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寒川军政体系初成,控辖区渐稳,军民士气高昂,俨然已是一方不可小觑的势力。然而,林牧之与核心层头脑异常清醒。城外,萧铁心主力未损,北狄铁骑依旧虎视眈眈,朝廷的态度暧昧不明。短暂的平静之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寒川的崛起,已然触动了太多势力的神经,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强敌环伺,生死存亡,系于一线。绝不能因一时之安而懈怠!”都督府内,林牧之目光扫过麾下文武,语气凝重,“我军新立,体系初建,然未经大战检验,犹如新铸之剑,未饮血开锋,不知其利钝。需一场…全方位的预演与审视!”

时值深冬,北风凛冽,大雪封路,敌军大规模攻势暂缓,正是难得的喘息之机。林牧之果断决定,利用此间隙,举行一场寒川立城以来规模最大、科目最全的——“冬日大演算”!

演算,非为炫耀,实为验兵、验将、验政、验器,更是为了查漏补缺,应对未来更残酷的战争!

“此次演算,非寻常操演!”林牧之肃然道,“需贴近实战,不设预案,不避丑恶,不惜代价!要看到真问题,找到真短板!”

命令下达,整个寒川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演算总纲,由林牧之亲定,分四大板块:

一、 军略推演(沙盘博弈)

于都督府密室,巨型沙盘之上,以萧铁心、北狄左谷蠡王、乃至可能介入的朝廷官军为假想敌,模拟各种极端情况下的攻防战。

蓝军(攻方):由王玄策、皇甫嵩扮演敌军统帅,尽显狡诈狠辣,无所不用其极(驱民攻城、挖地道、散瘟疫、策反内应、断粮道…)。

红军(守方):由郑知远、孙疤瘌、雷火等将领指挥,依据寒川现有兵力、工事、资源,进行防御与反击。

林牧之亲任总裁判,禽滑厘、苏婉清从技术、后勤角度提供数据支持。

推演过程极其残酷,蓝军多次“攻破”寒川,红军损失惨重。每一次失败,都引发激烈争论,暴露出防御体系中的致命弱点:某段城墙过低、某处水源易被投毒、粮仓位置过于暴露、预备队配置不合理、各军寨协同迟缓…

二、 实兵对抗(风雪砺兵)

于寒川城外围划定区域,模拟敌军突袭、渗透、破城等多种情境。

攻方:由锐矛军精锐扮演“狄骑”与“官军”,战术刁钻,悍不畏死。

守方:铁壁军、新编军寨守军、乃至磐石军民兵,全员参与。

对抗在真实的风雪严寒中进行,动用了一切可用的训练器材(包棉头的箭矢、石灰包、标记用的染料),力求逼真。结果同样触目惊心:城墙缺口处多次被“突破”,夜间哨位被“摸掉”,通信联络中断,后勤车队遭“劫掠”… 新兵慌乱、老兵轻敌、协同失灵等问题暴露无遗。甚至出现了真实的冻伤和意外伤亡。

三、 后勤保障与动员极限测试

由苏婉清、禽滑厘主导,模拟在敌军长期围困、资源断绝的最坏情况下,寒川的生存能力。

测试内容:极限节粮下的口粮配给能维持多久?工坊在原料断绝后,能否利用回收材料维持最低军工生产?伤员激增时,医疗体系的承载极限在哪里?全民动员(包括妇孺)参与城防、运输的效率与风险?

测试结果令人心惊:存粮仅能支撑两月;箭矢重复使用次数有限;药品极度匮乏;全民动员虽能增加人手,却极易引发混乱和疫病…

四、 新技术与战术验证

禽滑厘工造总局将实验室和试验场搬到了前线。

新式火器:改进的“一窝蜂”火箭齐射、“霹雳火炮”的精度与射程、“毒烟罐”的实战效果、以及…绝密的“燧发枪”小队战术应用,在模拟战场上接受检验。威力惊人,但问题同样突出:哑火率高、射程不稳定、后勤补给复杂、对天气依赖大。

