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川技授堂”的开办,如同在北境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的波澜远超预期。周边州县对寒川“奇技”的渴望,在钦差海刚峰“变相背书”的刺激下,彻底压过了对其“叛逆”身份的恐惧。一时间,请求“交流学习”的拜帖和满载“学费”的车队,几乎挤破了寒川那扇原本冷清的中门。
这突如其来的“热情”,让寒川高层既喜且忧。
喜的是,大量急需的粮食、药材、硝石、硫磺、铜料,乃至金银,以“学费”的形式滚滚而来,极大地缓解了财政压力,充实了库藏。忧的是,人员往来频繁,鱼龙混杂,核心技术泄露的风险剧增,更恐引来朝廷和敌对势力的警觉与反制。
“此乃饮鸩止渴!”王玄策忧心忡忡,“长此以往,我寒川立身之本,必将扩散,优势尽失!”
“然若拒之门外,则坐失良机,更显心虚,徒增猜忌。”苏婉清反驳,“且库中粮草,虽经此前储备,然坐吃山空,仍需源源不断补充。”
“关键在于…如何控制!”林牧之一锤定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无关痛痒之渔!既要换得粮草,又要保住根本!”
一套更为精细、更具战略眼光的“技术换粮草”方案,在林牧之的主持下迅速出台。
一、 技术分级,严格管控:
禽滑厘奉命将工坊技术分为三等:
绝密级:火炮、开花弹、震天雷、燧发枪(研发中)、核心冶炼淬火工艺、精密弩机制造等军工核心,严禁外泄,工坊区域设为禁区,擅入者格杀勿论。
机密级:优质钢刀锻造、琉璃镜镀银、香皂精油提取、高效水车\/风车设计等民用高端技术,暂不开放,留作未来谈判更高筹码。
可授级:改良曲辕犁、初级水泥、普通肥皂、腌渍干货、砖瓦烧制、基础纺织机械等民生改善类技术,作为“技授堂”主要授课内容。虽也先进,但不足以直接增强敌方军力。
二、 捆绑销售,以物易物:
明确规定,“学费”只收实物,拒收金银。且品类严格限定:新粮、药材、硝石、硫磺、铜铁料、皮革、麻布等战略物资。并根据技术价值,设定极高的“兑换率”。例如:一套水泥制法,需换粮五百石或硝石千斤。
三、 人员审查,隔离教学:
所有学员,需有当地官府或大商号作保,并经寒川情报司暗中审核。入学后,集中居住于特建的“学区”,不得随意走动,严禁靠近军工区域。教学由禽滑厘挑选的可靠匠师担任,只教流程,不授原理,更严禁记录核心参数。
四、 附加条款,埋下暗桩:
所有学成归去者,需与寒川签订“技术使用协议”,承诺所学术仅用于民生,不得资敌,且寒川享有其产出品的优先采购权(价格优惠)。此举意在将来可能形成的“寒川技术圈”中,埋下影响力楔子。
策略既定,“寒川技授堂”正式挂牌运营。
消息传出,周边州县为之疯狂!
平遥县令周文广第一个送来十名工匠,并随行押送粮车百辆、硝石五十车,换取“水泥制法”与“砖瓦改良技术”。他计划用以加固城防、修建官仓,既能政绩,又能牟利。
谷熟县最大布商,献上优质麻布千匹、药材五车,求得“高效纺机图纸”与“染料提纯法”。
黑水县新任县尉(吸取前任教训),低调派来心腹军官,以一批军粮和废旧铁器为代价,学习“军械保养”与“皮甲鞣制”技术,实则想窥探寒川军备虚实,却被严格控制,只学到些皮毛…
甚至一些更远的、与雍州不睦的边州豪强,也悄悄派人携重礼而来,试图绕过雍州,直接与寒川搭上线。
寒川城外,一时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库房以惊人的速度重新充盈起来,各种战略物资堆积如山。苏婉清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禽滑厘则忙得脚不沾地,带领匠师们日夜授课,虽只传授“皮毛”,却依旧让那些外来工匠惊为天人,对寒川的技艺佩服得五体投地。
寒川,仿佛成了北境的“技术输出中心”,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壮大了自身,缓和了与周边的紧张关系。
......
然而,繁华之下,危机四伏。
雍州知府赵元敬,很快得知了寒川“技授堂”的火爆景象,又惊又怒!
“反了!反了!林牧之狼子野心!竟敢私相授受,收买人心,扩张势力!”他在府衙内暴跳如雷。寒川此举,无疑是在挖他雍州的墙角,挑战他的权威!更让他恐惧的是,若各地皆得寒川技艺,谁还来雍州交易?他的财路岂不断绝?
“绝不能让寒川如此肆无忌惮!”赵元敬咬牙切齿,立刻下令:
一、 严查雍州境内前往寒川“求学”之人,以“通匪”罪名抓了几个典型,杀鸡儆猴。
二、 行文周边各县,严词斥责其与“叛逆”往来,威胁上报朝廷。
三、 暗中派遣更多细作,伪装成求学工匠,混入寒川,不惜一切代价窃取核心技术!
