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派一队士卒伏击地点埋伏,吴懿将营地选在了历阳东边一座高山的半山腰上,距离埋伏地点差不多二十里的地方。
这是他能找到的最好的地点了,附近只有这里有一条足够上千人使用的隐蔽水源,其他水源都太开阔了,斥候随便扫一眼就能看到。
而且山上还有一处较为平整的土地,土地另一侧是一道不算高的山崖,情急之下绳降逃走非常方便。
吴懿打算将这里建造成大营,日后在九江的活动都将以这里为中心展开。
不过建设营地是个漫长的过程,他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如何伏击历阳援军上。
他已与宋康建立起联系,宋康提供的情报并不能让他开心。
历阳的兵马超乎他的想象,除去春谷水军,尚有三万!
为了解决阜陵的守军,他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多月,才在各种诡计之下消灭了三分之一。
三万,今年过去了他都不一定能打完。
“怎么会这么多?”吴懿不理解,摊开地图一处一处的推算。
他能理解九江郡有这么多兵,毕竟袁谭大手一挥将整个庐江划做军事缓冲,九江做为防御刘表和王弋的前沿阵地,兵多一些也正常。
可是历阳放这么多兵防谁?历阳可是在九江郡的最南边,算是袁谭治下的腹地了,按理说根本没人能威胁到历阳的安全。
防备甘宁也不可能,甘宁的舰队看起来正在和江乘死磕,有心在历阳防备甘宁,还不如将兵马全都堆在江乘。
满头雾水的吴懿只能顺着地图继续看,观察了许久,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但是这个答案他无法接受。
顺着长江逆流而上,从九江郡来到庐江郡,吴懿发现庐江的大县有五成坐落在长江附近,再想到宋康所说历阳的三万兵马都是本地驻扎,并非他处驰援,那历阳就真是一个军事重镇了,这三万兵马其实是庐江出问题时的援军。
士卒只要在历阳登船,可以轻易驰援庐江半数城池。
可是……区区一个刘表也不用这么防吧?
荆州一共有七个郡,由北向南分别是南阳郡、江夏郡、南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以及桂阳郡。
其中人口最多的便是南阳郡,南阳与司隶相邻,是司隶政治文化辐射的区域,地位类似中原的陈留。
荆州的治府襄阳则坐落在南郡的最北边,与南阳郡交界的地方。襄阳有山有水、易守难攻,别看张合拿下了襄阳的大门宛城,但襄阳可是座深宅大院。
如今刘表在荆州的实控区域其实只有三个郡,分别是南郡、南阳郡和江夏郡、荆南四郡一直在马腾手里。
结合最近打探的情报,马腾应该和袁谭结成了联盟,历阳的兵马无论怎么看,都只能是防御刘表的,毕竟王弋不会放着徐州大好的道路不走,跑到九江和袁谭较劲。
“刘表……刘表?你凭什么?”吴懿眉头紧锁,在地图上画了又画,最终只得叹息道,“彭蠡泽不是有水军吗?你刘表凭什么能打到历阳?让袁谭如此忌惮?”
他现在非常不爽,根据他和周瑜的推断,历阳只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城池而已,现在来看历阳既然是重镇,兵多其实都是次要的,主要是里面囤积的粮草也一定很多。
周瑜让他袭扰粮道,了若历阳都不需要运粮该如何是好?
甚至于他所有的计划可能都要作废,伏击历阳援军将毫无价值可言。
打,还是不打?
这是他当下需要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
历阳不缺粮草,打了也是白打。
可若是不打,他们岂不是白跑一趟?
战争是要有目标的,消灭士兵和歼灭有生力量的行为一样,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清晨思考到黄昏,吴懿最终决定目标不变,但改变计划。
因为周瑜的策略绝不能修改,练兵什么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将战舰开进长江,也是他最为认同的一点。
既然历阳有粮,那就按照有粮的方法打;既然历阳屯兵三万,那就按照三万敌人应对。
山地营从来都是一支没有后援的军队,吴懿坚信山地营总能在绝境之中找到一条出路。
“来人。”吴懿唤来亲卫询问,“历阳方向可有消息?”
