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召荣耀 > 第970章 底牌尽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入夜,中军主帐,篝火燃得正旺。

方好端坐胡凳之上,凝望着跳跃的火焰出神,林如英则坐在帅案之后,右手按在鸳鸯剑柄,左手捧着一卷兵书。

两女无言,帐内唯有火焰噼啪,呼应着兵书翻阅。

少顷,一阵马蹄声在帐外响起,打破了这一份稍显诡异的安宁。

听见帐外守卫通禀,林如英便放下兵书,起身出帐,路过方好时,看也没看她一眼。

刚一出帐,就见赫连良平、武思惟与罗不辞正从马背上跳下。她微微皱眉,不知后二人怎么会突然出现,暂时压下心中疑惑,上前与他们见礼。

简单的寒暄后,才知道项谨遇刺,项瞻已经快马赶回冀州,罗武二人是奉命前来协助接收豫北。

“遇刺……”林如英低声呢喃,思忖片刻,猛地扭头,紧盯帐帘,“难道是方令舟?!”

夜风呼啸,冻霜被卷得漫天飞舞,像无数碎刃扑打帐面,赫连良平解下披风,随手抖落一层冰碴,抬眼望了望天色,眸色沉得比夜空还暗。

“进去说。”他低声道。

武、罗二人颔首,三人掀帘入帐。

方好仍坐在火边,见有生人,只微微点头致意,并不起身。

林如英重新在帅案后落座,目光先落在正在放披风的赫连良平身上,随后掠过已经落座的武、罗,最后紧紧盯着方好,声音听不出情绪:“今日,三城皆已传来消息,方令舟还算老实,并没有做得太过分。”

“我们已经知道了。”罗不辞摘下风兜,露出一张被寒风吹裂的糙脸,看了眼方好,微微皱眉,“只是冀州……”

“冀州那边无须担心。”赫连良平转身,拿过一张胡凳,坐在方好对面,伸手烤火,“项公遇刺,十有八九是密令司的手笔,朝廷见我们在此地耍得热闹,想给我们使绊子……”

他抬眼,凝视方好,语气极淡,“眼下最要紧的是吞北豫、稳民心、钉死方令舟,这三件事做不好,等主公回来,我们无颜以对。”

武思惟摸了摸腰间佩剑,抬眼扫向火边静坐的方好,似笑非笑:“那便先钉死这一枚「活钉」。”

方好闻言,抬眸与他对视,火光映在她瞳仁里,像两丸温润的墨玉,既无惧色,也无愠意。

“武将军名震寰宇,何须说这些无意义的话?方好若想活,有的是方法,但若真想死,谁也拦不住。”她淡淡说道,随即又看向赫连良平,“公子也无需试探我,南荣襄王,威加四海,德配天地,为何会隐姓埋名十余年,为何又突然现身?”

赫连良平挑了挑眉,心中虽惊,面上却仍保持着一分冷静:“姑娘想说什么?”

“公子出身北凉皇室,应比谁都明白,皇权之下,最轻的不是尘埃,是人心。”方好捋了捋腮边发丝,继续盯着篝火,“襄王为何会如此?不言而喻。我不知公子口中的项公是否真的遇刺,但若是真的,想必你也已经猜到,是何人手笔,我父亲?密令司?”

她轻笑一声,微微摇头,不再言语。

帐内气氛陡然降到冰点,四双目光,都紧紧凝视着方好。

“那个……先说正事吧。”罗不辞轻咳一声,打圆场,“三城虽已入我手,但方令舟却带走了大量粮草,官府空虚,百姓人心浮动,若不尽早安抚,恐生民变。”

“无妨,粮草一事,有宋家支持,一应官吏,也有荀羡和李晔酌情选拔。”赫连良平随口回应着,却依旧紧盯方好,好半晌,才轻声问道,“方姑娘,你想死?”

“公子何出此言?”方好莞尔,“我方才不是说了,我若想死,在邺邱城破当夜,就可自鸩于闺阁,何必等到今日?”

“哦?那你为何要有方才那一番言语?”赫连良平又问,“你应该知道,想要活命,藏拙是最好的方式,你如此展露巧心,岂不是逼着我杀你?”

“公子会杀我吗?”方好将鬓边一缕碎发别到耳后,动作舒缓,像在抚平一局已收官的棋,“至少此刻不会。”

她抬眸,目光依次掠过帐内四人,最终还是停在赫连良平脸上,“公子智计过人,怎会行此两败俱伤之举?”

“呵呵,昔日小满被令尊囚禁,我便见识过姑娘慧心,今日再见,才知彼时不过是海之一粟。”赫连良平长舒了一口气,又问方好,“姑娘可否告知,令尊是何时有了投效南荣的心思?”

此话一出,林如英、武思惟、罗不辞同时站了起来,面面相觑之下,林如英厉声开口:“公子,此话当真?”

赫连良平抬手,示意三人稍安,目光仍锁在方好脸上:“姑娘还没回答我。”

“抬云关失,邺邱城破,冀、豫两地相通,幽州战事已平,北方六州,贵军剑锋所指,随处可往,携军威之胜,无可匹敌……”方好拨了拨火炭,溅起几点猩红,“公子觉得,此等情形,家父该何去何从?”

帐内再度沉寂,一时只剩火炭噼啪之声。

林如英按剑的手背青筋暴起,却终究没拔剑,只冷冷道:“好手段,拿北豫做贽礼,再借南荣之刀回头复仇,方令舟果然不死心。”

方好没有回应,赫连良平则又问道:“姑娘把话挑明,我也不必再打机锋,南荣刺杀襄王,可是令尊与虎谋皮?”

“时间上不对。”

“那姑娘为何自曝其短?”

“因为我想活着,更想父亲活着。”方好抬眼,眸色静若止水,“天下诸侯视家父为弃子,贵军视他为仇雠,襄王与南荣不容,他唯有放弃北豫,携军南下投名,我父女二人死局方解。”

武思惟缓缓落座,大拇指抵着剑格,似在权衡,罗不辞依旧站立不动,盯着方好若有所思。

林如英却上前一步,沉声质问:“你已抛出所有底牌,就不怕我杀了你?”

“夫人是女中豪杰,也该看得清局势。”方好淡淡道,“三县粮仓留一月之粮,是父亲给百姓的最后一点恩义,也是给义军的甜头,杀我,三城必乱,后续一应事宜,也将无法控制,留我,贵军顺利接收北豫,父亲委身南荣,日后是战是和,另当别论,诸位聪明人,知道如何选。”

林如英张了张嘴,虽不甘,却无话可说。

赫连良平垂眸沉思片刻,忽而笑道:“姑娘敬我一分,我敬姑娘一丈,七日之后,义军彻底入主北豫,林将军会亲自护送姑娘至天中城下,但在此之前,还请姑娘能为我解惑。”

“公子请说。”

“如何让天下人知道,刺杀襄王的主谋是南荣,而非令尊。”

方好愣了一下,顿时明白了赫连良平的意思,笑道:“公子既然已有与南荣开战的心思,那当年南荣皇室到底发生了何等变故,是否可以公诸于世了?”