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调,但善变又能带来叹为观止的风味。
两口大砂锅在张威的帮助下端上餐桌。
“大自然总不会辜负远道而来的客人,我在山上找到了猴头,找到了竹荪和干巴菌。”白洋献宝似地说道。
“哦,你们这里还能找到猴头?”孙院士诧异地问道。
自从三江并流从小说照进现实,消失的地平线进入大众的视野,国家对三江并流地区越来越重视。
孙院士参加了多次高规格科学考察,牛肝菌、羊肚菌、松茸等等野生蘑菇都品尝过,每次都感叹滇省无愧于“世界野生菌王国”的美誉。
猴头菇一直缘吝一见,他一度以为猴头菇在滇西北消失了,没想到今天却不期而遇。
“有的,只是产量一直不高,东北才是猴头主要产区。”说着白洋打来一个砂锅。
浓郁的香气随着水蒸气迸发出来,直勾地肚子里的馋虫翻江倒海,在座的几人齐齐咽了口唾沫。
这太他娘的香了,要不是椅子稳当,真能香一个跟头。
“白洋,这也太香了,要让老陈知道,你这里有这么好的东西不通知他,肯定会和你撒泼打滚。”赖清看着砂锅内的肉,喉结就不停地滚动,要不是旁边有孙院士,他施展不开,早就下手了。
“嘿嘿,陈哥可赖不着我,这又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川渝那边传过来的风萝卜炖腊猪蹄,没啥新鲜的。”白洋嘿嘿贼笑,用勺子给大家盛汤。
孙院士也使劲吸了吸鼻子,诧异地看向白洋。
“白总,这不对吧,和我们那里的风萝卜炖腊猪蹄味道不一样啊。”
“哎哟,孙院长,您别这么叫,您叫我白洋、小洋都成,只要不叫小白就好。”白洋放下勺子连连拱手,谦逊地说道。
既然冰释前嫌,那孙院士就是九宫连环寨请都请不到大拿,需要供起来的那种。
“行、行,那我就叫你小洋了。”孙院士被白洋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哭笑不得。
“你这个味道和我们那里味道不一样。”孙院士看到砂锅里的东西立即勾起了他的回忆。
家乡的味道他在千里之外,一年总能吃到几次,风萝卜炖腊猪蹄一直是他难以割舍的魂牵梦萦。
他身在京城,请客吃饭的人总会拉着他去大酒楼,吃精致川菜,从来都不会有风萝卜炖腊猪蹄。
它是简单又浪费时间的家常菜,虽然风味独特却其貌不扬,大酒楼不会做也不屑去做。
啧,这还有川省人。
白洋竖起了大拇指,他由衷地赞叹道“:孙院士,您也是行家。”
“嗨,哪里就是行家了,就是吃得多些,从小到大就好这口,要不是你这味道变化太大,闻一下味道我就知道是什么了。”孙院长摆摆手,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手里的碗。
“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白洋指着碗里的肉说道“:就是多加了油底肉和徽州的刀板香,为了平衡味道,除了风萝卜,还加了笋干和泰国小洋葱以及用虾脑、蟹膏做得蟹膏。”白洋解释道。
“虽然大道至简,有了风萝卜和腊猪蹄就已经很完美了,但有时做加法是增加风味的选择。”
孙院长闻言先喝了一口汤,汤是风萝卜炖腊猪蹄的精华。糯糯的口感黏糊糊的粘嘴,这是胶原蛋白炖到汤里的结果。
三种由时间熏陶的猪肉各有千秋,不同的香气相互碰撞激发了出奇异的复合香味又富有层次,增加蟹膏不是川菜的习惯,而是长江的终点江南地区淮扬菜的手法。
