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洪水冲散之后,曹丕带出来“斗阵”的十多万人马,支离破碎。
各部将士,或死或擒。
但也有运气好点的人,如李通一样,在最后关头,被接应的部队所救。
就和田豫救回李通一样,夏侯渊这边,也从胡车儿手上,护住了孟达。
而贾充则没这么幸运。
他身边亲兵较少,且试图绕路,结果迎面撞上了一支正在搜索追杀的小股楚军精锐分队。
贾充虽有些武艺,但早已不在状态的他,很快被包围。
即便是奋力砍倒两人,但楚军配合默契,数支长枪同时刺来,架住了他的兵器,另有一个什长从侧面偷袭。
直接用刀背,猛击他的手腕,打落了他的兵器。
随即这队楚军一拥而上,将其扑倒在地,捆缚起来。
贾充面如死灰,只是身体上,再无反抗之力。
当然,最为关键的人物,自然还是曹魏皇帝曹丕。
此刻,许仪和典满,护卫着失魂落魄的曹丕,也终于在少数虎卫的保护下,靠近了曹魏的接应部队。
只是眼见有生还的希望,旁边又杀出一支楚军,领头的正是楚国大将霍峻。
“曹丕?”
“曹魏皇帝!”
霍峻看出便宜,心中大喜,立刻带着本部人马,冲杀上来。
“陛下快走,我来拦住楚贼!”
同样刚刚摆脱困境的吴质,不愧是当年曹丕“四友”之一。
如今“四友”中的陈群,早早投降了季汉,司马懿也在幽州,有半割据以自保的苗头。让他和朱铄二人,反而在曹丕身边越发尴尬。
但到了关键时刻,这个曾经曹丕只是魏王世子时的心腹,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
曹丕也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立刻转身就跑,他的身后,许仪,典满二人更是举着盾牌,死死保护曹丕后背。
一将用命,三军难敌。
吴质的武艺普普通通,但此刻豁出性命不要,也要为曹丕争取生机,还真就让他寻到了机会,逼的周围的楚军,不得放走曹丕,和他纠缠起来。
“放箭,射死他。”
霍峻讲究效率,觉得不值得在这种时候,和一个搏命的曹魏武将耗时间。
一阵乱箭过后,吴质被数支弩箭同时射中,倒地而亡。
另外一面,曹丕根本都没有注意到吴质的死。
毕竟这个吴质,出身寒微,在曹魏集团内部,多被人看不起,若非当年曹丕继位前,他就明确站在曹丕身边,只怕都轮不到他得到“四友”的名号。
“牵将军,快快护我!”
此刻的曹丕,眼中只有带着数千幽州精锐来接应自己的牵招。
牵招见曹丕无恙,稍松了一口气,但形势依旧万分危急。
楚军虽暂时没有冲击这边,但随着水中曹魏零散部队越来越少,楚军一定合围之势成,来围剿他们这支接应部队,只是迟早的事。
现在楚军各部,正在士颂和贾诩的指挥下,占据各处有利地形,让自己这边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四周水面,被楚军逐步控制,拖延下去,必有更多楚军主力围拢过来。
“陛下!”
曹魏征西大将军夏侯渊也在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曹丕身边。
“此地不可久留,请陛下即刻随我,向北撤退!”
“让田将军与牵将军,率幽州儿郎断后!务必保住陛下,撤回邺城!”
