有的信息汇总到林牧之面前,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轮廓:这个奥伦特帝国,绝非单纯的友好商旅,而是一个拥有高度文明、强大实力、且对东方抱有强烈好奇心和潜在野心的庞大帝国。他们的到来,意味着寒川所处的战略环境,将不再局限于已知的周边区域,一个更广阔、也更复杂的棋局已经展开。

深夜,林牧之再次召集核心重臣密议。

皇甫嵩首先断言:“陛下,奥伦特帝国,其志不小。观其船坚器利,组织严密,绝非云梦泽、古象国之流可比。其远航至此,必是帝国扩张之势使然。今日之通商探查,恐为明日之兵锋所指。”

王玄策忧心忡忡:“若其真是一个不逊于我的庞大帝国,其市场需求、资源消耗亦将巨大。未来与我寒川在贸易、资源乃至势力范围上的竞争,恐难避免。甚至可能爆发冲突。”

陈烁则目光凝重:“陛下,从其展示的器物看,其科技树与我寒川各有侧重。我在火药、机械标准化方面或略有优势,但其在航海、材料(如玻璃)、甚至可能在其他未知领域,亦有独到之处。这是一个……一个真正的对手。”

林牧之站在巨大的寰宇图前,目光投向了那片以往被简单标注为“西方蛮荒”的广阔大陆和海洋。奥伦特帝国的出现,像一道强光,照亮了寒川视野之外的巨大阴影。

“诸卿,”林牧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看来,我寒川的崛起,已然引起了真正巨兽的注意。此非边患,而是国运之挑战。”

“然,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奥伦特之来,亦让我等看清,天下之大,强敌之多,绝非坐井观天所能想象。这迫使我寒川,必须将目光放得更远,将战略格局提至全球!”

他顿了一顿,决然道:

“其一,外松内紧。对奥伦特使团,继续保持友好姿态,尽可能多地获取其信息,尤其是其航海图、国家概况、科技水平。可适当开放部分边缘贸易,以经济利益稳住对方,争取时间。”

“其二,加速自强。‘跃迁计划’、深海勘探、新军建设,必须再提速!尤其要加快蒸汽铁甲舰的研制!未来之争,在于海洋!”

“其三,未雨绸缪。皇甫嵩,你司需立即着手建立针对西方的情报网络,不惜代价,向奥伦特帝国乃至更西方向派遣精干人员。我们要知道,这头巨兽究竟有多大,利齿有多锋!”

“其四,合纵连横。可适当加强与琉渊、云梦泽等周边势力的关系,虽不能指望其抗衡奥伦特,但至少可稳定后方,避免多线作战。”

林牧之的决策,冷静而富有远见。他没有因为突如其来的威胁而慌乱,而是将其转化为推动寒川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奥伦特帝国使团的到来,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寒川帝国高层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它宣告了一个事实:寒川的科技兴邦之路,不再是一场区域性的独角戏,而是即将登上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全球性舞台。远方的威胁,虽然模糊,却无比真实。它迫使寒川这艘刚刚驶入深水的巨轮,必须调整航向,准备好迎接来自真正大洋深处的风浪。第二卷的故事,就在这种内有大兴、外有巨患的复杂格局中,缓缓落下了帷幕,为即将到来的、更加波澜壮阔的“铁血争霸”,埋下了深远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