蟹膏的鲜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平衡了油底肉、腊猪蹄和刀板香的香腻,将风萝卜、豆角干、泰国小洋葱的清甜激发出来,进一步平跟香腻,它不是奢华的炫富,而是画龙点睛之笔。
孙院长慢慢啃着猪蹄,心里竟生出了些许遗憾,油底肉和腊猪蹄都是家乡的特产,没有人想到它们的结合,却在千里之外的滇西北生根发芽并且发扬光大。
嗯,腊猪蹄的风味与家乡不同,没有浓重的烟熏味,味道很淡,应该是缩短了熏制时间,香料的味道也很独特,可能这就是他们能够结合油底肉的原因吧。
风萝卜和泰国小洋葱也好吃,它们的清甜恰好中和了猪肉的油腻。没想到的是白洋居然没有说全,肥厚的豆角干和海带他就没有介绍。
哦,对了,里面应该还有白芸豆,而不是黄豆。
又鲜又香,孙院长都觉得自己陈旧的肠胃被刺激得焕发了新的生机。
“嗯,好吃,太香了。”张威吃得胃口大开,他身前的骨头都快堆成了小山。
“慢点吃,这么香的东西吃伤了,你以后就别想吃了。”孙院长看到张威身前堆起的骨头,硬生生有了危机感,拿出了老师的威严。
张威叼着一块腊猪蹄一动不敢动,他满脑子都是懵逼,导师怎么发脾气了,瞪大了眼睛就像一只惊恐的土拨鼠。
白洋和赖清看得好笑,没想到孙院士还有童真的一面,为了口吃得居然对自己的学生发脾气了。
白洋正要解围,老头儿狠狠地瞪了眼如坐针毡的张威,连汤带肉的又给盛了一碗。
“牛嚼牡丹。”
老头儿坐下还不忘批评一句。
张威快吓尿了,他到底吃呢,还是吃呢。
“唔,原来里面还有猴头菇?”孙院长夹了一块蘑菇,顿时又惊又喜,还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我就说嘛,蟹膏虽好,它提供的鲜味还是单薄一些,有了猴头菇一切都能迎刃而解,你不加味精和鸡精是对的,它们的鲜味太霸道,根本没有食材自身鲜味的回味悠长。”
“还容易破坏味蕾,导致味蕾退化,让舌头离开味精之后,就觉得味道寡淡。”
听着老头儿的侃侃而谈,白洋也没有想到他还是一个老饕,他确实没有加一粒味精或者鸡精,全部交给时间和火候。
“还不快吃,凉了味道就变差了。”孙院士眼神的余光见张威叼着腊猪蹄一动不动,满脸嫌弃地呵斥道。
你们爷俩儿这是准备霸占这一锅风萝卜炖腊猪蹄是吧。
但白洋哪里能让他们如意呢。
“孙院士、老张,你们慢点吃,我们还有好吃的。”说着白洋打开了另一个砂锅。
刚才不是不打开,而是这师徒俩直接杀疯了。
再好吃能有风萝卜炖腊猪蹄好吃?师徒俩在吃上难得达成了统一战线,但马上就被土崩瓦解。
浓郁的奶香融合复杂的米香直冲天灵盖,居然有风萝卜炖腊猪蹄并驾齐驱、平分秋色的架势。
“这是焗饭?”赖清眼神复杂地看向白洋,焗饭是他老婆的最爱,每周都要吃个两三次。
“哦,忘了你是粤省人了。”白洋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赖哥,你可能吃不习惯。”
粤港澳的焗饭和煲仔饭讲究粒粒分明,但他们九宫连环寨的焗饭恰恰做不到粒粒分明。
“赖哥,你可以试试习不习惯。”白洋有些歉意地说道“:不行的话,我可以给你去焖碗饭”
“白洋,我们不是粤省人,可以习惯。”张威垂涎欲流地盯着砂锅里的焗饭,大咧咧地说道。
既然导师喜欢风萝卜炖腊猪蹄,咱也不介意尊老爱幼。
“这焗饭看着不错,我在法兰西留学的时候经常吃,味道还是满习惯的。”孙院长保持着一个院士的矜持,却也是虎视眈眈。
