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1976步步生莲 > 第1562章 赢了?又好像没完全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62章 赢了?又好像没完全赢

十月十五日,上午九点。香港中环华人行大厦二十一楼,和记黄埔召开股东大会,选举新一届董事会。

闭门会议。

大批媒体汇聚在华人行大厦外,满怀期待的等待结果……

期待什么?

期待知道港岛四大英资洋行之一的和黄,是不是真的要改朝换代,由华人当家作主。

十号长实忽然放出消息,已经掌握和黄百分之二十四点三的股份,成为了第一大股东,立马引发民间普遍扬眉吐气的争相传颂。

第二天,不出预料的大报小报争相报道。

对同一题材百家争鸣,自然要发出属于自己独特的声音,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于是,绝大多数华人媒体报以乐观、振奋,并大加称赞时。英资媒体的看法则相对保守。

甚至,有些报纸持悲观态度。

认为李家诚的只会卖塑料花、做房地产和在资本市场搞投机。

一旦他掌控和黄,只会拆掉工厂盖物业,和黄旗下所有实业都要玩完。他再用盖楼赚到的钱,去投机其它实体产业。

纵容他,等于毁掉港岛的根基……

另外,信报财经新闻、港岛商报、东方报、星岛报、南华早报用英文,专业分析、半专业半白话和纯白话,做出了相同的分析:李家成虽然成为了和黄的第一大股东,但百分之二十四点三的持股比,远不足以掌握绝对话语权。

和黄的大部分股权,依旧掌握在英资财团和国际资本手中。如果白人联合反对华人入主,李家成最多只能在董事会上占据一个席位而已。

于是,民间与有荣焉的气氛戛然而止,都憋着劲关注十五号和黄股东大会的结果……

没人知道股东大会形成决议的过程,只知道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一帮英资和国际资本的代理人离场时,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随后,沈壁携长实李嘉诚手下大将麦理思和面色……明显强打精神的韦利,出现在一众记者和长枪短炮面前。

李家诚本人呢?

正在和新当选的和黄董事会成员,召开改朝换代后的第一次董事会议。

沈壁向所有人宣布:经和黄股东大会投票选举,韦利先生再次当选和记黄埔董事会主席,麦理思先生出任行政总裁一职。

场面短暂的安静,能闪瞎眼的闪光灯密集闪烁,同时响起了并不算热烈的掌声。

所有人都有点懵。

李家成手下大将出任行政总裁,说明长实不出预料的进入了和黄董事会。

而且,夺得了重要职位。

但是……代表英资和国际资本的韦利依旧是和黄董事会主席。

是不是说明,和黄还是英资做主?

如果是那样,之前退场的英资和国际资本代表,为什么脸色不好看?

难道是因为丢了行政总裁的重要职位?

有聪明人已经猜到,华英资本应该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交锋。

至于胜负……

一众媒体的猜测中,沈壁让开主位,红光满面的麦理思上前先讲了一些场面话,又对以韦利为首的和黄管理层给予和极高的评价。并表示相信韦利先生的能力,一定能够领导和黄走出困境。

随后,韦利站到闪光灯前,神情略显生硬的说了些稍显敷衍的,商业互吹的话……

虽然没人提及股东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执行总裁比董事会主席先发声,再结合观察到的一些细节判断……李嘉诚好像赢了,但又好像没完全赢?

疑惑并没有持续太久,

后续长实面向媒体朋友的招待酒会上,消息豁然明朗……

毫无疑问,李家成赢了。

韦利之所以还担任董事会主席一职,完全是为了安抚和黄现有管理层,以保证平稳过渡。

后续和黄施行双轨制管理,董事会主席韦利只负责内部事务管理。和黄旗下二十二家子公司的重组,及跨国业务整合由执行总裁麦理思负责。

虽然依旧没有明言,但所有人都懂了,韦利不过是个摆在台上安抚人心的吉祥物罢了。

等李家成完成了管理层更替,平稳接管和黄后,就是他滚蛋的时候。

消息虽然明确了,但不少人看到了明晃晃的隐忧……韦利和支持他的资本,会甘心失败,并体面的退出吗?

麦理思先释放了明确的信号,又代表长实、和黄两家,宣布了两大利好消息。

长实的利好消息是,决定响应港府工业北移,红磡等市区工业用地转型的决策。对青州英泥80万平方英尺的临海工业用地,及长实在周边拿下的几个小地块,进行整合式商业开发。

项目总体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将现有临海闲置土地,开发为写字楼和住宅楼。青州英泥工厂就近生产,保障建筑水泥供应。

第二阶段,将水泥厂迁至屯门,核心地块开发为大型商超及商混物业……

和黄的利好消息是,向港府提交申请,将同样位于红磡的黄埔船坞旧址约190万平方英尺的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

一旦获批,就会将其转化为高端住宅及商业项目,与青州英泥及长实的开发项目连为一体,形成港岛新的商住核心区域。

同时,赚钱的资金,能够为和黄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各路媒体人士满足了求知欲和口腹之欲,又收下令人满意的大利市后,急吼吼的各回各家。

人还在路上,就已经开始炮制注定是明日,及未来一段时间最为热议的新闻。

为什么要“炮制”?

因为所得的消息中,缺少了最为“吸睛”的一环……李家成是如何凭借并不足以决定胜局的持股比,成功入主和黄的?

既然知情人守口如瓶,就只能各自合理的发挥想象了呗。

比如,英资和国际资本虽然占据更多的股权,但持股分散各自为战。部分人被李家成先生卓越的能力折服,愿意支持他上位。

还有,汇丰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帮助李家成争取到了大多数股东的支持。

一众各有侧重又各有道理的猜测中,东方报秉承着一贯的“市井文风”,给出了最玄乎的报道。

李家成争取到了“某神秘大人物”的力挺,某神秘大人物利用与英资财团的良好关系积极游说,险之又险的为李家成争取到了超过半数股东的支持……

并不是所有媒体都热衷于编故事,与大社公用同一名头的“小社”也派出了记者。

通过招待宴获取了足够多的情报,离场后没有第一时间回单位,而是去了华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