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云层时,陈默正站在情报科的窗前,指尖摩挲着胸前的“忠勇”金章——金属的凉意混着晨光的暖意,在掌心融成一股踏实的温度。
办公桌上摊着两份文件:一份是烫金的情报分析科长任命书,落款处戴笠的签名力透纸背;另一份是密密麻麻的日伪潜伏点清单,红笔标注的“已肃清”字样,像一道道胜利的印记,覆盖了曾经的黑暗。
“默哥,戴先生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说是要跟你聊后续的情报部署。”
小李端着杯热茶进来,杯沿冒着热气,“对了,赵先生也在,他刚从沪上回来,说张会长的残余势力都清干净了。”
陈默接过热茶,指尖在杯壁划了个圈——这是和赵山约定的“安全暗号”,代表“一切稳妥”。他把任命书和清单叠好,锁进抽屉暗格,那里还放着微型相机、密写本和那枚铜哨,每一件都刻着潜伏路上的惊心动魄。“知道了,我这就去。”
走到戴笠办公室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赵山的声音,语气沉稳:“戴先生,沪上‘兴亚商会’的分号全查封了,日伪潜伏的五个联络点也都端了,缴获的情报都整理好了,您过目。”
陈默推门进去,檀香混着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
戴笠坐在八仙桌前,手里捏着份情报汇总,见他进来,笑着指了指身边的椅子:“陈默来了,坐。这次肃清日伪情报网,你立了头功,赵先生次之——要不是你审讯深挖,再加上赵先生在沪上的配合,哪能这么快斩草除根。我向上峰请示,特授你为上尉军衔!”
陈默坐下,目光落在桌上的情报汇总上,首页印着“华东日伪情报网肃清报告”,下面列着缴获军火数量、抓获人员名单、摧毁潜伏点位置,每一项都清晰详实。
“感谢党国和戴先生的栽培!都是戴先生指挥得当,属下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赵山接过话头,从怀里摸出份新的商业情报清单:“戴先生,接下来沪上的商业情报由我负责,已经和商会的人打好招呼,有任何日伪残余动向,会第一时间汇报。陈默这边刚接科长,情报科的内部整顿,还得劳烦他多费心。”
戴笠点点头,指尖在桌上敲了敲:“陈默,情报科的内鬼清了,但规矩还得立。以后科里的情报传递要三重审核,档案借阅必须实名登记,人员录用要查三代背景——绝不能再让日特的人混进来。”
他顿了顿,语气严肃的说,“另外,我办公室的核心情报,以后由你直接对接,其他人没我的命令,不许碰。”
这话一出,陈默心里一凛——戴笠终于让他接触核心情报了。他挺直腰板:“请戴先生放心,属下定会严抓纪律,守好情报科的大门,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从戴笠办公室出来,赵山借着送他的由头,压低声音:“组织传来消息,对你这次的表现很满意,让你利用科长职位,重点收集国民党的军事部署情报——下个月有场重要的‘剿共’会议,戴笠会主持,你想办法拿到议程。”
陈默点点头,从内袋摸出枚新的铜制梅花扣——是“雀儿”昨天送来的,背面刻着“会议”二字,代表“剿共会议情报”。“
我知道了,戴先生让我对接核心情报,正好有机会接触会议议程。你在沪上多留意,别让日伪残余死灰复燃。”
“放心,沪上有我盯着。”
赵山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带着叮嘱,“当了科长,盯着你的人更多,凡事多留个心眼——老吴会留在你身边协助,有紧急情况,还是老暗号。”
回到情报科,陈默刚坐下,老吴就端着份档案进来,放在他桌上:“这是情报科现有人员的背景资料,标红的是可以争取的中立派,标蓝的是戴笠的死忠——组织让你先拉拢中立派,慢慢安插自己人。”
陈默翻开档案,指尖在“小李”“老张科长”的名字上顿了顿——小李单纯可靠,老张科长经验丰富,都是可以争取的对象。“我知道了,会慢慢来,不急于求成。对了,‘雀儿’什么时候来取会议情报的暗号?”