看着两人的强盗行径,白洋还能说什么。
“想吃自己盛,别客气。”
白洋话还没落音,张威就拿起勺子盛一了碗。
勺子破坏了焦壳,味道更加浓郁,不同的芝士让奶香气变得复杂且富有层次,鱼鲊的鲜香与黄鳝的焦焦香气相互碰撞与盐水鸭的鲜香相得益彰。
下面的米饭丰富多彩,高粱米、菰米、小米、糯米、莲子、茨菇、赤玉流金、轻红映雪、秋雪凝翠等等,不仅让口感上丰富多彩,香气更有冲天香阵透长安的架势。
张威刚盛好满满一大碗就迎上了孙院士复杂的眼神。
张威乖乖地递给孙院士,狗腿似地说道“:老师,您看我特意给您盛的,各种食材搭配得特别完美。”
“哼。”孙院士从鼻子里哼出一声,眼神变得满意起来,矜持地接过碗,嘴里漫不经心地说道“:吃饭要懂规矩。”
张威拿着勺子欲哭无泪,哪里还不知道导师的意思,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怎么办?自己的导师自己宠呗。
“唔,太好吃了。”孙院士瞪大了眼睛,这味道简直惊为天人。
经典的芝士拉丝简直梦幻,层次丰富的芝士香气让味蕾欢呼雀跃,不知名的鱼鲊油脂丰腴的爆炸,带着发酵的淡淡酸香与芝士内部埋藏的乳扇的酸香形成了激烈的碰撞,填充的各种小番茄与树番茄被酸浆草引爆,胃口大开,甚至让孙院士有种饿了的感觉。
干煸鳝丝与盐水鸭带来了新的变化,鲜辣咸香如铁骑突出,爆破了野生菌子炒八宝饭带来的鲜香以及丰富的口感。
孙院士听说有高粱米、小麦、棒子米,还以为垫底的炒饭会变得粗粝,恰恰相反,正是这三种粮食弥补了没有粒粒分明的缺憾,是八宝饭越嚼越香的关键,同时打破了米饭的单一口感。
孙院长被干巴菌、见手青、牛肝菌、羊肚菌、竹荪、黑虎掌菌等野生菌子在鸡枞油激发下的迷人鲜味给迷倒了,闭着嘴巴不敢张开。
白洋加入的各种奇特味道的蔬菜形成了怪诞味道,直接给他一记当头棒喝。
各种复杂的咸、香、辣、鲜瞬间融为一炉让孙院长欲罢不能。
孙院长赶紧又吃一口,越吃越上瘾,越吃越快,恨不得萌发第二春,让他的脆弱的老胃重获新生。
“嗯,这个味道好靓,白洋回到白家寨你一定要给你嫂子做一次。”赖清吃得眼前一亮,根本没有芝士焗饭不是粒粒分明的遗憾,这分明是正确打开方式嘛。
“行,只要能采到蘑菇,其他的挺简单的。”白洋笑着答应下来。
只是说话干什么,看看人家张威一直在默默干饭,芝士焗饭里还淋上风萝卜炖烤猪蹄的汤,简直将吃发挥到了极点。
许是受到张威的感染,孙院长和赖清的勺子、筷子使得飞起,都要舞出残影了,这要是在长坂坡赵云能杀的七进七出,那就是见鬼了。
一顿饭吃下来,三个人都瘫倒在椅子里,连一根手指都不想动。
白洋赶紧煮了虫茶,生怕把三人撑坏了。
“赖哥,一会儿出去消消食吧。”白洋指着窗外璀璨星河拉了拉瘫倒在椅子上小口喝着虫茶的赖清。
“干什么,不去。”赖清不耐烦地推开白洋的手,直接闭上了眼睛。
“赖哥,你不看看外边的星空多漂亮?”白洋无奈地提醒道。
“不去,你又不是我老婆。”赖清的手环住椅子扶手,他想焊在上面。
“赖哥,是星空胜地呀。”白洋不得不说出他们上山的目的。
“哎哟,握操,我给忘了。”赖清心头一激灵,这才想起来他们两人上山的目的。
“那个,白洋,我再休息一会儿。”赖清马上又揉着肚子,厚脸皮的他也是老脸发烫。
? ?求月票,求推荐,求打赏,求收藏
?
终于写了一个大章,很爽,以后每一章都多写,老是卡着2000字左右写,太别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