如今这种状况下,曹魏军无战心,前期精心布置的防线和陷阱,都在洪水面前成为了笑话。
即便是退入黎阳,看到城外的水泽,也会对军心带来莫大的影响。
目前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这里,退过卫水,直接返回邺城,靠着邺城的高大城墙死守,以待转机。
“就依叔父。”曹丕此刻已无主张,连连点头。
当即,田豫、牵招二人,指挥幽州军向外猛烈反击,做出决死冲锋的姿态,暂时逼退了正面游走的霍峻和阎行部。
曹丕则汇集孟达、曹肇、朱铄、李祯等残存将领,在许仪、典满的保护下,由夏侯渊开路,带着城内的那些部队,以及收拢的败兵,如同丧家之犬,仓皇向北。
士颂看到这情况,立刻带着部队追击。
只是大水冲击敌人的军阵的确舒服,但是也让他的追击,遇到了太多的麻烦。
少数部队靠着竹筏渡过洪水泛滥的区域后,又要面对顽强抵抗的幽州军。
不得不承认,田豫、牵招还是有些本事的,他们麾下的幽州军,即便是看得出来,没有决死一战的信念,但依旧能按照军令,且战且退,在楚军面前,保持一定的章法。
最终成功掩护曹魏残部完成了转移。
只是这黎阳城北,卫河之南的一场“决战”之后,曹魏曹魏精心策划的水攻反噬自身,三十万大军,损失过半。
曹丕带着小十万鱼龙混杂的“主力”部队,加上完成掩护后,小有损失的五万幽州军,直接退到了邺城。
楚王士颂凭此一战,威慑天下。
一如当年的曹操,火烧乌巢破袁绍,颖水奇谋淹士颂。
现在的士颂,火烧联营破刘备,卫水算计淹曹丕。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当时,曹操有两个选择,南下过长江灭士颂,占据荆南,交州,而后挺进益州。
或者北上过黄河,灭袁绍,进黎阳,破邺城,占据河北冀州,并州,幽州之地。
这个时代,河北之富饶,远超南面,曹操自然选择了北上。
现在,士颂也一样有两个选择。
曹魏主力损失过半,元气大伤,士颂可以直接饮马卫水后,掉头南下,去灭损失更惨重的季汉。
而且按照贾诩的“灭国之序”,灭了东吴之后,顺着灭季汉,而后灭占据河北的曹魏,从南向北,也是一路顺推。
唯一的变数,就是季汉有个丞相,叫诸葛亮。
士颂另外一个选择,其实也不错。
那就是顺势北上。
和当年的曹操一样,在官渡之战胜利,消灭袁家主力后,北定河北。
如今黎阳只等着士颂入城了,那么楚国完全可以用黎阳当据点,而后北上进入冀州腹心地带,甚至直接兵临邺城。
一战而灭曹魏,吞下北面。
如何选择,士颂此刻,拿不定主意了。
“曹丕既然跑了,那就先清理战场,进驻黎阳,而后再议下一步行动。”
由于曹魏守军都已经撤走,黎阳城易手,没有任何波折。
士颂刚准备进入城内,却被人拦了下来。
来人正是负责后勤的蒋琬。“大王,在水中,找到曹魏邓王曹冲的遗体,还有荀攸之子荀缉的遗体。”
接着,蒋琬小声试探道:“那曹冲,毕竟是曹夫人嫡亲弟弟。”
士颂却微微摆手,他明白蒋琬的意思,是想问自己,要不要好好把这两人安葬了。
“那曹操还是曹宪的亲爹呢。还不是被我亲手斩了。”
“刘备还是刘茜的的亲爹,还不是被我火烧连营后直接气死了。”
“我们楚,汉,魏三家的关系,恩怨情仇,算不清楚的。”
“曹冲也好,荀缉也好,就和其他普通的曹魏士兵一样,挖个大坑,一起埋葬了吧。”
“洪水过后,又死了这么多人,可别出什么瘟疫。这事情,不仅仅是你,还有顾雍,糜竺,也都要参与进来。”
“这些事情处理好了,我才能放心下一步的动作。”
吩咐完后,士颂这才继续动身,进入了黎阳。
在黎阳城郡守府邸内,还有两个曹魏的高官俘虏,等着士颂去处理呢。
大胜之余,士颂心情大好。
见到二人,甚至有心思和他们开玩笑。
“哼,我本来在黄河南面,和刘备的季汉交战,准备在击败刘备主力后,顺势进入豫州和徐州,灭了季汉。”
“和你们曹魏一点关系都没有。为了防止你们来捣乱,我在北疆和幽州,都给你们弄了对手。”
“结果你们曹魏倒是好,自己给自己添堵。”
“北疆不去理会,幽州那边也只丢个司马懿过去。然后曹丕亲自集结大军,甚至还从幽州调兵过来,前前后后不下三十万,赶着来和我作对送死,你们怎么想的啊?”
李典冷哼一声,说道:“今日不来,恐他日,烦君远取。”
贾充却是跪在地上,苦着脸说道:“如今这天下局势,唇亡齿寒的道理,我们哪里不懂,若是今日不救季汉,后面仅仅占据河北三州,又如何能和天下抗衡?”
士颂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了二人的回答。
他继续问道:“当日我收复荆北后,对曹魏中枢核心家族,发了一份必杀名单,曹魏文武骨干,悉数在列。”
“当时,本以为你李典逃到徐州,会被刘备所杀,也就没有放入名单,结果让你成了漏网之鱼。”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我今日,且就当你不在那名单之上,给你一个机会。你可愿意归顺我楚国?”
