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还未完全褪去,村子便在朦胧中苏醒。九月被一阵清亮的鸡啼声从睡梦中唤醒,她揉着惺忪的睡眼坐起身,窗外的天空泛着青灰色,像一块被水洗旧的粗布。大姨家的院子里,一盏昏黄的灯泡在晨风里轻轻摇晃,将树影拉得老长,在泥土地上投下斑驳的剪影。
推开门,潮湿的空气裹挟着露水的清凉扑面而来,九月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墙角处,大姨夫正蹲在三轮车旁,手中的抹布来回擦拭着车身。车头灯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他时不时拿起扳手,拧紧螺丝,金属碰撞的叮当声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嘎吱——\"厨房的木门被推开,大姨端着一盆淘米水走出来,雾气氤氲中,她的蓝布围裙上还沾着昨夜做饭的油渍。
\"九月,醒啦?\"大姨的声音从厨房飘来,带着几分关切,\"快收拾收拾,一会儿吃了早饭,咱们就去田里。虽说今年有收割机帮忙,但也不能闲着。\"
九月应了一声,匆匆洗漱完毕。走进厨房时,灶膛里的火苗正欢快地跳跃着,舔舐着锅底。大铁锅里,白粥咕嘟咕嘟冒着泡,升腾起的热气在窗玻璃上凝结成水珠。桌子上,几碟腌菜整齐地摆放着,翠绿的黄瓜条、金黄的萝卜丝,在晨光中泛着诱人的光泽。
\"来,尝尝大姨新腌的菜。\"大姨将一碗热腾腾的白粥放在九月面前,瓷碗边缘还沾着细密的水珠,\"多吃点,一会儿下田得费不少力气。\"
这时,大姨夫擦着手走进来,深蓝色的工装裤膝盖处打着补丁,裤脚还沾着昨日的泥点。他搓了搓手,在长凳上坐下:\"今年这收割机来得可真是时候,听说都是从北方专门开过来的,效率可高了。隔壁老王家昨天收了三亩地,半天就完事了。\"
\"是啊,\"大姨一边给九月夹菜,一边感慨,眼神中透着几分欣慰,又带着些许回忆的怅惘,\"想当年,我和你大姨夫天不亮就得出门,背着镰刀、扛着蛇皮袋,在田里一弯腰就是一整天。那腰弯得,晚上躺床上跟折了似的,翻个身都疼。\"
九月咬了一口腌菜,脆爽的口感中带着淡淡的咸香。她想起小时候来大姨家过暑假,第一次跟着大姨下田的情景。那时的她穿着不合脚的胶鞋,挥舞着比自己还高的镰刀,没割半小时就腰酸背痛,手指被锋利的稻叶划出道道血痕,疼得直掉眼泪。
\"大姨,我还记得第一次跟您割稻子,没半个小时,我就累得直不起腰,手指被稻叶划得全是血痕。\"九月说着,忍不住笑了起来。
大姨夫听了,哈哈大笑,脸上的皱纹都挤到了一起,眼角笑出了泪花:\"那时候你还小,瘦得跟麻杆儿似的,哪干得了这重活。不过现在好了,科技发达了,咱们农民也能省不少力气。\"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渐亮的天空。
九月心里一暖,喉头有些发紧。她低头喝了口粥,滚烫的粥水下肚,驱散了清晨的寒意,也温暖了心窝。窗外,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寂静,新的一天,在这充满烟火气的对话中,悄然拉开了帷幕。
吃完早饭,天已经大亮。九月跟着大姨和大姨夫来到田头,远远地就听见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只见几辆大型收割机正在稻田里来回穿梭,金属履带碾过金黄色的稻浪,所到之处,稻穗被齐刷刷地卷入机器,脱粒、装袋一气呵成。扬起的碎草屑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金色的粉尘,在空中飞舞,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
村里的乡亲们三三两两地站在田埂上,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大家一边看着收割机工作,一边热火朝天地聊着天。
“老李,你家今年这稻子长得可真好啊!”一位大叔朝着不远处的老农喊道。
被叫做老李的老农咧嘴笑了,露出一口大黄牙:“是啊,多亏了这阵子风调雨顺。再加上这收割机,今年肯定能早早收完,卖个好价钱!”
