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 > 第2255章 国术到底应不应该传给外国人(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55章 国术到底应不应该传给外国人(九)

其实,香蕉人这个问题,自从1980年代起就一直困扰着华夏,就算华夏想要解决,也是有心无力。

香蕉人一开始是指的二代或者三代在漂亮国的华夏移民。

但是后来扩展到所有长着一副华夏人身体,心里却已经是漂亮国心的人。

不仅是Abc这种漂亮国出生、长大的华夏人,还包括国内那些因为西方文化入侵而改变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人,他们表面上是华夏人,内心却以漂亮国人自居,他们梦想着出国,梦想着成为漂亮国人,梦想着可以开上汽车,喝着咖啡,吃着三明治,嘴里说着英语,仿佛那才是真正的人生。

而回头看看华夏,却是一脸鄙夷,在同胞们身上,他们找到了无穷的优越感。

Abc这种香蕉人就不说了,他们毕竟是在漂亮国出生、长大,受漂亮国文化的影响,变成香蕉人是情有可原的。

他们如果经过努力,还是有转变的可能的。

但国内的这些人变成香蕉人,那就完全是性质恶劣了。

这种香蕉人分为两种。

一种是1980年代,华夏和漂亮国进入短暂蜜月期之后,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华夏,一大批人立刻沦陷了。

这些西方文化包括电视剧、电影、音乐、舞蹈、服装等。

1980年代,华夏老百姓第一次接触到了漂亮国流行文化。

华夏最早的一批电视观众通过电视机这扇窗户,开始了解漂亮国人的生活。

当时,华夏影视创作十分匮乏,不像现在影视资源应接不暇。

电视上收视火爆的全是引进剧,除了大受欢迎的港剧,就是美剧,如《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神探亨特》。

《大西洋底来的人》是华夏人最早看到的科幻题材电视剧,在1980年引进华夏。

如今看来,这部剧人物造型老土,剧情毫无新意,在当年却十分高大上。

同一时期引进的另一部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则让广大华夏青年热血沸腾。

这部美剧中,主角们是来自监狱的囚犯,个个身怀绝技,在美军的带领下深入德军敌后搞破坏。这让几百万思想苦闷的待业青年大开眼界,他们模仿电视剧中的人物耍飞刀,打架斗殴,抽烟喝酒,就差烫头。

但是《加里森敢死队》败坏社会风气,电视上一个“敢死队”的名字,就鼓舞着无数青年走上街头。

那两年,街上出现不少耀武扬威的流氓队伍,其中的唐山菜刀队,甚至引发了1983年的严打运动。

这部剧的价值观,既不文明,也不和谐,在当时实在顶不住,只播了一半就停播。

1988年引进的警匪剧《神探亨特》也在华夏掀起收视狂潮。

这部剧向华夏展现了当时洛杉矶生活的全貌,警探亨特喝咖啡,吃西餐,拿着枪走在加利福尼亚的街道,破获一个又一个扑朔迷离的案件,各种娱乐元素应有尽有,让观众大开眼界。

这时,华夏人才知道,原来漂亮国人是这样生活。

《加里森敢死队》一点也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神探亨特》却是一次成功的普法教育。

剧中,主角每次抓捕歹徒后的一句经典台词耳熟能详——“你有权利保持沉默,如果你放弃这个权利,你的话将在法庭上作为你的证词;你有权请律师,如果你请不起,法庭将为你指定一名律师。”

这部剧在不知不觉间将法治意识带入改革开放后的华夏。

与美剧一起传入华夏的,还有漂亮国电影。

有资料显示,漂亮国电影现已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占据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三分之二,其中,华夏观众功不可没。

1980年代前,观众在影院所看到的国产大片都是清一色的主旋律,剧情单调,洋溢着时代气息,如《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

1982年上映的国产功夫片《少林寺》,在那个票价只有几毛钱的年代,创造了过亿的票房纪录。

改革开放后,华夏电影市场的火爆,吸引着漂亮国电影人的目光。

随着漂亮国电影的到来,为华夏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选择。

当然这里面也包含了漂亮国的阳谋,那就是用电影影响别国年轻人的思想,就像他们在S国做的一样,西化S国年轻人的思想,最后导致S国的阶梯。

20世纪30年代一位英格兰人所说,世界每座电影院都是漂亮国的大使馆。

漂亮国电影正是其流行文化的标兵,具有不可忽视的世界影响力。

但是一心想大捞一笔的漂亮国电影人偏偏遇上1980年代华夏电影市场的萎缩,因为电视机、录像机的盛行以及盗版商的猖獗,进口电影难以盈利。

改革开放之初漂亮国电影、电视在华夏市场如昙花一现,只剩下盗版商为华夏青年提供了一方小天地。

西风东渐,漂亮国影视剧的盛行还为华夏人带来了欧美流行音乐。

1985 年,英格兰的威猛乐队访华,在羊城和京城两地巡演,反响平平。威猛乐队还抱怨,华夏的观众实在太不热情。

其实,当时现场除了一些大学生之外,大部分人都听不懂英文歌,能来捧场就很给面子了。

直到1987年,中唱沪市公司终于引进了第一张漂亮国音乐专辑——迈克尔?杰克逊的《bad》(《真棒》)。

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步,和霹雳舞一样,成为潮流青年竞相模仿的对象。

正版磁带在华夏的销量并不乐观,华夏歌迷聆听漂亮国流行音乐的的途径还是通过打口磁带。

所谓打口带,是来自欧美国家(尤其是漂亮国)的积压货。

他们将这些卖不出去的音像制品进行损坏处理(用专用机器切掉一段,还能正常播放),之后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重新进入市场。

这些“水货”磁带,被运到Y国或港岛,再转运到粤省,之后由各地批发商散播到各地。

在娱乐匮乏的年代,有打口带充当排头兵,再加上盗版商的推波助澜。

华夏的歌迷终于触碰到欧美流行音乐的一角,人们渐渐知道了猫王、披头士、滚石乐队、老鹰乐队和鲍勃·迪伦等等音乐人的名字。

两年后,初出茅庐的崔健以一身邋遢的打扮在京城工人体育馆用一曲摇滚歌曲《一无所有》,唱出了华夏流行音乐的时代最强音。

但是他在歌声中不断地追问,怀着一种对理想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反叛,让在场的艺术局领导便拂袖而去。

这也充分体现了当时文化领域的矛盾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