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此时偏向庆修只不过是因为有利可图,却不会自掘坟墓,真的将卡里米斯商会拱手给了庆修。”

“否则,等庆修把卡里米斯商会拿到手了,谁能保证他不会卸磨杀驴?”

副会长此话像是在告诉马哈茂德,又像是在告诉自己。

马哈茂德没有多想,他仔细一想,觉得确实如此。难道这些人真能将卡里米斯商会拱手给了庆修不成?

只要他们不会,日后顶多是卡里米斯商会与庆修交锋时会吃些亏,不会动摇商会根本。

想到这里,马哈茂德提着的心稍稍放下些许。

他扭头,万分诚恳地道:“幸亏这商会里,还有你能帮我出出主意,分担一下。”

副会长意味深长地笑了,“应该的。”

马哈茂德不知道的是,他前脚和对方分开,后脚副会长就派人暗中传信给庆修。

“告诉庆国公,马哈茂德打算派人暗中潜入其余九处贸易中转站。”

他看着远去的报信人,慢悠悠地笑了下。

拱手将卡里米斯商会送给庆修这种事,他确实不会做,可庆国公手中有他把柄,且如今替庆国公办事,好处少不了他的。

他只需要两头周旋,便能既稳固自己在商会中的地位,在庆修那边,又算是一直都有用处。

既避免了庆修卸磨杀驴,又能不停从庆修那里拿好处。

副会长越想越高兴,盘算着应该怎样安排人潜入另外九处贸易中转站,又该何时将消息透露给庆修。

与此同时。

阿拉伯君主马尔万比马哈茂德更愁,他盯着眼前桌上的欠条,几乎要将这张薄薄的纸烧出洞来。

此前他从庆修处借了不少银子,更不用说之前阿布·阿巴斯借的银子也算到了他头上。

兼之他为了收复仍在支持阿布·阿巴斯的贵族手中的领土,以及重建经历过战乱的阿拉伯,又向大唐银行借了数百万。

杂七杂八加起来,他欠大唐银行的银子,竟然达到了七八千万!

不要说七八千万两银子了,哪怕是一千万两,他现在也拿不出来!

阿拉伯刚刚恢复元气,想要积攒银钱,还需要一段时间,何况七八千万两银子,哪怕是全盛时期的阿拉伯,也需要不短时间筹集。

最要命的是,除却这笔银子,竟然还需要还数百万两的利息。

“君主。”宫中侍从快步走进来,低声道:“大唐银行那边派人过来询问,陛下是要一次性还清,还是暂时只还第一期?”

马尔万眉心跳了跳,“他们这么着急作甚?前日不是才派了人将欠条送来,今日便来追讨了?”

侍从低着头,不敢说话。

马尔万叶不需要他回答,只是堂堂君主,被人追讨银钱,自己还的确没有银子还,着实是叫人有些气闷。

他拧眉摆了下手,“告诉他们,我还需要考虑些许时日。”

没一会,侍从苦着脸回来了,“君主……”

“怎么?我考虑些许时日也不行?”马尔万略有些恼怒地喝道。

“他们,他们说,希望您能给个确切日期,因为这笔银子有部分是阿拉伯商人的,而近日因为大唐西域建立的贸易中转站,取银子的商人较多。”

“大唐近期花钱的地方也多,庆丰商会难以填补上这笔空缺……”

侍从越说越小声,低着头不敢看马尔万的脸色。

半晌,上方才响起马尔万的声音,“告诉他们,我需要五日时间。”

将大唐银行的人打发走后,马尔万神情烦躁不已。

五日时间,他上哪里筹一千万两银子?

他沉吟片刻,派人去将王城内的众贵族召来。

贵族们来是来了,但一听他是想问他们索取银子,以还上大唐银行第一期的借款,顿时各个推脱没有银钱。

每个人只愿意出个几万两,最多的大贵族也只愿意出十几万两。

马尔万阴沉着脸,“诸位家大业大,便只有这点银子?”

“我们再家大业大,岂能大过整个阿拉伯?”某个家大业大,不知家财有多少的大贵族厚着脸皮道:“我们这点银钱,远远填不上这个亏空,不如,您与大唐银行那边商量商量,晚些时候再还?”

