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召荣耀 > 第969章 三城归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项瞻只觉耳边“嗡”的一声,仿佛有人抡起飞锤,重重砸在他太阳穴上。

那一瞬间,风雪声、马嘶声、台下将士的议论声,统统被拉远,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棉絮。

他低头,看见自己还攥着那枚帅印,玉质的狮钮几乎要被捏碎。

“……危在旦夕。”这四个字像四把钩子,同时剜进心口,把血淋淋的理智往外拽。

他忽然想起退了车黎胡骑后,回到定安城那一日,他得知师父暴露身份,曾担心:「延武帝若知道您尚在人世,恐生祸端」,并一再提醒:「需时时防备,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而师父给的答复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早晚要面对,你也无需太过忧虑。」

然而此刻,应验了。

项瞻的喉咙先是一阵干涩,随即涌上一股浓重的腥甜,一口血箭,毫无征兆的喷了出来。

“小满!”

“项瞻!”

“主公!”

赫连良平、张峰、伍关同时惊呼出声,下意识的齐齐伸手去扶,指尖刚碰到臂甲,便觉那具年轻的身体在发抖,不是微颤,而是一种被死死压住的、随时会炸开的战栗。

尚未接到任务的谢家兄弟、与十余名铁骑都尉也齐齐上前,台上台下顿时一片混乱。

项瞻摇摇晃晃,剧烈咳嗽了一阵,嘴里翻腾的血沫子落了一地,他抬眼,眼底血丝纵横,却亮得吓人,目光掠过赫连良平和张峰等人,直逼伍关:“是谁?密令司,还是南荣?”

“尚不清楚,属下得知消息后,便马不停蹄赶了过来,玄衣巡隐已尽数召回,秦光、楚江等人都在日夜守护。”

项瞻点了点头,望向点将台一侧,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怒吼:“青骁!”

“唏律律——”

一声穿透夜幕的马鸣炸响,青骁仿佛感受到主人肌骨里迸出的戾气,前蹄猛地刨地,溅起一蓬雪泥,随即人立而起,前蹄不停地在空中翻腾。

两名将士下意识要上前安抚,刚一靠近,便被蹬飞数丈,还不及爬起来,青骁已经口衔缰绳,向着点将台疾冲而去。

项瞻也已取了破阵枪,由于动作太急,抽动时把整个兵器架全部带倒,他没有理会,只是纵身一跃,便跳上马背。

“小满!”赫连良平站在台沿,手伸半空,“纷乱之际,路途艰险,带上护卫!”

项瞻单手勒缰,另一只手仍攥着帅印,指缝间渗出血丝,顺着玉狮的獠牙往下滴,他却浑然不觉。

“疯子,伍关。”

“在!”

“上马!”项瞻声音一顿,看二人已经行动,将帅印抛给赫连良平,“大哥,不可泄露风声,这边就交给你了,生杀予夺,进退取舍,全凭你一人!”

不等赫连良平回应,下一瞬,一人一骑已如离弦之箭射出演武场。

赫连良平攥着尚带余温的帅印,望向已经策马追出的张峰和伍关,眼睛微微眯起。

冻霜被狂风卷起,抽打在点将台的旌旗上,啪啪作响,像无数细小的鼓槌,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台下一众将领先是死寂,随即哗然,襄王遇袭,生死不明,主公吐血,舍军北归,这一幕如闷雷滚过,士气像被冰锥猛然戳破的气囊,迅速瘪塌。

“肃静!”赫连良平提气暴喝,声音盖过风啸,他高举帅印,玉狮在火光里绽出青冷光泽,“主公暂离,帅印在此,凡我义军,旗号不改、阵脚不乱,敢有谣言惑众,擅离职守者,斩!”

“斩”字落地,两侧鼓手才回过神,急忙擂定军鼓。咚咚咚的巨响传来,鼓槌似砸在人心深处,把浮动的军心一点点夯实。

赫连良平深吸一口寒气,迅速收拢乱掉的思绪,转身下令:“谢明微,谢明端,即刻回军整备,三日后,随我兵发天中县!”

……

大年初二。

项瞻离开邺邱已有两日,他过抬云关时,在那里短暂休息了半个时辰,并命武思惟与罗不辞留下两千兵力驻守关隘,其余近两万五千黑甲军尽数南下,配合赫连良平收复北豫。

二人带兵出关之时,三城换防事宜,正在有序进行。

南亳城西五里,雪野起伏平缓,一望无际,马蹄踏上去只陷半寸。

贺羽、贺观勒马停在一处相对较高的斜坡,牙旗与龙骧军旗交错,被风扯得笔直。

旗影之下,两千龙骧轻骑排作偃月,马鼻喷出的白雾连成一片,犹如低伏的云海。

云海之中,长矛林立,刀已出鞘,霜刃映雪,却未有一声喊杀,只听得马嚼铁、甲叶轻撞,与风相和。

远处,斥候轮番回报,马蹄印凌乱地指向洞开的城门。

“启禀将军,方军昨夜三更已经陆续撤离,城内一切如旧,并无不妥。”最后一名斥候翻身下马,单膝点在泥地,声音被风吹得七零八落。

贺观与贺羽对视,微微颔首:“看来方令舟还是心疼女儿,没敢有什么过分举动。”

“不可掉以轻心。”贺羽应了一声,随即抬手喝道,“入城!”

一声令下,令旗斜压,两千骑依次下坡,动土泥屑随着马蹄翻飞,向后溅起。

城门前,一名华发老者跪在正中,身后十余个身穿差人服饰的汉子分跪两侧。

“南亳仓曹小吏徐文,恭迎义军。”老者声音沙哑,却字字清晰。

贺羽下马,两步上前,双手托住老者肘弯:“老人家,为何只有你来相迎,其他县府官吏呢?”

“都走了。”徐文不敢抬头,“县府三位主官、主簿、巡检,全部随守军撤离,六房胥吏并三班衙役尽数遣散,只留小人携户籍粮册迎义军入城。”

贺羽往他身后看了一眼,见两个小吏手中各捧着厚厚一摞簿册,不禁微微皱眉,又问:“城内百姓如何。”

“一切如常。”徐文忙道,“守军只带走官吏,一个百姓也未带走。”

“粮草呢?”

“府库封锁,粮草带走大半,剩余的,可够全城百姓一月用度。”

贺羽不再多说什么,沉默片刻,转头看向贺观:“分兵守住四门、入驻县府,去仓廒,升火熬粥,派快马通传林将军。”

贺观点了点头,与身后一名亲卫交代两句,待他离去,当即率军入城,马蹄声在石板街上散开。

另一边。

贺翊顺利进入淮宁,入主县府衙门,贺翀领兵于城外,取下水路漕运码头;廉澄率领一千轻骑,控制平县城防,王越分兵接管烽燧、铺兵、马厩、驿道。

三日之期,三城易主,方令舟没有食言,最起码表面看上去没有阴谋,所做的一切也都摆在了明面上,三城官吏尽数带走,留下足够城内百姓一月所需的粮食。

在此期间,南亳县外西岗,凤翥军驻地,林如英也在时时刻刻守着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