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厂址拿下,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紧接着而来的,是千头万绪的筹建工作:厂房修缮改造、设备采购安装、原料供应链搭建、人员招聘培训……韩风手下虽然有几个得力助手,但面对一个全新的制造企业,人手立刻显得捉襟见肘。

韩刚自告奋勇,主动请缨。“三哥,厂子里杂事多,跑腿协调的活儿,交给我!我保证给你办得妥妥的!”

韩风看着弟弟眼中燃烧的斗志和渴望证明自己的神情,略一思索,便点头同意了。让韩刚在实战中历练,是最好的成长方式。他让韩刚暂时担任自己的特别助理,主要负责“凤凰厂”前期的部分设备采购和原料供应链搭建工作,并派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业务员带着他。

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考验极大。设备要去各地的物资局、旧货市场甚至是一些关停并转的工厂去淘换、谈判;原料涉及钢材、橡胶、轮胎、油漆、链条等众多品类,需要寻找可靠的供应商,讨价还价,确保质量和交货期。

韩刚没有丝毫畏难情绪。他仿佛又回到了下乡插队时,那股不怕苦、不怕累的劲头又回来了。他骑着辆二手自行车,几乎跑遍了燕京周边所有相关的单位和市场。白天在外面奔波,晚上就抱着产品目录和价目表研究,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

他的机灵和善于交际的性格,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物资局,他能跟手握实权的科长称兄道弟,套出内部信息;在供应商那里,他能跟老师傅聊技术,跟老板谈交情,往往能以更优惠的价格拿到质量不错的货。

有一次,为了采购一批符合韩风要求的、厚度更薄但强度足够的合金钢管,韩刚连续跑了三家国营大厂都吃了闭门羹,要么是产量小不接单,要么是价格高昂。他没有气馁,打听到冀省一家小钢厂可能有技术能力生产,立刻坐长途汽车赶了过去。那地方偏僻,交通不便,他在车上颠簸了大半天,又步行了好几里路才找到厂子。

厂里的技术负责人开始并不把这个毛头小子放在眼里。韩刚也不急,就泡在车间里,看人家生产,跟工人聊天,慢慢混熟了,才找机会跟技术负责人深入聊,拿出韩风画的图纸,解释这种钢管对自行车轻量化的重要性,描绘“凤凰”自行车未来的市场前景。他的真诚和对产品的理解,最终打动了对方,答应为他专门开个小炉试制一批。

当韩刚带着样品和初步供货协议风尘仆仆地回到燕京时,韩风看着那合格的样品和比预算低了不少的报价,心中既惊讶又欣慰。

“三哥,我没给你丢脸吧?”韩刚咧着嘴笑,虽然满脸疲惫,但眼睛亮得惊人。

韩风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干得漂亮!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经过这几个月的磨练,韩刚明显褪去了刚返城时的青涩,变得更加沉稳干练,言谈举止间多了几分自信和从容。他对商业的理解,也不再停留在表面,开始思考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产品质量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韩风将弟弟的成长看在眼里。他知道,韩刚是一块璞玉,经过细心雕琢,必将大放异彩。他开始有意地将更多、更重要的任务交给韩刚,让他独立去处理一些谈判和协调工作。

韩刚也没有辜负三哥的信任,每一次都完成得相当出色。他在“华风贸易”积累的销售经验,与在“凤凰厂”筹备中学到的采购和供应链知识相结合,让他对商业的运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韩家的幼鹰,正在振翅欲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