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夏的京都,蝉鸣阵阵,却掩不住城中潜藏的暗流。徐达身着玄色官袍,坐在都司府的议事厅内,手中捏着一份密报,眉头紧锁。密报上字迹潦草,却字字惊心——“部分日本武士暗中串联,以‘复国立日’为号,计划于三日后深夜袭扰佐渡岛银矿,同时煽动京都百姓叛乱,推翻明军统治。”

“将军,此事非同小可!”副将李文忠站在一旁,神色凝重,“佐渡岛银矿是大明重要财源,若被袭扰,不仅会影响白银输送,还会动摇民心。京都百姓虽已安定,但难保不会被武士们煽动。”

徐达放下密报,目光锐利如刀:“立刻传信给朱棣,让他加强佐渡岛银矿的戒备,同时密切关注矿场周边的动向。另外,传令京都守军,暗中加强巡逻,排查可疑人员,严防武士们混入城中。”

“是!”李文忠躬身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此时的佐渡岛银矿,朱棣正率领士兵巡查矿场。接到徐达的密报后,他脸色一沉,对身旁的朱能道:“没想到这些武士竟敢铤而走险,妄图袭扰银矿。传我命令,即刻加强矿场的防御工事,在矿场周围增设哨卡,调两千精锐驻守矿场,另外派斥候深入周边山林,探查武士们的踪迹。”

“是,殿下!”朱能躬身应道,立刻召集士兵行动。

矿场的防御工事迅速加固,士兵们手持火铳,在哨卡上严密戒备。斥候们深入山林,仔细排查每一处可疑地点。夜幕降临,山林中一片寂静,只有虫鸣声和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突然,一名斥候发现了一处隐蔽的山洞,洞口留有新鲜的脚印。他悄悄靠近,听到洞内传来阵阵交谈声。

“三日后深夜,咱们兵分两路,一路袭击银矿的守军,一路潜入京都,煽动百姓叛乱。只要能拿下银矿,切断大明的财源,明军就会不战自退!”一个粗犷的声音响起,正是为首的武士首领山田一郎。

“首领放心,咱们已经联络了三百余名武士,还有不少对明军不满的百姓,定能一举成功!”另一名武士附和道。

斥候悄悄退去,迅速返回矿场,向朱棣禀报。朱棣听完,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好!既然他们自投罗网,咱们就将计就计,一举将他们全歼!”

他立刻召集将领,制定作战计划:“朱能,你率领一千精锐,埋伏在山洞附近的山林中,等武士们出发时,从两侧包抄;张玉,你率领五百火铳手,在矿场外围列阵,待武士们靠近,立刻开火;我率领五百骑兵,作为机动部队,随时支援各处。另外,传信给徐达将军,让他在京都做好准备,严防武士们潜入城中煽动叛乱。”

“是,殿下!”将领们齐声应道,迅速率领士兵前往各自的阵地。

三日后深夜,山田一郎率领三百余名武士,悄悄走出山洞,朝着银矿方向进发。他们身着黑衣,手持长刀,脚步轻盈,试图避开明军的哨卡。可刚走出山林,就听到一阵号角声。

“不好!有埋伏!”山田一郎脸色大变,厉声喊道,“快,撤退!”

可已经来不及了。两侧的山林中,明军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出,火铳声响起,铅弹如雨点般落在武士阵中。武士们成片倒下,鲜血染红了地面。朱能手持长枪,率领士兵们冲上前,与武士们展开激烈的厮杀。

山田一郎挥舞着长刀,斩杀了几名明军士兵,想要突围。朱棣率领骑兵赶到,手持长枪,朝着山田一郎刺去。山田一郎连忙举刀格挡,却被朱棣的长枪震得手臂发麻。朱棣趁机一脚踹在他的马肚子上,山田一郎从马上摔落,被明军士兵生擒。

残余的武士们见首领被俘,纷纷放弃抵抗,选择投降。战斗很快就结束了,三百余名武士除少数战死外,其余全部被生擒。

朱棣走到山田一郎面前,沉声道:“山田一郎,你竟敢煽动武士袭扰银矿,妄图推翻明军统治,可知罪?”