新战术:针对敌军可能使用的穴地攻城、大型攻城器械,寒川军演练了反地道爆破、突击毁械等新战法,效果显着,但对执行部队的素质要求极高。

整个“冬日大演算”持续了整整十日。过程极其艰苦,甚至残酷。寒风凛冽,冰雪刺骨,将士们疲惫不堪,多次出现抱怨和抵触情绪。推演中的一次次“惨败”,实兵对抗中的一次次“丢脸”,后勤测试中的一个个惊人缺口,如同冰冷的雪水,浇灭了部分人因前期胜利而产生的盲目乐观,露出了寒川光鲜外表下脆弱的内里。

都督府内,气氛压抑。各级将领、主官垂头丧气,许多人身上还带着训练时的伤痕和冻疮。一份份沉甸甸的“演算总结报告”摆在桌上,触目惊心。

“城防体系,存在三处致命薄弱点…”

“各军寨通讯,严重依赖人力,易被切断…”

“新兵战力不足,遭遇突发状况易溃散…”

“箭矢存量,仅够高强度作战十日…”

“重伤员救治率,不足三成…”

“燧发枪哑火率,高达两成…”

问题之多,困难之大,远超预期。

然而,林牧之的脸上,却不见丝毫沮丧,反而目光灼灼,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专注。

“好!好!好!”他连说三个好字,猛地站起身,“此番演算,代价巨大,然…价值连城!它让我等看清了自己,看清了敌人!这些漏洞,若留待战时发现,便是灭顶之灾!如今发现,乃天佑寒川!”

他拿起一份报告,厉声道:“知耻而后勇!见不足而奋进!此正乃我寒川强于敌军之处!”

“郑知远!”

“末将在!”

“依据演算结果,重新调整城防部署!薄弱点,限时加固!”

“得令!”

“孙疤瘌!雷火!”

“在!”

“整训新军!针对暴露问题,强化夜战、巷战、反渗透训练!练不好,不准吃饭!”

“遵命!”

“禽滑厘先生!”

“老夫在!”

“集中工匠,攻关哑火、射程问题!扩大‘一窝蜂’、‘毒烟罐’量产!优先保障!”

“必竭尽全力!”

“苏婉清!”

“在!”

“重新核定粮草物资,制定更严格的战时配给与回收制度!组织妇孺,学习战场救护!”

“是!”

“王先生,皇甫先生!完善通讯体系,制定备用方案!加强内部监控,反谍防奸!”

“领命!”

一条条命令,针对演算暴露出的每一个问题,被迅速下达。整个寒川,如同一个被刺痛了神经的巨人,开始以更高的效率、更强的针对性,疯狂地弥补短板,强化自身。

演算中表现优异者,如某些反应迅速的基层军官、技术革新的工匠、组织得力的民兵团,得到了重奖和提拔。而玩忽职守、表现拙劣者,则受到了严厉的惩处,甚至被革职查办。

十日演算,十日整改。寒川的军政体系,经历了一场痛苦的“刮骨疗毒”,去除了浮夸,夯实了基础,变得更加务实、坚韧和…可怕。

当演算结束,寒川军重新整队,立于风雪之中时,虽然将士们面带疲惫,衣衫破损,但眼神却变得更加锐利、沉静和自信。他们经历了失败的预演,却收获了必胜的底气。

林牧之登上点将台,目光扫过台下肃立的军队,声音穿透风雪:

“今日之苦,乃为明日之生!今日之败,乃为来日之胜!经此演算,我方知自身不足,然更知…敌军,并非不可战胜!”

“我等已知彼知己!寒川之剑,已淬火开锋!但等敌来,必让其…头破血流,有来无回!”

“寒川万胜!”

“万胜!万胜!”

震天的怒吼,压过了风雪的呼啸,带着一股经过淬炼的、真正的钢铁般的意志,直冲云霄。

冬日大演算,如同一场残酷的涅盘,让寒川这支新生的力量,洗尽了浮华,夯实了根基,完成了战前最重要的精神与物质准备。他们静静地屹立于风雪之中,等待着,也…期盼着那场必将到来的、决定命运的最终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