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笑傲之岳不群当主角 > 第184章 日月神教的起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片刻的死寂后,陆炳率先长长吐出一口浊气,那口浊气竟带着一丝灼热。他看着岳不群,眼神复杂,震惊、钦佩、还有一丝难以置信,最终化为一声苦笑:“好!好一个岳不群!好一套神鬼莫测的功夫!陆某……佩服!”

他亲自体会了全程,岳不群那套功夫,守得滴水不漏,攻得诡谲阴毒,削弱手段令人烦不胜烦,最终爆发更是石破天惊!若非自己内力远胜于他,刚才那一下恐怕就要吃个大亏!这简直是为实战而生的可怕武学!

岳不群也是心潮澎湃,缓缓平复着内息。通过这番交手,他终于对自己如今的实力有了清晰无比的认知!

陆炳的实力,远超他预料,竟是九品中的顶尖层次!而且其内力之雄浑刚猛,招式之老辣狠戾,远非普通江湖高手可比,那是真正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实战派!

而自己,凭借七品巅峰的紫霞功基础,加上新悟出的「紫耀轮回」,竟然能和这样的陆炳打得有来有回,虽然落在下风,却并未溃败!而且,双方都并未真正尽全力!陆炳肯定还有压箱底的杀招未用,而自己呢?五岳朝宗剑未出,墨血惊鸿未现!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即便面对普通的九品上高手,自己如今也绝对有一战之力!甚至凭借「紫耀轮回」的诡异多变和五岳朝宗剑的绝杀之威,战而胜之也并非不可能!

一股强大的自信油然而生。南下黑木崖,面对那魔威赫赫的任我行,岳不群心中的把握,又增添了数分!

“陆大人承让了。”岳不群拱手,恢复了那副谦谦君子的模样,仿佛刚才那套诡异凶狠的功夫与他毫无关系,“大人武功盖世,岳某受益匪浅。”

陆炳深深看了他一眼,仿佛要重新认识这位华山掌门一般,最终摆了摆手:“岳掌门不必过谦。有你护送殿下,陆某……放心多了。”

一番切磋较量,虽短暂却惊心动魄。陆炳与岳不群各自平息了体内翻涌的气血,空气中那剑拔弩张的氛围也随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基于实力认可而产生的微妙尊重与信任。

陆炳挥手让裕王等人稍安勿躁,自己则与岳不群走到院中石桌旁坐下。田伯光极有眼色地赶紧奉上茶水,然后又悄无声息地退到远处。

陆炳呷了口茶,目光投向远方,仿佛陷入了对尘封历史的追忆之中。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岳掌门,你既答应护送殿下南下,直面那日月神教与任我行,有些关于魔教的根脚渊源,你需得知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岳不群神色一肃,正襟危坐:“岳某洗耳恭听,请陆大人指教。”

“日月神教,看似是近一两百年才崛起的魔道巨擘,但其根源,却可追溯至前元末年。”陆炳的声音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其前身,乃是当时搅动天下风云的——明教。”

“明教?”岳不群眉头微挑,这个名字他曾在一些极其古老的江湖野史中见过零星记载,只知道是元末时一个极大的教派,具体却知之甚少。

“不错,正是明教。”陆炳肯定道,他接下来的话却石破天惊,“而且,与我大明国祚,有着极深的渊源。”

他看着岳不群骤然收缩的瞳孔,继续抛出一个更震撼的消息:“太祖高皇帝陛下,龙潜之时,便曾是明教弟子!而且,在教中担任的职务……不低。”

岳不群即便心机深沉,此刻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当今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竟然出身自被朝廷视为心腹大患的魔教前身?这简直是骇人听闻的秘辛!

