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五年,十月初四。
兵部尚书高第经略辽、蓟、登、莱、天津等地军务,孙承宗辞官。
张嫣不懂战事,不知道朝堂之上大家扯皮的孙承宗冒领军饷、畏战不前是不是真的?
只是,她觉得这打仗嘛!哪能舍不得花钱嘛!毕竟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呀——
不过,银子虽说要花,但是花也要花到正地方,就比如好钢要用到刀刃上。
而咱们这位孙大人,起初去了辽东做的还不错。不论是练兵还是收拾残局,所作所为都挺可圈可点的!
只是后来,这路线似乎就有些跑偏了。
孙帝师这两年来,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宁远城修建了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
不但如此,在孙承宗的奏疏里。他跟朱由校提过,想修建一条宁锦防线,将建酋挡在关外!
如此一来,以后只要瞅准时机,我大明就可以主动出关,发动奇袭!
而且到时候,进可攻退可守。我军便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孙承宗这个构想,朱由校却有些不认同。
一来是因为银子,仅仅修建宁远城的防御工事便所耗巨大!这老师还想弄一个宁锦防线?
这怕不是,太过于高估咱大明的国库了吧!这两年,估计老师是被朝廷紧着辽东供应的银子,影响了判断!
所以,他才会对大明国库的收入,产生了一个这么大的误解?!
二来,即便宁锦防线修成了?对战局也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咱分析啊!这大明的国防线又不是只有山海关那一条。
自开国到现在,由相杀到想爱的蒙古可有很大一块领土与我大明接壤呢!
虽说如今这即位的林丹汗也对后金的崛起不满,遂选择与明廷结盟。可是盟约制订出来不就是为了违背的吗?
若是修起了宁锦防线,这建酋从此处入不了关。他必然会选择绕过山海关,走蒙古的路子。
诚然,到时候咱们也可以收买那林丹汗。或者在建酋出兵武力威慑时,派兵支援蒙古!
可是,大明如今养着的这点兵力,想要守好山海关已然很是吃力了!
若到时候派兵支援蒙古,派谁去?朝中大臣,天下百姓又会是何反应?不知道孙承宗考虑过这些没有!
一旦到时候,林丹汗反水。建酋从而自蒙古南下!那陕西、山西、河南、京师可都暴露在建酋的铁骑之下了!
若形成这种局面,那花费巨资建起来的宁锦防线岂不是很尴尬!
所以,朱由校便是由此怀疑起了孙承宗的能力。
唉!老师比起大部分文人,领兵的才能是有,但到底还是名将难求啊!
于是乎,九月份马世龙中计,派鲁之甲、李承先袭取耀州,结果战败身死之后。
朝中大臣弹劾孙承宗和马世龙,孙承宗再次请辞。
朱由校便顺水推舟准了孙承宗的请求。不过这几年来,孙承宗在辽东,也并非毫无建树!再加上念着昔日,两人在文华殿讲学的师生情份。
于是,朱由校给孙承宗加进光禄大夫,儿子世袭中书舍人,又赏赐蟒服、银币等。
比起历任督师山海关的辽东经略,孙承宗能得如此结局,也算得上光荣退休了!
而高第接棒孙承宗,到了山海关第一件事儿!便是说关外不可守。
下令尽撤锦州、大小凌河、杏山、松山诸城工事,退守山海关。
此事传到后宫张嫣的耳朵里时,她忍不住长长叹了一口气。
只看高第这行事,说不定还不如孙承宗呢!张嫣心想,可千万别在出一个王化贞那样,主帅无能累死三军的人才了!
真是可惜了,这对于究竟谁才是能力挽狂澜的将才?张嫣现代时没怎么关注明末这段历史,她还真是有些不清楚!
哎呀,你说这怎么就穿到明末来了!如果她这穿的是三国,那该多好?
毕竟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再怎么着,张嫣也是知道曹操、郭嘉、关羽、张飞、诸葛亮这些人的!
不过,穿都穿来这么些年了。说什么都没用了!与其天天苦恼一将难求,倒不如捡些好苗子,咱们自个儿培养试试?