大姨戴着遮阳草帽,眯着眼,满脸欣慰地看着正在作业的收割机。她的眼角布满了细密的皱纹,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岁月的痕迹,此刻却盛满了笑意:“现在可真是方便多了,以前我们要忙上半个月的活,现在几天就能干完。”
九月站在一旁,也不禁感叹科技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曾经,农民们靠着一把镰刀、一台打谷机,在烈日下辛苦劳作;如今,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让收割变得如此轻松高效。
这时,一辆收割机缓缓驶到大姨家的稻田边停下,驾驶座上的师傅探出头来,大声问道:“这是谁家的田?可以开始收了吗?”
大姨赶忙迎上去,笑着说:“师傅,这是我家的田,辛苦您了!”说着,她从身后拿出几个印着化肥品牌的蛇皮袋,递给师傅,“就装这里面就行。”
师傅接过袋子,熟练地将它们固定在收割机的出粮口。随着机器再次启动,金黄的稻谷如瀑布般倾泻而下,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袋。大姨眼疾手快,迅速拿起绳子,利落地扎紧袋口。九月注意到,大姨的指甲缝里还残留着去年收割时染上的稻壳黄,那是岁月和劳作留下的印记。
“九月,来搭把手!”大姨招呼道,“把这袋稻谷搬到田埂边去,等你大姨夫开三轮车来运。”
九月连忙跑过去,双手抓住袋子,用力一提。没想到这袋稻谷沉甸甸的,她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大姨夫在一旁见状,赶紧过来帮忙:“九月,这一袋可有好几十斤呢,别硬扛!”
在大姨夫的帮助下,九月总算把稻谷搬到了田埂边。此时,田埂上已经堆放了不少装满稻谷的袋子,在阳光下闪烁着金灿灿的光芒,仿佛是农民们用汗水换来的珍贵宝藏。
没过多久,大姨夫开着三轮车“突突突”地来了。他跳下车,和九月一起将稻谷搬上车。三轮车的车斗渐渐被装满,堆得高高的,像是一座金色的小山。
“行了,我先把这些运回去,放在院子里晒晒。”大姨夫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道,“九月,你和你大姨在这儿盯着点,等下一批装满了,我再来。”
大姨夫走后,九月和大姨继续在田头忙碌着。阳光越来越强烈,气温也越来越高。九月感觉汗水顺着脊背不停地往下淌,浸湿了衣衫。她抬起手擦了擦脸上的汗,却不小心把草屑沾到了脸上,痒痒的。
“大姨,您不累吗?”九月忍不住问道。
大姨笑了笑,说:“累肯定是累的,但看到这丰收的稻谷,心里就觉得甜。咱们农民啊,就盼着每年都有个好收成。”
正说着,又一袋稻谷装满了。大姨和九月熟练地扎好袋口,将它搬到田埂边。远处的稻田里,收割机依旧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轰鸣声与农民们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丰收画卷。
终于,大姨家的稻谷全部收割完毕。三轮车一趟又一趟地来回运输,将一袋袋稻谷运回家中。九月站在院子里,看着堆积如山的稻谷,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九月,接下来就靠你晒稻谷啦!”大姨说道,“每天清晨,你得早早起床,用木耙把稻谷均匀地摊开,让它们充分晒太阳。到了傍晚,又得及时收拢起来,不然被露水打湿了,稻谷容易发霉。”
九月点点头:“大姨,您放心吧,我一定把稻谷晒得干干的!”