“有……将军,您要吃些东西吗?一整日水米未进……”
“莫要管我,你们自己吃饱就行。将消息给我。”
“喏。”亲卫答应一声,只得将消息交给他。
吴懿看过之后发现历阳并没有传来什么有用的消息,都是些守军何时操练、几人巡逻之类的,整个历阳风平浪静,似乎没有收到阜陵的求援信息。
不过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会错,阜陵绝对会向历阳求援,他太了解那些士族的性格了。
果然,在五日之后宋康忽然传来消息,称历阳集结大量兵马,向阜陵方向开进。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吴懿一边感叹阜陵守将的抗压能力真强,一边亲自带人前去侦查。
两日之后,他在官道上看到了正在行进的历阳军队。
“啧!看起来历阳守将有些本事啊。”这些天闲得发慌的甘宁也跟了过来,见到历阳军队后发出一阵感叹,“行军队列走得有模有样,士卒气势看起来十分饱满,没有出现掉队或乱跑的情况,不错,不错。”
“一般吧。”吴懿却摇了摇头说,“真打起来不一定有阜陵士卒强。”
“这还一般?阜陵士卒被老弟打得屁滚尿流,看来老弟对历阳士卒必定手到擒来啊。”
“谁知道呢。兴霸兄,你觉得袁军水军如何?”
“很……顽强。”甘宁此时面色凝重下来,低声说,“我与他们交过几次手,很多人都死战不退。”
“当然死战不退了,因为袁谭用了一个很高明的法子征募了大量有基础的士兵。
现在他麾下的士兵大多都是士族的私兵,他通过提拔新士族,打压旧士族的方式说服士族年轻一代以将领的身份带领家族私兵进入军队,又以训练的方式将私兵全部打乱重组。
这让他得到了许多实力出众的底层将校以及大量素质很高的士兵。
他的野心非常大。”
“士族会乖乖交出兵权?”
“当然会。这可是一次攫取更大军权的机会,士族们是不会放弃的。以阜陵为例,各家送出的私兵最多不过一百,加起来不到三千。但袁谭却在阜陵驻守了八千兵马,统兵的都是阜陵当地士族子弟。”
“如此一来袁谭和交出兵权有什么区别?”
“形势逼人吧,他需要快速拥有大量的可用之兵,只能赌士族对他的忠诚。扬州这些年不好过,庐江去年水患、前年蝗灾,扬州各郡县都有波及,民生苦楚。他必须借着士族争斗的时机快速收拢大量的军队为己所用,否则民变这一关就过不去。
还是阜陵,如今阜陵各个士族的关系维稳,这才能让我有机会偷袭守军得手,否则没有调兵虎符,守将有什么资格私自调兵?”
“吴老弟觉得……历阳也会如此?”
“暂时还不知,不过只要历阳军中的将领没有争斗,我军的胜算就很大。”
“此话怎讲?”
“若他们忽悠争斗,我军的出现就会让他们目标一致。若和平共处,只要挑拨起矛盾,他们就会军心大乱。”
“唉,只能祝吴老弟心想事成了。”
“能成最好,不能成,想办法也要成不是?哈哈哈……不聊这些。兴霸兄,你觉得该如何击败此军?”
“伏击破敌,无外乎钳其首尾,破其中路。”甘宁一语道破伏击的要点,却无奈道,“只是眼前少说有四五千兵马,吴老弟手中只有一千人,想要破敌恐怕不易。老弟莫不是还有什么绝招没有使出来?”
吴懿闻言笑道:“兴霸兄莫要再掏了,我山地营所有的战法这些天被你掏得锅干碗净,一粒米也无了。”
“哈哈哈……山地营的战法着实让老兄受益不浅,老弟放心,老兄我不是忘恩负义的人,日后定会投桃报李。”
“无碍的,互相交流嘛。不过兴霸兄可还记得当日我曾说过,踏一踏那陷阱也无妨?”
“当然记得,老弟可有破解之法?”
“我观此军应有五千左右,待他们回转之时,兴霸兄便知为何了。”
“哦?那我可要拭目以待了。”
“兴霸兄放心吧。”吴懿大致了解了一下历阳援军的兵种结构,便领着众人返回了军营,制定好伏击计划。
又过了四日,有士卒来报,历阳兵马正在返回,距离伏击之地不到四十里。
吴懿看了看天色,立即带上所有士卒和猎犬,前往埋伏地点集结。
“现在是午时,他们最多再行二十里便会扎营。”吴懿招来将校,指着地图布置,“你等在此埋伏妥当,我率领两队士卒夜半前去偷营。你们记住,天明之前从官道上跑过去的不杀,所有靠近你们的,全部干掉。天明之后小心隐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主动进攻,等我回来。”
“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