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看完,将纸张给放下。
他扭头看向满眼期待的冯三保,赞道:“不错,你写得真的挺不错的。尤其是其中的细节描写,真的还挺到位的!”
他的赞赏是发自内心。
钟鸣上辈子是个大学生,这辈子是个呆子,应试作文写过不少,但从来没有写过什么小说。
但冯三保也没写过啊...
‘小说’这个词,还是钟鸣告诉他的。
钟鸣扪心自问,冯三保写小说的天赋,很明显是强于自己的。
当然,这也和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关。冯三保活了一百多岁,有这样的见识也是合理的。
要是让钟鸣来写,关于什么剥皮、做菜的细节,他是一点也不清楚的。仅靠想象的话,必定漏洞百出,难以让人产生代入感。
只不过在冯三保心中,自家先生是能写出《白蛇传》的高手,而且自己写这本的小说,很多技巧都是借用其中的,所以他一直很期待着先生的评价。
听见夸奖,他也不急着高兴:
“先生,我写那些细节的时候,由于是从记忆里抄的,所以我写着并不费劲......只是连接剧情的时候,通常会感觉到生硬、难以连续,这该怎么解决呢?”
钟鸣想了想,笑道:
“写小说就是讲故事,有时候我们确实很难把它讲的通顺。感觉剧情生硬的时候,我们不妨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不要去硬把它写的流畅。有时候即使生硬一点,读者其实也能理解!”
冯三保不是很理解,再问:
“讲故事,不就是得讲清楚吗?”
钟鸣点点头,
“这个是有两面性的——讲的太清楚,读者会觉得你啰里吧嗦。讲的不够清楚,读者会骂你是谜语人,连故事都讲不清......所以其中尺度实在不好拿捏。这种能力,恐怕只能慢慢练习出来。”
冯三保听明白了,笑道:
“是啊,我还刚入门呢......像先生您就厉害了,我的《学厨记》在您的《白蛇传》面前,真的是连提鞋都不配!”
闻言,钟鸣抚须而笑:
“那是当然了,毕竟我是先生嘛......不过你也不用太谦虚了,你才学小说几天啊?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冯三保听后大受鼓舞,笑道:
“嘿嘿,能被先生夸奖,那真的是比什么都让人开心!”
钟鸣站起身说道:
“时候不早了,该去上课了!”
下午的课程,钟鸣打算专门教孩子们一些谚语。
在地球,谚语基本上是学者所收集,然后从民间传入课堂。在这个世界恐怕就得反过来,由这间私塾最后传至天下。
后人自然会惊叹:
为什么如此包罗万象、风格迥异的诗词、文章、俗语、名言......都会出自同一人。
最后也会有人得出结论:
咱们的老夫子,是一个爱人、爱物、爱天下的人,这样这样的人,才能对变幻莫测的事物感同身受。
钟鸣面向黑板,写下: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这句话啊,在他以前刚学到的时候,老师只是讲了字面意思,没有解释其中的原理。所以回家之后,他还特意上网查了一下。
具体内容记不得,只是记得与地域、红光的折射、散射有关。因此在不同的地球,这句谚语也会出现偏差。
钟鸣手指着这句话问道: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哪个同学能回答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话音一落,瞬间有人举起了手。
钟鸣笑着点头,
“好,王林同学请起来说一下!”
男孩站了起来,大声道:
“早上看见霞光,就不要出门,下午看见霞光,就可以出门!”
钟鸣闻言笑道:
“很好,请坐!王林同学对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已经说清楚了。只是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早上看见霞光就不出门,晚上看见就可以出门呢?”
此话一出,孩子们安静了下来。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冯三保转头,小声说道:
“张同学,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张普跃面露思考之色,随后低声道,“也许是会下雨的缘故?”
冯三保点点头,“我想也是。”
见没人回答,钟鸣笑着说道:
“其实这句话简述的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即早晨东方出现朝霞时,预示当天可能有雨,不宜出门;傍晚东方呈现晚霞时,则预示次日天气晴朗,就可远行?。”
说完,他又解释道:
“同学们以后可以把这话当做参考,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种很严谨的说法,只是大概可以这样判断,并不属于真理,所以需理智看待!”
“嗯。”
孩子们听后点头。
钟鸣又写出下一句: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钟鸣指着它读了一遍,笑道:
“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蚂蚁搬家呀?”
很多同学在下面回答:
“见过!”
“蚂蚁搬家,雨就要下!”
“这是真的,我爹也这样说过!”
钟鸣笑着点头,不再多说:
“然后我们接着看下一句!”
『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
『早上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
『雷打天顶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
...
谚语有一个优势就是,很多年以后,学了之后很多知识都忘记了,但它还是大概率会被记得。
即使忘了,一提起就记起。
钟鸣最后笑道:
“今天给大家布置一个简单的任务,就是同学们回去以后,可以把今天学到的谚语,说给其他人听!”
同学们刚听到作业时,顿时提了一口气。但随即又听到作业这么简单,立即又松了一口气。
钟鸣面对孩子们,朗声道:
“下课!”
于是散学了,在礼仪之后,有几个男孩子要急一些,欢快地朝屋外跑去,嘴中还喊道:
“好诶,放纸鸢去咯!”
pS:
求个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