陆炳似乎很满意岳不群的反应,淡淡道:“不必惊讶。若非借助明教当时遍布天下的教众和组织之力,太祖皇帝何以能迅速聚拢民心,推翻暴元?我朝国号‘大明’,其中这个‘明’字,便与太祖皇帝这段经历息息相关,有承继明教道统、光明天下的寓意在其中。”

岳不群迅速收敛心神,消化着这惊天秘闻。他瞬间想通了许多事情,为何朝廷对剿灭魔教总是态度微妙,时而严厉时而怀柔,原来根子在这里!这牵扯到太祖皇帝的出身,乃是极大的政治忌讳。

“那……后来明教为何又变成了如今朝廷的心腹大患?”岳不群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盛极而衰,内乱丛生。”陆炳的语气带着一丝嘲讽,“抗元成功,天下初定之后,明教自身的问题便爆发了出来。教众龙蛇混杂,派系林立,高手如云却谁也不服谁。而最关键的是……当时的明教教主张无忌……”

提到这个名字,陆炳顿了顿,似乎对这个名字也抱有某种复杂的情绪:“……此人武功通神,据说已臻化境,且于抗元有大功。但不知因何缘由,在大业将成未成之际,竟携美眷飘然远引,退隐江湖,将教主之位传给了当时的明教左使——杨逍。”

“杨逍?”岳不群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似乎是华山派某些古老卷宗里提到过的魔头。

“杨逍此人,武功才智皆是顶尖,但性情孤傲,手段狠辣,在教中人缘并不好,更缺乏张无忌那等海纳百川的凝聚力。”陆炳冷笑道,“他根本镇不住明教那些骄兵悍将!光明右使范遥、白眉鹰王殷天正、青翼蝠王韦一笑、五散人、五行旗……各方势力谁也不服他,都觉得自己才有资格领袖明教。于是,偌大的明教,顷刻间四分五裂,陷入内斗不休的境地。”

岳不群听得心神激荡,可以想见当年那曾助力开创一个王朝的庞大组织,在内斗中是何等的惨烈和混乱。

“而日月神教,便是在这明教的废墟上,由其中一支力量重新建立起来的。”陆炳终于说到了关键处,“创立者,便是那位失踪的光明右使——范遥!”

“范遥此人,惊才绝艳,心机深沉,更对明教教义和组织体系了如指掌。他见明教复兴无望,便另起炉灶,仿照明教的制度、架构,甚至部分教义,创立了日月神教。‘日月’二字合而为‘明’,其用意,既是纪念明教出身,也暗含了重拾昔日明教荣耀的野心。”

“原来如此……日月神教竟是这般来历!”岳不群恍然大悟,许多关于日月神教的疑团顿时解开。其组织严密、高手如云、行事诡秘的风格,原来都是承继自当年那个差点掌控天下的明教!

“范遥创立日月神教后,网罗了大量明教旧部以及江湖上的邪道高手,势力迅速膨胀。但其手段比之明教更为偏激狠毒,行事也更加诡秘莫测,逐渐成为了武林公敌,也被朝廷视为极大的不稳定因素。”陆炳总结道,“其后历经数代教主经营,尤其是到了上一任教主任我行手中,更是发展到了巅峰,俨然有号令黑道、与正道武林分庭抗礼之势。”

岳不群听完日月神教的庞大势力和威胁,眉头紧锁,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陆大人,既然日月神教势大至此,已成国中之国,甚至能威胁地方州府的统治,为何朝廷不早派大军清剿,以绝后患?难道真要等到其尾大不掉之时吗?”

陆炳闻言,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一笑,反问道:“岳掌门,你是个聪明人。那你可知,为何如你华山派这般,拥有私兵(弟子)、占据山门田产、同样拥有强大武力的江湖门派,朝廷也从未真正派兵清缴过呢?难道朝廷就不担心你们坐大吗?”

