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国英
1939年的暑假期间,国立第三中学校务会议决定扩大学校规模,把初中部、实验班迁到铜仁西边的江口县,成立国立三中第一分校。我也随着初中部迁移到江口县禹王宫就读。大约在1940年一二月间,读完初三上学期的寒假里,初中部的负责人朱程表,又是我们的体育课老师,要我们初三甲、乙两个班各组织一个宣传队,配合县政府下乡宣传,动员农民参加抗日工作。我在乙班,就参加了乙班的宣传队,朱老师要我当宣传队队长。另外还有六七个同学,记得有潘正芳、王长珍两个同学,其他同学的名字已记不清了。我们宣传队排演了几个文娱节目,有《放下你的鞭子》、《流亡三部曲》以及像游击队之歌等抗战歌曲。
在一个高原上少有的阳光温暖的早晨,宣传队出发了,一行七八人,带队的是县政府的陈科长。我们每个同学都背着行李卷和供演出用的简单道具。山路崎岖,开始是走在较平坦的谷地石板路上,一会儿顺山坡向上爬,一会又在山脊上艰难地前进着,放眼望去,满山荒草,只是在谷地里村子旁才有树木。突然在山村的墙壁上发现了用红土写的旧标语,虽然年久退色,模糊不清了,但仍隐约可以辨出“北上抗日”等字句,这显然是过去红军北上抗日路过这里留下的。我们在初二时曾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借阅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记》一书,所以同学们都会意地边走边小声议论着。
行行重行行,经过艰难的跋涉,在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去到了第一个目的地——德旺乡。德旺,是一个小镇,经过土匪的破坏,镇上居民不很多。我们还看见了前几天被土匪烧毁的房屋废墟。我们借住在一位居民家里,把稻草铺在地上当床,大家都睡得很香甜,一觉醒来已是红日三竿了,一天的疲劳已无影无踪了,早饭后大家都忙着准备宣传演出的事儿,约十点多钟,四乡的农民都来了,集中在一个临时搭的舞台前,先由我们学生演出文娱节目。潘正芳饰演《放下你的鞭子》中唱歌的小女孩,演得像极了。《流亡三部曲》,唱得大家唏嘘不已。有同学带着高喊“抗战必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接着由陈科长发表演说,说明抗日战争必胜,日本帝国主义必败的道理,号召农民要为抗战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人出人,最后必定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大会约在下午一点结束。大家都认为宣传效果很好,陈科长也称赞我们同学做得很有成效。
第三天我们宣传队奔向第二个目的地——闵家场,这是个比较大的镇子,约有数十户人家,有一条狭窄的街道和一些商店,出售当地的土产品。有一座会馆,叫什么名字已记不起了。会馆一进门是个戏台,两边有走廊,后边是个大厅,中间是个院子。
第四天中午四乡的农民聚集在会馆的院子里,我们就在戏台上演出文娱节目,与第二天在德旺一样,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五天,大家欢天喜地的回到学校。
总的来说,我们这次寒假下乡宣传,地方上反映很好,分校长叶桐先生在春季开学时还表扬了我们。
任国英,男,安徽灵壁人,1938年入国立三中初中部,1940年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