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本溪城区的喧嚣渐渐隐入晨雾,王晓宇和沈佳怡的越野车已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北疾驰。
车载导航上,一个标注为“无名湖”的地点在群山间闪烁,那是他们从一位老渔民口中听来的秘境——据说,那里藏着本溪最神秘的鱼种:雅罗鱼。
“雅罗鱼对水温、溶氧量要求极高,只有深山里的活水湖才能养出它们。”沈佳怡翻着笔记本,上面记满了从渔民处打听来的信息,“而且它们特别机警,稍微有点动静就逃得无影无踪。”
王晓宇握紧方向盘,目光扫过窗外渐密的森林:“越难钓的鱼,钓起来越有成就感。”
车行至山脚,路戛然而止。两人背上沉重的钓具包,沿着一条被落叶覆盖的小径向深山进发。
晨露打湿了裤脚,鸟鸣声在林间回荡,仿佛在为这场探险伴奏。
小径时而被灌木遮挡,时而需要跨过潺潺的溪流。沈佳怡举着登山杖开路,忽然停下:“看那边!”
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一片枫林正燃烧着秋日的火焰,红叶与绿松交织,宛如一幅油画。王晓宇掏出相机拍了几张,笑道:“这景色,比钓到鱼还值。”
“嘘——”沈佳怡突然压低声音,“有动静。”
两人屏住呼吸,只见一只松鼠抱着松果从树枝间窜过,惊起一群山雀。王晓宇松了口气:“连松鼠都这么机灵,难怪雅罗鱼难钓。”
行至半山腰,一座古老的庙宇出现在视野中。青灰色的瓦片上覆盖着厚厚的青苔,门楣上的“灵山寺”三个字已有些模糊。庙内香火微弱,一位老和尚正在清扫庭院。
“施主从何处来?”老和尚合十问道。
“我们从城里来,想去找山后的无名湖钓鱼。”王晓宇答道。
老和尚微微一笑:“那湖里的鱼,可是有灵性的。施主若心不诚,怕是空手而归。”
沈佳怡从包里掏出一包糖果放在供桌上:“大师,我们只是喜欢与自然对话,绝无冒犯之意。”
老和尚点头:“善哉。湖在庙后三里处,沿溪走可见。”
绕过庙宇,一条更窄的小径沿着溪流延伸。
午后阳光透过树冠,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忽然,前方豁然开朗——一片被群山环抱的湖泊出现在眼前,水面如镜,倒映着蓝天与白云。
“就是这儿!”王晓宇兴奋地指向湖面,“看那些水花!雅罗鱼在跃水!”
两人迅速支起钓竿。王晓宇选用的是3.6米的溪流竿,配0.8号子线与袖钩,鱼饵则是从城里带来的活红虫。沈佳怡则用了更细的0.6号子线,试图以灵敏度取胜。
第一竿抛出,浮漂刚入水便剧烈抖动。王晓宇手腕轻抖,线轮发出急促的嗡鸣,却见一条银光一闪,鱼钩空荡荡地回到水面。
“脱钩了!”沈佳怡皱眉,“它们吃饵太轻,像在试探。”
王晓宇重新挂饵,这次他放慢了收线速度,让红虫在水中自然摆动。
浮漂再次下沉,这次他等了两秒才提竿——竿尖猛地下沉,一条身形修长的鱼跃出水面,鳞片在阳光下泛着淡金色的光泽。
“雅罗鱼!”沈佳怡举起抄网,“但力气好大!”
鱼在网中剧烈挣扎,鳞片与网眼摩擦发出沙沙声。
王晓宇小心地解下鱼钩,将鱼捧在手中观察:约20厘米长,身体侧扁如柳叶,鳞片细密如绸,背鳍与尾鳍泛着淡淡的蓝色。
“比资料里描述的还漂亮。”沈佳怡凑近看,“听说它们的肉质像鲈鱼一样细嫩,但更鲜。”
然而,接下来的半小时里,雅罗鱼仿佛在与他俩“捉迷藏”。有时浮漂刚动便恢复平静,有时提竿太早导致空钩,甚至有一次鱼已咬住饵,却在出水瞬间突然松口。
“它们太聪明了。”王晓宇擦了擦额头的汗,“得换种钓法。”
他取出一个小药瓶,将几滴液体滴在红虫上:“这是从渔具店买的‘促食剂’,能刺激鱼的食欲。”
果然,滴过促食剂的红虫刚入水,便引来一群雅罗鱼争食。沈佳怡趁机连钓三条,最小的也有15厘米长。
“成了!”她兴奋地挥舞着钓竿,“原来雅罗鱼也‘贪吃’啊!”
夕阳西下时,两人已收获了七条雅罗鱼。
他们决定在湖畔扎营,却意外发现山脚下有一个小村落。十几户木屋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升起。
“去借点水吧。”王晓宇指着最近的一户人家,“顺便看看能不能买到点山货。”
敲开木门,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探出头来:“找谁呀?”
“奶奶,我们是来钓鱼的,想借点水。”沈佳怡笑着递上一包糖果,“这是从城里带来的。”
老奶奶接过糖果,脸上笑开了花:“快进来!后院有井水,随便用。”
两人跟着老奶奶走进院子,发现井边堆着几筐刚摘的山核桃。老奶奶边舀水边说:“你们钓的是雅罗鱼吧?那鱼金贵着呢,我们平时都舍不得吃。”
“为什么?”沈佳怡好奇地问。
“雅罗鱼对水质要求高,只有我们这儿的深山湖能养出它们。”
老奶奶指着远处的山峦,“前些年有人想在湖边建工厂,被我们全村人拦下了。这鱼啊,是我们的‘生态指标’。”
正说着,院外传来一阵笑声。几个村民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见有客人,纷纷围了过来。
“城里人来钓鱼啦?”一位中年大叔笑道,“今晚村里有篝火晚会,一起来热闹热闹!”
夜幕降临时,村中心的空地上燃起了篝火。村民们搬来长凳,摆上自酿的米酒和山野菜。王晓宇和沈佳怡被拉坐在中间,成了今晚的“贵宾”。
“先喝口米酒!”大叔递来一个粗陶碗,“这是用山泉水酿的,甜得很!”
米酒入口清冽,带着淡淡的糯米香。沈佳怡抿了一口,笑道:“比城里的酒好喝多了!”
“再尝尝这个!”一位大婶端来一盘凉拌蕨菜,“早上刚采的,新鲜着呢!”
蕨菜脆嫩爽口,带着山野的清香。王晓宇夹了一筷子:“这菜在城市里要卖几十块一斤,你们这儿遍地都是啊!”
篝火越烧越旺,几位村民拿出手鼓和马头琴,开始演奏民间小调。一位姑娘拉着沈佳怡跳起了舞,王晓宇则被大叔们拉去划拳喝酒。
“你们为什么愿意和我们分享这么多?”王晓宇问一位正在添酒的村民。
村民笑了:“山里的日子寂寞,有客人来,我们高兴。再说了,你们喜欢我们的鱼和菜,说明我们的日子过得有滋味!”
篝火渐暗时,一位老爷爷站起身,清了清嗓子:“我给大家唱首山歌吧!”
他的声音沙哑却浑厚,歌词是方言,大意是赞美山川与鱼群。沈佳怡听不懂,却觉得那旋律像溪水般流淌进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