想到这儿,张嫣给崔念去了一封信。让他弄一个封闭的军事学校。
然后找来些体格好,有军事天赋的青少年好好培养。兵法课、实战演练、军中实习都给安排上!张嫣就不信了,如此全面撒网?还能捞不出一两条得用的鱼来!
另一边,远在福建的刘保又送进宫一封信。
信上说,他已弄清了这些洋人的来历!根据传教士随身携带的地图上显示,这些洋人来自于咱们这块大陆的最西边,与我大明遥遥相隔数十个国家。
之前几次远渡重洋的航行,他们一直在寻觅神秘的东方古国!
早在嘉靖三十二年,这些洋人中的一支:葡萄牙人便到达了我大明东南沿海一带。
当时,狡猾的葡人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通过向当地官员行贿,获准在澳门半岛暂时居住。数年之间,葡人聚落成村,并自行设置官吏,建立了他们所谓的远东最早的据点。
后来,也许是这伙葡人从我大明弄到的茶叶瓷器太多,获利巨大。引起了另一伙洋人的眼红。于是为了争夺澳门的据点,自称西班牙人的洋人和葡人打过好几仗!
不过,后来的西班牙人毕竟不比葡人在澳门的根基深厚。接连败北之后,琉球这个美丽富饶的小岛便成了西班牙人觊觎的对象!
到了万历年间,从西班牙手里取得独立的荷兰,也跑到我大明的东南沿岸意图分一口羹!
而这次,林将军伙同福建水军击溃的,便是自称荷兰和西班牙的洋人。其中西班牙洋人被全歼!而荷兰也被大明如此强大的火力震慑住了,承诺以后绝对不敢再侵犯大明领土!
所以,借着这次机会。刘保便趁机和荷兰人谈了张嫣提到的瓷器、丝绸和茶叶的贸易之事。
荷兰人听见刘保如此说,那叫一个喜出望外!本来还以为这次定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儿?于是洋人们当即表示,很乐意与大明交易。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次做生意和以往他们通过武力做的生意,可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不管如何,反正接下来双方便就如何展开贸易一事,进行了商谈……
商榷一开始,洋人便不怀好意!提出如同葡人那样,租借一块土地,让自己人建立据点。
然后,被刘保疾言厉色拒绝了!
不但如此,刘保还道:“若你们一直如此没有诚意,妄图得寸进尺!那么我大明不介意像对待那伙西班牙人一样,用火枪来招待尔等!”
这话被一边的传教士翻译给那些荷兰人听了以后,在座的洋人脸色都徒然变得很难看。
好一会儿,一个自称伦纳德的洋人才起身,干干笑着叽里咕噜说了一大推。
传教士翻译道:“嘿!伙计,我们只是为了生意。所以实在不用如此剑拔弩张!做生意嘛?我们提出需求,你们给我们商品。这没有据点?也不是什么大事!最多以后,我们麻烦点,找港口靠岸就是!反正只要生意能做起来。大家伙儿能互惠互利,一起发财不就行了!”
刘保不为所动,冷着脸道:“既然你们要到我们的地盘做生意。那么入乡随俗,你们自然就要按照我们的规矩来!接受不了的话?那就打道回府好了。”
传教士翻译完这话,对面的洋人脸上有些不渝。
可最后到底还是逐利的本性占了上风。他们嘀嘀咕咕一阵后,那个伦纳德耸耸肩,对刘保做了一个请说的手势。
于是刘保道:“对于这桩生意,我们其实规矩也不多,总结起来也就三点。第一:便是你们停靠口岸前,必须事先征得我方的同意。而且上岸之后,不得携带任何武器!当然你们的安全,我们也会派人进行保护。第二:咱们的交易,我们只认黄金,不接受白银。或许?你们拿你们那里的货币,等值兑换我大明的铜钱或者宝钞来进行交易,也可!第三:咱们的交易既然是商业行为,那么也应当遵循我大明律法。三十税一,向朝廷缴纳关税!以上便是我们给出的条件,你们若答应?咱们可以接着往下谈,若不答应?哪来的回哪去就是了。”
听完传教士转达的刘保条件,对面洋人有些犯难。这次他们商议了好久,那位伦纳德才面带苦涩的点头答应了这些条件。
于是,接下来双方开始就丝绸、茶叶、瓷器的价格与交易数量开始了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