“李典,不降!”没有一丝犹豫,李典的回答斩钉截铁。
是啊,别说讨伐董卓了,就是曹操以西园八校尉的身份,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时候,李典就被他的从父李乾带着,投入了曹操麾下,绝对是曹魏集团的元勋老臣。
“斩了吧。”
士颂虽然也看重李典的才干,但想了想李典的生平,的确没有投降自己的可能。
倒是一旁跪得很认真的贾充,连忙磕头。
“末将愿降,我贾家效力曹魏,也是因缘际会,不得不为。还请楚王给我家一个机会。”
见士颂眉头皱起,心知没有打动士颂。
他又看向贾诩,哭诉道:“文和先生,看在我们都姓贾的份上,还请先生救我一命。”
眼前这个贾逵之子,贾南风的生父,士颂是没有半点留下的意思,但这人居然攀扯到了贾诩的身上,倒是让士颂没有直接出言。
无他,士颂对于贾诩,还是很尊重的。
若是贾诩真出言保下贾充,那士颂现在还真不会杀,肯定给贾诩面子。只不过后面,这样贾充也会死得不明不白而已。
但士颂对贾充的厌恶,几乎都写在脸上了,贾诩这个老狐狸,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贾诩只是把眼睛一闭,没有给予任何回应。
士颂见状,也是轻轻挥手,立刻有武士把哀嚎的贾充也拖了下去。
很快,两颗人头送上查验,士颂也并不在意。
“诸位,此战得胜之后,我军当向北还是向南?”
如今士颂带在身边的谋士,也就只有贾诩,马良,郑度,邓芝几人,勉强可以参与谋划。
后续如何做,士颂还是很想要听听他们的建议的。
“按照先前的谋划,我们灭国的顺序,当是东吴,季汉,曹魏。”
率先说话的马良,先是看了一眼贾诩,而后分析道:“如今东吴已灭,季汉元气大伤,刘备死后,其子刘禅,庸碌之辈,唯有依靠孔明,勉强稳住局面。”
“而曹魏虽然在黎阳大败,但曹丕手上还有十多万军队,骨架犹存。”
“司马懿平定了辽东,辛毗也稳住了大半个并州。若是曹魏生死存亡之际,也会拼死勤王救援。”
“如此看来,我们不如转头南下,先把兖州,豫州剩余州郡占据,蚕食季汉。待灭了季汉之后,再转头来攻曹魏。”
马良的建议,中规中矩,以现在的局势,再结合从前贾诩的谋划,怎么看都没有问题。
士颂心中,其实也是偏向于这个选择的。
毕竟,他不想给诸葛亮回血的时间,就想要趁着季汉元气大伤,根基动摇的机会,直接南下灭了季汉。
“非也!”
“越是如此,我们越应该集中力量,顺势北上,先灭曹魏!”
邓芝似乎真就是那种被誉为大器晚成的人,年纪越大,智能才略越强,战略眼光也越发精准。
贾诩和郑度非常有默契的对视一眼,什么都没说,只是静静等着邓芝给出理由。
邓芝先是对着士颂和贾诩拱了拱手,他这个从事中郎,士颂带在主力部队,参与征伐的谋士,自然是知道士颂和贾诩定下的大战略的。
“若是按部就班,曹魏坐看我楚国和季汉交战,或是因为北疆和幽州之事,被我们布置的棋子所牵制。”
“那自然是我们先灭季汉,而后休整一段时间后,在渡黄河,灭曹魏统一天下。”
“可如今,曹魏非要介入我们和季汉之争,如今又在黎阳大败。正是元气大伤的时候,我们若是转头南下灭季汉,以曹魏如今的形式,反而有时间,恢复起来。”
“而我们若是先北上攻邺城,灭曹魏,直到曹魏灭亡,季汉那边,只怕都恢复不了多少。”
“此外,幽州虽然被司马懿掌控,但并州这边,北楚部已经拿下并州北部诸郡,今日大胜的消息传过去,并州那边的局势必然变化。”
“届时,再让甘宁徐庶二人,率领海军直接穿透渤海郡,杀向邺城。”
“北楚部解决并州麻烦,从并州自上而下,杀入冀州。”
“我主力大军,顺势北上。”
“那时候,我们三面夹击,元气大伤的曹魏,很可能被我们一战而灭。”
“曹魏若亡,实力恢复不起来的季汉,占据青徐,不过是相当于六国中最后被灭的齐国而已。又如何能挡住我楚军,一统天下!”
听完这番话,士颂连连拍手。
“好!伯苗此番言语,甚合我意!”士颂当即,采纳了邓芝的提议,先灭曹魏,后图季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