第二天清晨,残月还悬在黛青色的天幕上,九月就被院子里的露水声唤醒。推开门,凉意裹挟着潮湿的稻秆气息扑面而来,远处传来几声零星的犬吠,惊起竹林里的夜鸟,扑棱棱的振翅声划破寂静。墙角的蛐蛐还在不知疲倦地吟唱,为即将开始的劳作奏响序曲。
九月摸黑走到屋檐下,木耙靠在墙边,手柄上还残留着昨日的温热。她握住木耙的瞬间,粗糙的纹理摩挲着掌心,仿佛握住了大姨父常年劳作的手纹。院子中央,昨日运回来的稻谷堆成一座小山,在熹微的晨光里泛着柔和的金色,像沉睡的巨兽等待苏醒。
第一缕阳光爬上院角的老槐树时,九月已经开始劳作。木耙切入谷堆的刹那,沉睡的稻谷发出细碎的呢喃,如同被唤醒的精灵。她轻轻推动木耙,稻谷如金色的溪流般缓缓散开,\"沙沙\"的声响从脚下蔓延开来,和着远处渐渐热闹起来的鸟鸣,谱写出一首独特的晨曲。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院子里的温度也在悄然攀升。九月的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进衣领。她不时抬手擦拭,却在脸上留下道道草屑。大姨家的老黄狗趴在屋檐阴影里,吐着舌头,懒洋洋地看着她忙碌。
\"九月,喝点凉茶!\"大姨的声音从厨房传来。不一会儿,大姨端着一个粗瓷大碗走出来,碗里的凉茶还冒着丝丝凉气,几片薄荷叶在水面上轻轻晃动。九月接过碗,仰头一饮而尽,清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些许暑气。
正午的太阳像火球般高悬,整个院子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蒸笼。热浪裹挟着谷物特有的焦香扑面而来,呛得人喘不过气。九月脚下的稻谷被晒得发烫,透过薄薄的鞋底,仍能感受到那股灼人的温度。她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又被太阳烤得半干,泛起一层白色的盐渍。
\"九月,先歇会儿吧,吃点午饭!\"大姨在屋里喊道。
九月应了一声,放下木耙,走进屋里。餐桌上摆满了可口的饭菜:金黄的煎蛋、碧绿的清炒豆角、香气四溢的梅菜扣肉,还有一大锅白米饭。但她实在太累太热,没什么胃口,只是匆匆扒了几口饭,喝了一碗绿豆汤,就又回到院子里继续干活。
午后的阳光愈发毒辣,连老黄狗都躲进了床底。九月却不敢懈怠,不停地挥动着木耙,将稻谷翻来覆去。汗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她就眯起眼睛继续劳作;手臂酸得抬不起来,就换只手接着干。每翻动一次稻谷,都有细小的尘埃扬起,在阳光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
夕阳西下时,天边的云彩被染成了绚丽的橘红色。九月看着渐渐西沉的太阳,开始用木耙将稻谷收拢起来。经过一天的暴晒,稻谷已经变得干燥饱满,捧在手里,能感受到那股温暖的气息,还带着阳光的味道。她一边干活,一边哼着小曲,心情格外舒畅。
当最后一缕余晖消失在地平线,九月终于完成了当天的工作。她直起腰,捶了捶酸痛的后背,看着院子里整齐排列的稻谷堆,心中涌起一股自豪。这时,大姨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走出来:\"累坏了吧?快吃点东西。\"
九月接过面条,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面条的香气混合着院子里稻谷的焦香,在夜色中弥漫开来。她知道,这看似平凡的一天,饱含着农民的辛勤与汗水,也承载着丰收的喜悦与希望。
就这样,九月每天重复着晒谷、收谷的工作。日子一天天过去,稻谷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越来越干燥。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大姨检查完稻谷后,满意地点点头:“行了,这批稻谷可以入库了!”
九月听了,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看着那一袋袋晒干的稻谷被搬进仓库,她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也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这一刻,所有的汗水和疲惫都化作了满满的成就感,她明白了,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是农民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换来的。
在这个稻香时节,九月不仅见证了科技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更在劳动中收获了成长和感动。她知道,这段与稻谷相伴的日子,将成为她生命中一段难忘的记忆,永远珍藏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