“是啊,您与大唐庆国公关系不错,想必他们愿意通融通融。”

马尔万听得脸色彻底黑了下来,意思是,他堂堂阿拉伯君主,因为还不上钱,去找大唐银行的掌柜,请他们宽限些时日?

此事传出,他哪里还有脸面?

倘若大唐愿意给他这个脸面还好,倘若不愿意,他莫非是要厚着脸皮赖账不成?

马尔万再怎么不情愿,最终还是只能厚着脸皮去找大唐银行的掌柜了。

留在阿拉伯的大唐银行掌柜朱亮,见到马尔万,非常热情地招待了对方,仿佛没有看见马尔万脸上的不自在,殷切地问道:“您是打算归还第一期欠款,还是一次性归还?”

朱亮很是大方地道:“只要您能一次性归还,这四百多万的利息,我们可以全部给你抹除。”

足足四百多万利息,可谓是诚意很足了。朱亮诚意这么足,马尔万愈发不好意思。

他硬着头皮道:“此次前来,是想与你们商量一下欠款之事……”

他停顿了下,才忍住羞耻继续道:“阿拉伯如今实在困难,战乱刚平定,阿拉伯亦才恢复元气不久,百废待兴……”

“……不知能否再宽限些许时日?”马尔万说完,只觉得整张脸一片滚烫火辣。

朱亮拧眉考虑了会,“此事并非我们不愿意给阿拉伯方便,只是这个数额毕竟太大……”

马尔万心往下沉,他该不会真要硬着头皮赖账?

紧跟着,朱亮继续道:“不过,我倒是有个主意,或许能解决您如今的困境。”

“阿拉伯有不少人家财丰厚,您何不让他们捐赠部分,填入阿拉伯国库?”

“他们既为阿拉伯一份子,理当为阿拉伯出一份力。”言外之意则是,他们大唐银行可不属于阿拉伯。

宽限还款是情分,追债是本分。

朱亮提醒道:“当初他们中有不少人追随阿布·阿巴斯,此时花钱消灾,也不为过。”

马尔万瞬间沉下脸,“一个个都跟我哭诉没有银子,我总不能逼他们将银子交出来。”

否则传出去,他马尔万成什么人了?

“您说的是贵族吧?”朱亮微微一笑,“您别忘了,阿拉伯内最有钱的那批人,可不是贵族,而是那些阿拉伯大商人。”

马尔万神情微动,“你的意思是……”

“大唐曾经也遇到过国库空虚的情况,那些商人为大唐捐赠银子,陛下见他们为国为民着想,故而册封了他们爵位,或是赐了些闲散职位给他们,以示嘉奖。”

马尔万眼神微微闪动,随即露出笑容来,“我明白了,多谢朱掌柜的建议。”

“小事一桩,小事一桩。”朱亮笑眯眯道:“以君主与庆国公的交情,能为您分忧解难,是小人的荣幸。”

“您处理阿拉伯大商人一事,想来需要些时日,也难以有心力顾及其他事。”

他点了点被马尔万放到桌上的欠条,笑道:“此事我们大唐银行会暂时帮您处理一段时间,等您处理完阿拉伯大商人之事后,再来处理此事即可。”

朱亮这话说得漂亮,不仅解了马尔万的尴尬,宽限了时间,还主动给对方找台阶下。

马尔万当即笑逐颜开,“那便麻烦你们了。”

两人客气了一番,朱亮亲自送马尔万离开。

“掌柜,庆国公为何要我们给阿拉伯君主提这个建议?咱们不是也不急着要他这一千万两吗?”

“留着这个把柄拿捏阿拉伯,或是让阿拉伯将爵位安排给我们的人,不是更好?”

