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寒州议政厅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初冬的寒意。

巨大的沙盘上,新朝的疆域轮廓已然清晰,铁路线如蛛网般从寒川向外延伸,连接起一座座新归附的城池。

林牧之站在沙盘前,指尖轻轻划过一条新规划的铁路线,目光深邃。

与皇甫嵩的决战硝烟散尽,但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主公,各院主事都已到齐。”苏婉清轻声提醒,将一杯热茶放在他手边。

她今日穿着一身淡青色衣裙,发髻挽得一丝不苟,眉宇间虽有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清亮睿智。

林牧之回过神,对她点点头,指尖在沙盘边缘轻轻敲击了两下,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他转身,走向那张由厚重原木打造的长桌。

长桌两侧,郑知远、赵铁柱、周雨晴等核心班底均已正襟危坐。

他们的脸上,既有历经百战后的沉稳,也有对新局面的期待与凝重。

“诸位。”

林牧之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他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双手撑在桌面上,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

“雍京之战,我们赢了刀兵。但接下来这一仗,关乎国运,更关乎民生,其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一场面对面的厮杀。”

郑知远微微颔首,手不自觉地按在腰间刀柄的位置,即便并未佩刀,这个动作也显示了他对“战事”的本能反应。

“主公所指,是治国之仗?”他沉声问道。

“是。”林牧之直起身,语气斩钉截铁,“而且,我们赖以取胜的最强武器,并非刀枪剑戟,而是它——”

他抬手,指向挂在墙壁上的一幅巨大图纸。

上面绘制着蒸汽机的精密结构、铁路网络的宏伟蓝图、以及各种新式农具和机械的草图。

“科技!”

厅内微微一静,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赵铁柱看着那幅图纸,敦实的身躯坐得更直了些,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这些图纸上的东西,是他带着工坊匠人们日夜不休,一点点变为现实的。

如今被主公提到“国策”的高度,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

周雨晴微微蹙眉,她更关心实际的问题。

“主公,科技之力,雨晴在农事上已深有体会。若无新式水车和改良粮种,断无今日寒川粮仓满溢。只是……推广全国,所需银钱、工匠、物料,堪称海量。如今战事初定,百废待兴,民生凋敝,是否应暂缓步伐,以休养生息为主?”

她说话时,手下意识地扯了扯衣角,显示出内心的些许担忧。

“雨晴所虑,正是关键。”苏婉清接过话头,她面前摊开着厚厚的账册。

她指尖轻轻点过算盘上的几颗珠子,抬头时,眼神已然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与敏锐。

“府库确不宽裕。但正因百废待兴,才更需科技之力来‘点石成金’。”

她看向林牧之,得到肯定的眼神后,继续道:“我已初步核算过。若集中力量,优先完成连接雍京与寒州的主干铁路,单是漕粮转运、兵马调度、商旅往来一项,每年节省的耗费和创造的收益,便足以在五年内收回成本。此乃长远之利,非眼前小惠可比。”

她的声音清晰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说服力。

“婉清姑娘说得在理!”赵铁柱忍不住开口,声音因激动而略显粗重,“有了铁路,工坊所需的煤炭、矿石,制成的水泥、钢铁,就能源源不断运出去!以前靠马车,运量少,速度慢,碰上雨雪天气更是寸步难行,太误事了!”

他反复说着“成了”、“在理”,脸上因兴奋而泛红。

林牧之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

他的团队,已然成熟,各有专长,并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知远,你怎么看?从军事角度。”他点名问道。

郑知远眉峰上挑,显然早已深思熟虑。

“主公,军事方面,科技更是至关重要。铁路运兵,朝发夕至,可迅速平定地方叛乱,震慑边疆异动。线膛枪、后装炮,已让我军战力遥遥领先。末将以为,科技非但不能缓,还要加大投入。唯有始终保持技高一筹,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他掌心微微出汗,那是想到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强大敌人时的本能反应。

“好!”

林牧之重重一拍桌面,声调不自觉地加快,瞳孔微缩。

“诸位所言,皆切中要害。科技兴国,非是穷兵黩武,亦非好大喜功。其核心,在于四个字——”

他停顿片刻,一字一句道:

“以、技、养、民!”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铁路通,则货物流通,物阜民丰。”

“水利兴,则旱涝保收,仓廪充实。”

“工业盛,则百业兴旺,百姓安居。”

“军事强,则国泰民安,四海靖平!”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仿佛已穿透墙壁,看到了遥远的未来。

“我们要建立的,不是一个仅仅依靠武力征服的王朝。而是一个以科技为筋骨,以民生为血肉,真正强大、富裕、文明的崭新国度!”

林牧之的话,如同在众人心中点燃了一团火。

就连最初提出疑虑的周雨晴,也眼神发亮,攥紧了放在膝上的拳头,仿佛捏着一株饱满的麦穗。

“主公深谋远虑,雨晴明白了。农业院定当全力配合,确保粮草供给,并在各地推广新农具、新良种。”

苏婉清耳尖微红,声调轻柔却坚定:“财政方面,我会重新规划预算,确保重点工程款项,同时开辟新的税源,以科技之利,反哺科技投入。”

郑知远和赵铁柱更是同时起身,抱拳道:“末将(属下)领命!”

林牧之看着群情振奋的伙伴,心中那丝因穿越者和统治者身份带来的孤独与自我怀疑,悄然消散了几分。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寒风涌入,却带不来丝毫冷意。

远处,寒川工坊的巨大烟囱正冒出滚滚浓烟,那是力量与新生的象征。

更远处,隐约传来铁轨铺设的号子声和锤击声。

“这条路,注定充满挑战。”

林牧之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却蕴含着无比的力量。

“旧势力的残余不会甘心,技术的瓶颈会不断出现,甚至我们带来的改变本身,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

他转过身,目光再次扫过众人。

“但只要我们牢记今日之志,同心协力,这‘科技兴国’之路,必将成为我昭明王朝的强国之路,更是天下万民的幸福之路!”

“现在,让我们来商议一下,这第一条主干铁路,具体该如何规划……”

窗外的喧嚣与室内的讨论声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蓝图。

一个以科技为引擎的新时代,就在这个冬日的议政厅里,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