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间,只见一个约莫三四岁,身穿杏黄色小龙纹锦袍,头戴小金冠的男童,正跌跌撞撞地跑进院子,粉雕玉琢的小脸上挂满了泪珠,一边跑一边委屈地喊着姐姐。

他身后跟着两个气喘吁吁、满脸惶恐的小太监,想拦又不敢伸手,只能虚扶着,连声劝慰。

这男童不是别人,正是荣安郡主的亲弟弟——赵伯琮。赵玉的父母皆去世,所以对这年幼的弟弟宠爱有加。

【注:宋孝宗赵昚(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赵玮,最终定名赵昚,字元永)是南宋第二位皇帝,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

此时,听到幼弟呼唤,赵玉原本紧绷的脸色,不由自主地柔和了下来。

她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和宠溺,方才那被冒犯的怒意和复杂的情绪,似乎被这童真的闯入冲淡了几分。

秦桧见状,眼珠一转,立刻找到了打破僵局的契机。

他连忙躬身,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郡主!想是小郡王寻您心切,孩童天真,真是让人疼爱。”

他一边说,一边用眼神狠狠剜了还跪在地上的秦洛一眼,示意他趁此机会赶紧起来。

秦洛也微微怔住,看着那哭得可怜兮兮的小郡王,又看了看神色稍缓的郡主,心中念头急转。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确实暂时缓解了方才紧张的局面。

赵玉没有立刻回应秦桧,而是对身旁的侍女轻声吩咐:“去,把琮儿带过来,仔细些,别让他摔着。”

侍女领命,快步走出堂外,柔声哄着那小童:“小郡王不哭了,郡主在这儿呢,奴婢带您过去好不好?”

小郡王赵伯琮抽抽搭搭地,看到姐姐的身影,哭声小了些,任由侍女牵着,迈着小短腿走进了内堂。

他一进来,乌溜溜的大眼睛就好奇地打量着跪在地上的秦洛和站在一旁的秦桧,似乎暂时忘记了自己的委屈。

赵玉起身,走下主位,蹲下身将幼弟揽入怀中,拿出丝帕轻轻替他擦去眼泪,声音温柔:“琮儿怎么了?谁欺负你了?告诉姐姐。”

小郡王依偎在姐姐怀里,小手抓着她的衣襟,奶声奶气地告状:“嬷嬷……嬷嬷不让我吃糖糕……”

原来是这般小事,赵玉失笑,轻轻拍着他的背安抚道:“糖糕吃多了对牙齿不好,嬷嬷是为琮儿好。乖,不哭了,姐姐让人给你拿些果子来吃,可好?”

趁着郡主安抚幼弟的间隙,秦桧赶紧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对仍跪着的秦洛急促道:“还不快起来!杵在这里成何体统!”

秦洛深吸一口气,知道此刻确实不宜再僵持下去。

他看了一眼正温柔哄着弟弟的郡主,那侧影少了几分方才的威仪,多了几分寻常人家的姐弟温情。

他沉默地站起身,垂首立在一旁。

赵玉安抚好弟弟,让侍女带他去偏厅吃果子。

她直起身,重新看向秦家兄弟时,脸上的怒意已收敛大半,恢复了平静,眼神中的锐利似乎也比刚才缓和了一些。

她目光扫过秦洛,又看向秦桧,淡淡道:

“舍弟顽劣,让二位见笑了。”她的语气听不出喜怒,仿佛刚才那场直白的拒绝从未发生过。

赵玉盈盈一笑,那笑容恰到好处地缓和了方才略显凝滞的气氛,却并未完全消弭那份无形的张力。

她目光扫过秦家兄弟,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今日难得一见,相谈甚欢。本宫已让下人备下薄酒小菜,二位若是不弃,便在府上用过晚膳再回府如何?也免得奔波。”

秦桧闻言,心中念头急转。

郡主主动留饭,这既是示好,也是一种姿态——她并未因秦洛的直言而立刻发作,反而展现出一种大度与拉拢之意。

这顿饭,若是拒绝,便是拂了郡主的面子,更可能坐实了秦家的“不恭”。

他立刻躬身,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感激与荣幸之色,声音洪亮地应道:“郡主殿下如此盛情,臣等感激不尽!岂敢推辞?只是叨扰郡主清静,实在惶恐。”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眼角余光迅速瞥了秦洛一眼,带着强烈的暗示。

此刻,绝不能再有任何节外生枝的言行。

秦洛站在一旁,面色平静无波。

他自然明白兄长的担忧和此刻的处境。

郡主此举,看似寻常的待客之道,实则是在重新掌控局面,将方才那场直白的冲突暂时搁置,以更温和的方式继续这场“交谈”。

他微微颔首,依礼沉声道:“末将多谢郡主赐宴。”声音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

赵玉将二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尤其是秦洛那份沉静,让她心中微动。

她面上依旧带着浅笑,吩咐身旁的侍女:“去准备吧,将晚宴设在水榭。”随即对秦家兄弟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二位,请随本宫来。”

水榭临水而建,此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景色宜人。

晚宴的菜肴精致而不奢靡,酒水也是上好的佳酿。

席间,赵玉并未再提及婚事,而是聊了些临安风物,北地见闻,甚至问及了一些关于屯田,漕运的实务问题,言语间显得通情达理,见识不凡。

秦桧自然是小心应对,言辞恭谨,极力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

秦洛则多是沉默聆听,偶尔回答郡主的提问,言简意赅,不失礼数,却也保持着一种若有若无的距离感。

这顿饭,表面上看似其乐融融,但三人心知肚明,那根紧绷的弦,并未真正松开。

郡主在观察,秦桧在周旋,秦洛在坚守。

直到夜色渐深,晚宴方散。

秦家兄弟告辞离去,马车驶离郡主府,融入临安城的万家灯火之中。

回到马车内,秦桧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疲惫与隐忧,他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弟弟,长长叹了口气。

而郡主府的水榭内,赵玉独自凭栏,望着漆黑的湖面,指尖轻轻敲打着栏杆,若有所思。

秦洛那句“不愿意”,依旧在她耳边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