与此同时,北狄左谷蠡王和林承宗,也通过各自渠道,得知了寒川“技术换粮草”的盛况。
“狡猾的南人!竟以此法壮大!”左谷蠡王又惊又怒,下令加大封锁力度,并尝试派人伪装,试图混入窃技。
林承宗则冷笑连连,一方面加紧备战,另一方面将寒川“技术扩散、图谋不轨”的情报,添油加醋密奏朝廷。
寒川,再次成为风暴的中心。
很快,寒川技授堂内,暗流涌动。
禽滑厘很快发现,新来的学员中,有些人基础极差,却对军工区域异常感兴趣,屡屡试图打探消息;有些人心不在焉,却对匠师们的只言片语记录得异常仔细;甚至有人夜间试图潜出学区,被巡护队擒获,搜出测绘工具…
“主公,细作猖獗,防不胜防!”禽滑厘忧心汇报。
“意料之中。”林牧之面色不变,“传令:加强学区警戒,实行连坐法。故意泄密者,及其保人,皆列必杀名单!擒获之细作,不必声张,秘密处决,尸首送还其主!附上字条:‘学费已收,学艺不精,憾甚’。”
冷酷的手段,瞬间震慑了各方势力。几具无名尸体被悄然送回雍州和狄营,赵元敬和林承宗气得七窍生烟,却抓不到任何把柄,只得暂时收敛,改用更隐蔽的方式。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一日,一位特殊的“求学者”来到了寒川——竟是江南巨贾沈万三派驻北地的总管!此人携带了沈万三的亲笔信(以密语写就)和一份令人咋舌的礼单:稻米万石、江南丝绸千匹、珍稀药材百箱、以及…海外硫磺五百斤!
所求只有一项:寒川琉璃镜与香皂的“全套”制作技术!
沈家胃口之大,出手之阔绰,远超北境这些州县!
指挥所内,众人为之震动。
“万石稻米!江南丝绸!海外硫磺!”苏婉清声音发颤,“若得此助,我寒川数年无饥馑之忧!”
“然…琉璃镜与香皂乃我重要财源,若技术全授,岂非自断臂膀?”王玄策反对。
“沈家商业网络遍及天下,若得其推广,获利或远超如今。”皇甫嵩(通过密信参与讨论)持不同意见。
关键在于,技术给不给?给多少?
林牧之沉思良久,缓缓道:“沈家非赵元敬,乃真正商业巨擘,重信守诺。与之合作,利远大于弊。然,核心技术,绝不能轻授。”
他做出决断:“回复沈家:全套技术,恕难相授。然,可建立‘深度合作’。寒川愿以‘优惠价格’,长期向沈家供应琉璃镜与香皂‘核心半成品’(如镀好银的玻璃底片、浓缩香皂基),由沈家负责在南方加工、包装、销售。利润分成。如此,我可保技术不泄,沈家可得独家货源,两全其美。”
“此外,”林牧之目光锐利,“要求沈家,必须以其渠道,为我寒川稳定提供稻米、药材、硫磺、铜料,并以粮食支付为主!”
这是一招更高明的“技术换粮草”,以核心技术产品而非技术本身,捆绑江南最强大的商业力量,构建一条稳定而富庶的南方生命线!
方案传回,沈万三斟酌再三,虽未能获得全套技术略有遗憾,但寒川提出的合作模式确能保证其独家利益与货源稳定,最终点头同意!
一份秘密的、影响深远的合作协议,就此达成。来自江南的粮船,开始悄悄驶向寒川控制的隐秘港口。寒川的财政与物资危机,得到了根本性的缓解!
......
然而,就在寒川上下为南北两条商路终于畅通而欢欣鼓舞之际,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从京师通过皇甫嵩的紧急渠道传来:
海刚峰回京后,已将雍州见闻及调查结果上奏天听!朝廷震动!虽有争议,但主流意见认为寒川“恃技而骄,尾大不掉”,决不可留!已密令林承宗,加快备战,并敕令周边州县,严禁与寒川往来,违者以通敌论处!新任钦差大臣,携圣旨,不日即将抵达北境,督战剿匪!
真正的灭顶之灾,终于要来了!
“技授堂”的繁华,“技术换粮草”的红利,瞬间蒙上了死亡的阴影。
林牧之接到密报,沉默良久,缓缓起身,望向窗外熙熙攘攘、尚不知大难临头的“学区”。
“该来的,终究来了。”他声音平静,却带着冰冷的杀意,“传令:技授堂即日起,停止招收新生。现有学员,加速结业,礼送出境。所有换得物资,加紧入库。”
“全军戒备!工坊全力转产军械!”
“准备…迎战!”
温暖的技术交流盛宴,戛然而止。寒川再次露出了它冰冷狰狞的战争獠牙。以技术换来的粮草,能否支撑它熬过接下来的灭国之战?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