山田一郎跪在地上,眼中充满了不甘,却还是咬牙道:“我不服!日本是我们的家园,你们明军凭什么占领我们的土地,掠夺我们的资源?”

朱棣冷笑一声:“若不是你们日本武士率先兴兵作乱,侵扰大明藩属,陛下怎会率军亲征?如今日本归顺大明,百姓们安居乐业,银矿的开采也让不少矿工过上了好日子。你所谓的‘复国立日’,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置百姓的安危于不顾!”

山田一郎沉默片刻,最终低下了头:“我……我知罪。”

与此同时,京都城内,徐达早已做好了准备。几名试图潜入城中煽动百姓叛乱的武士,刚进入城门,就被明军士兵抓获。徐达对这些武士进行了审讯,得知了他们的全盘计划后,下令将他们斩首示众,以震慑潜在的反抗势力。

百姓们看到被斩首的武士,纷纷议论起来。一名老者道:“这些武士真是糊涂!如今咱们能安居乐业,都是托大明皇帝的福,他们为什么还要叛乱呢?”

“是啊!要是叛乱成功,咱们又要回到战乱的日子,苦的还是咱们百姓。”另一名百姓附和道。

徐达见百姓们人心安定,心中大喜。他对身旁的李文忠道:“看来这次清剿行动,不仅抓获了为首的武士,还震慑了潜在的反抗势力。往后,日本的局势会更加稳定。”

“将军英明!”李文忠躬身应道。

随后,徐达和朱棣将清剿武士叛乱的消息禀报给朱元璋。朱元璋接到消息后,龙颜大悦,对身旁的太监道:“传朕旨意,赏赐徐达和朱棣黄金各百两、绸缎各千匹,表彰他们及时清剿叛乱,稳固日本局势。另外,下令将山田一郎等为首的武士押回南京,当众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是,陛下!”太监躬身应道,立刻去传达命令。

随着叛乱被平定,日本境内的反抗势力彻底被肃清。明军在各地加强了戒备,设立了更多的哨卡和驿站,确保信息传递畅通,能够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百姓们也彻底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制作,京都、大阪等城市恢复了往日的繁华,街道上商铺林立,人来人往,一片热闹景象。

佐渡岛银矿的开采也进入了稳定阶段。经过改良的采矿工具和冶炼工艺,让银矿的日产量稳定在五千斤以上,每月冶炼出的白银超过一万两。这些白银被铸成标准银锭,装在特制的木箱内,由水师护送,源源不断地运往南京。大明的国库日益充盈,各地的赈灾款、军饷有了充足的保障,国家的实力也越来越强大。

徐达完善了都司府的管理制度,在日本各地设立了府、县两级行政机构,任命了一批有能力、忠于大明的官员;同时,整顿了当地的治安,打击了盗贼和恶霸,确保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他还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大明的农业技术,让日本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恢复和发展。

朱棣则继续深入各地银矿巡查,严格执行“矿工奖惩制度”,打击贪腐和怠工现象。他还在矿场周边设立了学校,让矿工的子女能够接受教育;建立了医疗点,为矿工和百姓们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矿工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银矿的开采效率也不断提升。

在徐达和朱棣的共同努力下,大明对日本的军政管控与经济掠夺(银矿)形成了完美的闭环。明军牢牢掌控着日本的军事力量,确保不会出现叛乱;银矿的规模化开采则为大明输送了大量的财源,增强了国家的实力。征日战事最终实现了“占领全境、掌控资源”的目标,大明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日本的每一寸土地上,成为了东亚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京都的皇宫上。徐达和朱棣并肩站在皇宫的屋顶上,看着下方繁荣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辜负朱元璋的嘱托,成功地将日本治理成了大明最忠诚的藩属国。未来,他们将继续坚守在这片土地上,为大明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大明的威名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