朱亮一巴掌扇在伙计的后脑勺上,“日后少在大庭广众下说这种话,即便是在银行内,你也没法保证隔墙不会有耳朵偷听。”

他两手揣进袖子里,慢悠悠道:“再说了,庆国公既然吩咐了,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照办便是了。”

“想不通没关系,别自己胡乱就行。”

伙计摸着后脑勺,愣愣地点头。

而马尔万回王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集阿拉伯大商人,其中有两个亦是前几日,马尔万召集的贵族之一。

他们隐隐猜到马尔万的意图,怕是从贵族身上借不到钱,遂将主意打在了阿拉伯商人身上。

就在这时,马尔万沉声将阿拉伯缺钱一事说了,但是没有提及是因为欠了大唐银行的银钱。

众阿拉伯商人面面相觑,一时间无人开口。

马尔万也不急,等他们消化完这个消息,再不紧不慢地道:“若是诸位愿意为阿拉伯排忧解难,我会赐予你们爵位,以作赏赐。”

方才还闷不做声的阿拉伯商人们,猛地抬头,一个个像饿狼似的,眼睛纷纷亮了起来!

马尔万终于露出了笑意,“一共三个爵位,只赐给为此次阿拉伯所遇困境作出最大贡献之人。”

“君主!”一个阿拉伯大商人迫不及待地上前,“我愿意出一千万!阿拉伯所缺的一千万两银子,我愿意全数解决。”

他满脸诚恳地道:“能替君主,替阿拉伯排忧解难,实在是我之幸。”

马尔万用尽力气,没有让自己神情过于扭曲。

一千万……他掏不出来的一千万两银子,这些人竟然说拿就拿了。

紧跟着,又有人喊道:“一千五百万!我可以捐赠一千五百万!”

“两千万两!君主!我愿意赠予王宫两千万两!”

最后价格一路飙升至三千万,马尔万几句话功夫,转眼便拿到了六千五百万两银子!

哪怕不能一次性还清大唐银行的欠款,却也相差无几了!

马尔万高兴得仰头大笑,“好!你们为阿拉伯所作贡献,整个阿拉伯都会记住!”

他立刻签了政令,给前三人赐予了爵位。

除了捐赠了三千万两的阿拉伯大商人是男爵,其余二人皆是子爵,但有此爵位,他们已经心满意足。

贵族与商贾之间的差距不是那么容易跨越的,贵族可以经商,可以是大商人,然而大商人即便家财万贯,穷极一生也未必能有机会成为贵族。

如今不过花费两三千万两便能拿到爵位,值了!

新鲜出炉的男爵笑眯眯的,旁边有熟识的人上前道贺:“副会长,不对,应该是男爵了,恭喜啊。”

“同喜同喜。”卡里米斯商会的副会长眼睛笑得只剩一条缝。

早在马哈茂德回到商会时,庆修便传了消息过来,告知他马尔万随时可能会拍卖爵位,给他准备好银子,让他务必将第一名拿下。

副会长心想,看来跟着庆修混,比当一个卡里米斯商会的副会长好多了。

……

扬州,响水县,即扬州港口所在的县城。

县令背着手,跨过后院的门,准备推门进书房时,眼神微凝。

他快步进去,然后反手将门关上,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熟练得不知道这样干了多少次。

书房内已经有一个身形魁梧,留着络腮胡子的大汉候着。

“你怎么来了?有何要事?”

县令将门闩上,又将窗户关严实,确定外面没有人偷听后,才坐到书案后问道。

“有一件要事。”络腮大汉言简意赅道:“很快就是李世民寿辰,殿下意思,破坏此次李世民寿辰。”

县令动作一顿,疑惑地抬头:“为何?”

大闹李世民寿辰,这是嫌自己上回反书惹出来的事不够显眼,非要逼李世民将整个大唐翻过来搜寻他们不可吗?

络腮大汉:“殿下说,趁机将真正反书的内容透露给李世民,再让世人不要忘记了我们隋朝仍有人在。”

县令:“……”

“自从反书一事后,庆修盯得很紧,此时有异动,很容易被庆修将老巢翻出来。”

“我只是传消息的。”

闻言,县令神情扭曲了一瞬,忍了又忍,才将蹿上心头的那股无名火灭掉。

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庆修和李世民皆在盯着他们,只等着他们有所动作,非要在寿辰上动手,生怕不够惹眼?

让世人记得他们隋朝仍有人在有何用处?应该想办法让隋朝重新得民心!

否则百姓们提起隋朝,便破口大骂的话,他们不要说成事了,连藏身之处也难保,恐怕会成为过街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