“今晚八点,荣记布庄后院。”老吴压低声音,“她会带新的密写药水来,比之前的更隐蔽,写在《三民主义》的页边空白处,只有用特制紫外线灯才能看见。”
陈默点点头,把档案合上:“晚上我去对接。现在先把科里的纪律定下来,按戴先生的要求,先从情报审核和档案借阅开始整。”
接下来的一天,陈默忙得脚不沾地——上午召集科里人员开会,宣布新的纪律:情报传递需经侦查员、审核员、科长三重签字,档案借阅需填详细用途并由他亲自审批;下午整理核心情报柜,把涉及军事部署、“剿共”计划的文件单独归类,锁进带密码的铁柜,只有他和戴笠有钥匙。
傍晚时分,戴笠的副官小于拿着份请柬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兴奋:“默哥,戴先生晚上在金陵饭店设庆功宴,特意让我给你送请柬,说让你一定要去。”
陈默接过请柬,烫金的“庆功宴”三个字格外醒目。
他心里清楚,这是戴笠的拉拢,也是对他的认可。“知道了,你帮我跟戴先生说,我处理完科里的事就过去。”
小于走后,陈默关上门,从抽屉暗格里摸出微型相机,把新整理的军事部署文件快速拍下来——这些都是组织急需的情报。他把相机藏进内袋,又拿起《三民主义》,翻到夹着密写药水的页码,确认无误后,才锁上门往荣记布庄走。
布庄后院的槐树下,“雀儿”已经在等着,手里拿着个布包。
见陈默进来,她递过布包:“这里面是紫外线灯和新的密写药水,组织让你拿到‘剿共’会议议程后,用密写药水写在《三民主义》第38页的页边。另外,赵先生传来消息,沪上发现日伪残余想联系金陵的潜伏者,让你多留意科里的动静。”
陈默接过布包,把相机递给她:“这是新拍的军事部署文件,你交给组织。会议议程我会想办法拿到,放心。”
“雀儿”点点头,又从怀里摸出个小本子:“这是组织给你的新指令,上面有‘剿共’会议的可能参会人员,你提前摸清他们的喜好,方便套取情报。记住,安全第一,别冒险。”
陈默接过本子,快速扫了一眼,上面记着参会人员的姓名、职位、喜好,甚至连“戴笠爱抽哈德门香烟”“绥靖处李处长贪财”都写得清清楚楚。他把本子塞进怀里:“我知道了,回去吧,别让人看见。”
从布庄出来,夜色已经浓了。
陈默往金陵饭店走,街上的灯火映着他的影子,忽长忽短。他摸了摸怀里的《三民主义》和小本子,心里既紧张又坚定——当了科长,任务更重了,但离组织的目标也更近了。
庆功宴上,戴笠坐在主位,身边围着绥靖处、情报组的官员。见陈默进来,戴笠笑着招手:“陈默,过来坐,今天的主角是你。”
陈默走过去,坐在戴笠身边,手里端着杯酒,笑着和周围的人打招呼。
酒过三巡,戴笠拍了拍他的肩膀:“陈默,下个月的‘剿共’会议,由你负责情报记录,会议议程明天我让副官给你送去——记住,这是最高机密,绝不能泄露。”
陈默心里一喜,表面却装作恭敬:“请戴先生放心,属下定会严守机密,做好记录。”
宴会上,官员们纷纷向陈默敬酒,说着恭维的话。
陈默笑着应对,心里却在盘算着怎么拿到会议议程,怎么用密写药水传递——他知道,这场庆功宴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是他潜伏路上的又一个起点。
回到总部时,已经是深夜。陈默坐在办公室里,打开紫外线灯,照着《三民主义》第38页的页边——那里用新的密写药水写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组织对他的叮嘱。他摸了摸胸前的“忠勇”金章,又看了看桌上的科长任命书,心里清楚,这枚金章、这份任命,都是他潜伏的伪装,而他的初心,从来都不是为国民党效力,而是为了组织,为了千千万万等着天亮的人。
夜色渐深,办公室里的灯还亮着。陈默拿出密写药水,在《三民主义》第38页的页边写下“会议议程明日可取”,又把紫外线灯和药水藏进抽屉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