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越60年代,我靠捡漏成了首富 > 第182章 核心人脉的维护与拓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2章 核心人脉的维护与拓展

根基要稳,人脉是梁。

易师傅的风波虽然过去,但韩风深知,在这座城市立足,光有院子有东西还远远不够。那些在关键时刻能搭把手、递句话的人,才是真正的护城河。他需要主动维护和拓展自己的核心关系网。

第一站:街道办,孙副主任。

韩风挑了个工作日的下午,提着一个不起眼的布包走进街道办。孙副主任刚开完会,见到韩风,脸上露出笑容:“小韩来了?坐坐坐,关大爷那边还好吧?”

“托孙叔的福,刘婶照顾得很尽心,我也每天都去。”韩风坐下,将布包放在脚边,“易师傅那事,多亏孙叔在街道内部主持公道,顶住了压力,不然我这小胳膊小腿的,真扛不住他那套。”

孙副主任摆摆手,但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嗨,职责所在,也是关大爷确实信任你,事实清楚嘛。”他话锋一转,低声道:“老王(王主任)现在对你印象可改观了,说你小子有担当,遇事不乱。不过,树大招风,以后行事更要谨慎些。”

“我明白,孙叔。”韩风诚恳点头,从布包里拿出一个扁平的木盒,推了过去,“这次来,一是感谢孙叔之前的仗义执言,二是关大爷院子收拾时,在犄角旮旯翻出这么块石头,看着还算周正。我是个粗人,不懂这些,想着孙叔见多识广,请您给掌掌眼,要是没什么用,我就扔回去了。”

孙副主任好奇地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块巴掌大小、温润细腻的青白色寿山石素章胚料,质地纯净,毫无杂质。他眼睛一亮,拿起来对着光看了看,又摩挲了几下,笑道:“小韩啊,你这眼力可不‘粗’!这是块不错的寿山白芙蓉,虽然没雕工,但胜在干净完整,磨一磨刻个闲章,雅致得很!扔了可就可惜了。”

“孙叔喜欢就留着把玩吧,放我那儿也是蒙尘。”韩风顺势说道。

孙副主任也没过分推辞,欣赏地把玩着石头,意味深长地说:“嗯,那我就收下了。小韩,记住,路要一步一步走稳。政策这东西,有时候就像这石头,看着硬,琢磨透了,也能成器。听说南方有些地方,个体经济有点苗头了?当然,我们还是要听上面的……” 他点到即止,却传递了重要的信息。

第二站:文化馆,李长河。

拜访李长河,韩风带的是在落鹰涧精心拓印的一份岩画拓片。内容并非核心机密,但图案古拙神秘,极具研究价值。

“李老师,这是上次去苍莽山外围写生时,在一个叫落鹰涧的地方偶然发现的岩画拓片,觉得挺有意思,想着您可能感兴趣。”韩风恭敬地递上卷好的拓片。

李长河展开拓片,戴上眼镜,仔细端详,脸上露出惊喜:“落鹰涧?这地方我听说过,地势险峻,少有人至。这岩画风格……很原始,很有力量!小韩,你这发现很有价值啊!保存得也好!”他如获至宝,立刻拿出放大镜研究起来。

“您过奖了,就是运气好碰上了。”韩风谦逊道,“我对这些了解不深,就觉得图案特别,想着拿给您看看,说不定对研究地方文化有帮助。”

李长河连连点头:“有帮助!太有帮助了!这为我们了解这一带早期人类活动提供了新的线索。小韩啊,你不仅有眼光,还有这份心,难得!”他兴致勃勃地拉着韩风讨论起岩画的细节和可能的年代背景,又询问了落鹰涧的地形地貌。韩风只挑能说的部分回答,隐去了核心秘密和危险经历。临走时,李长河特意提醒他,市里最近在筹备一个民间收藏普查的非正式会议,让他多关注,可能有交流的机会。韩风记在心里,这是拓展收藏圈人脉的好渠道。

第三站:丝绸店后院,苏雅娴。

与前两次不同,见苏雅娴,韩风带上了一件在整理关大爷书房时发现的“线索物品”——一枚小巧的、银质包浆的顶针,内侧刻着一个极其微小的、变体的“金”字印记。

“苏姐,院子收拾得差不多了。关大爷留下的东西很多,我在整理他书房时,发现这个。”韩风将顶针放在桌上,“看着像女红用的顶针,但里面刻了个‘金’字,样式也有些年头了。不知道跟金爷……或者‘夜莺’,有没有关联?我对这些小物件不太懂。”

苏雅娴拈起顶针,对着光仔细看了看那个微小的印记,眼神锐利了一瞬,随即恢复平静。她放下顶针,语气淡然:“一个老物件罢了,可能是关家女眷的东西,那个‘金’字或许是姓氏或铺号印记,跟金爷没关系。不过,”她话锋一转,从身后的柜子里取出一个长条形的、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锦盒,“你既然安顿好了,正好,我这有件东西需要你费心。”

她打开锦盒,一股淡淡的霉味和岁月气息散出。里面是一幅卷轴,绢本,但展开一小角,便能看到画面污损严重,绢丝断裂、颜色剥落、霉斑点点,几乎难以辨认原貌,只能隐约看出是山水画的一角。

“宋元时期的东西,《秋山萧寺图》,传世过程中损毁得太厉害。”苏雅娴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和凝重,“修复它,需要极致的耐心、眼力和手上功夫。材料我会提供,工具也给你备了一套最好的。这是你的新课题,也是……对你能力的检验。什么时候能开始?”

韩风看着那幅“伤痕累累”的古画,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压力,但也有一股挑战的兴奋在血液里涌动。他郑重地接过锦盒:“随时可以。苏姐,我需要一个绝对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

“四合院东厢房,不正合适么?”苏雅娴唇角微扬,“记住,修旧如旧,要让它‘活’过来,而不是‘新’起来。另外,”她仿佛不经意地问了一句,“金爷当年在东洋人眼皮底下拍的那些照片底版,你觉得……现在会在谁的手里?是彻底毁了,还是成了某些人手里的‘敲门砖’?”

韩风心头一震,苏雅娴的问题像一根针,瞬间刺破了暂时的平静。他摇头:“线索太少,不敢妄猜。但若真在某人手里,必定是烫手的山芋。”这个问题,像一片阴云,预示着他与苏雅娴的合作之路,绝不会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