岳不群微微一怔,略加思索,便试探性地回答道:“或许……是因为我华山派,以及诸多名门正派,虽身在江湖,却也深知朝廷法度。每年都会向地方官府上缴大量的税收银钱、山货特产,充实府库。而且……”他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地方官府向那些偏远山村、或是豪强地主征收税赋,有时力有未逮,甚至会遇到抵抗。这时,往往需要借助我等在当地有威望的江湖门派从中协助、斡旋,乃至……施加一些压力,才能将税银顺利、足额地收齐。我等江湖门派,于朝廷而言,并非完全是负担,亦有‘以江湖制江湖’,协助地方治理的用处。”

“哈哈,说得好!‘以江湖制江湖’,‘协助地方治理’,岳掌门果然一点就透!”陆炳抚掌轻笑,眼中露出赞赏之色,“没错,正是此理!江湖势力,盘根错节,剿之不尽,杀之不绝。今日派大军踏平了黑木崖,明日或许就又冒出个‘白木崖’、‘红木崖’。而且,新生的势力是否还能像现在的日月神教一样,至少在表面上维持某些底线,是否还能在朝廷某种程度的‘暗示’或‘交易’下,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甚至像你们一样协助税收,那都是未知之数。”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语气变得深沉:“对于朝廷而言,稳定,压倒一切。 一个熟悉的、即便有些麻烦但尚可预测和利用的旧江湖,远比一个完全未知、可能彻底失控的新江湖要好管理得多。只要你们这些江湖势力,能按时缴纳税银,不过分侵扰地方,不公然对抗官府,不做出真正威胁江山社稷的事情,朝廷自然也乐意省下大笔军费和心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便是我朝与江湖共存的潜规则。”

岳不群缓缓点头,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如此……多谢陆大人解惑,岳某明白了。”他以前虽隐约感觉到朝廷对江湖的态度有些暧昧,却从未想得如此透彻。这不仅仅是武力平衡,更是一种深层的政治智慧和统治成本的计算。

“所以,岳掌门,”陆炳转过身,目光再次变得锐利,“你此次南下,与日月神教打交道,也需谨记这一点。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救治殿下,而非替天行道、铲除魔教。除非万不得已,不要试图去打破那种平衡。陛下不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因日月神教崩溃而陷入全面混乱的江湖。”

“岳某谨记。”岳不群郑重应下。

“好了,说回正题。”陆炳坐回位置,神色一肃,“既然你已了解朝廷与江湖的默契,那现在我便告诉你,为何日月神教能对你五岳剑派的武功了如指掌,甚至能破尽你们的招式。”

岳不群精神一振,这正是他乃至五岳剑派数十年来最大的困惑和痛处!

陆炳的声音压得更低,仿佛在揭示一个惊天秘密:“此事根源,要追溯到前元时期。当年抗元,并非明教一枝独秀,你们正道武林各派同样出力无数,令元廷损失惨重。元廷视武林各派为心腹大患,便使出毒计,极力挑动江湖内斗,最终制造了那场轰动武林的‘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事件。”

“此事岳某在派中古籍确有瞥见零星记载,据说后来被一位少年英雄化解?”岳不群接口道,心中疑窦丛生,不知此事与武功被破有何关联。

“不错,那少年便是当时初出茅庐、还未成为明教教主的张无忌。”陆炳点头,“他凭借绝世武功和个人魅力,化解了这场干戈,六大派与明教罢手言和,相继下山。然而,元廷的阴谋并未结束!”

陆炳语气变得凝重:“六大派高手在下山途中,疏于防备,被元廷调集精锐大军和招揽的邪派高手设伏,一网打尽!全部被囚禁于大都(今北京)的万安寺高塔之中!

岳不群听得屏息凝神,可以想见当时正道精英尽丧的绝望。

“元廷的目的并非简单杀人。”陆炳冷声道,“他们想得到各派武功秘籍,培养能克制中原武林的高手。他们逼迫被囚的六大派高手不准运用内力,只准比拼招式。在生死威胁和特殊药物作用下,为了活命和证明本派武功更强,各派高手不得不将本门精妙招式一一施展对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