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厂房修缮工作进展顺利,原材料供应链也在韩刚的努力下初步搭建起来。然而,筹建“凤凰厂”和“霓裳厂”最大的拦路虎,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生产设备。

无论是自行车生产所需的钢管切割、弯管、焊接、烤漆、组装流水线,还是服装厂需要的高速工业缝纫机、专业裁床、熨烫设备,国内现有的设备要么过于老旧,效率低下,精度不够;要么就是价格高昂的进口设备,且受到严格的技术封锁和出口管制,不仅价格令人咋舌,就算有钱也未必能买到。

韩风带着技术小组考察了几家国营自行车厂和服装厂,看到的景象让他心情沉重。工人们大多依靠经验和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极低。生产一辆自行车,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大量依赖人工,不仅效率低,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稳定。服装厂的情况稍好,但距离韩风设想的“霓裳”所需的精工细作,还有很大差距。

“韩总,不是我们不想用好设备,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一位国营厂的老师傅无奈地对他说。

回到“风林科技”的实验室,韩风召集了易小军、赵海等核心技术人员,以及他高薪聘请来的几位机械工程师。面对眼前空白的图纸和寥寥无几的可用设备,大家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风哥,靠我们现有的条件,想造出达到你图纸要求的生产线,几乎不可能。”易小军皱着眉头,实话实说,“很多关键部件,比如精密的控制系统、高强度的传动机构、稳定的烤漆温控系统,国内根本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实验室里一片沉默。现实的壁垒,如同一堵冰冷的墙,横亘在理想面前。

韩风沉默良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知道,常规的路径走不通了。是时候再次动用那张底牌了。

当晚,夜深人静。“关山雅筑”书房灯火通明。韩风闭目凝神,意识沉入那片浩瀚的系统空间。他直接跳过了那些成品兑换区,那里的价格他依然无法承受。他精准地搜索着与技术图纸、手册相关的区域。

光芒闪烁,积分快速消耗。

他兑换了【轻型自行车车架自动化弯管与焊接单元关键部件图纸(简化版)】。

他兑换了【自行车链条自动化装配机构原理图】。

他兑换了【高速工业平缝机核心零部件改良与组装技术手册】。

他还兑换了一份【简易自动喷漆房设计与温控要点】。

这些都不是完整的生产线图纸,而是关键环节的技术拆解和原理说明。这既是为了节省积分,也是为了符合当前国内的技术水平——直接拿出超越时代几十年的全自动生产线图纸,不仅无法制造,反而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天,他将这些用这个时代绘图规范重新整理、并刻意做了一些“符合当前技术认知”修改的图纸和技术手册,带到了技术小组面前。

当易小军和几位工程师看到这些图纸时,眼睛瞬间瞪圆了。

“这……这设计太精妙了!”

“原来可以这样解决传动问题!”

“这个焊接工装的设计,简直绝了!”

图纸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提供了清晰的、可行的技术路径。虽然依旧充满挑战,但至少有了方向。

“这些图纸,是我通过海外关系,花了大价钱弄到的。”韩风面色严肃地解释,“大家要严格保密。我们的任务,就是吃透这些图纸,然后结合我们能找到的国内现有设备和技术条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造,‘拼凑’和改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可用的生产线!”

技术小组的士气被瞬间点燃。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可行的技术指导,剩下的就是攻坚克难!

一场围绕设备改造的技术攻坚战,在“风林科技”和临时组建的“凤凰\/霓裳设备攻关小组”中,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希望之光,已经穿透了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